本刊編輯
北京市海淀區(qū)翠微小學,以培養(yǎng)“明德篤行、自覺自為的陽光少年”作為學校的使命,多年來一直遵循“一師一特點、一生一特長”的工作理念,扎實開展學校陽光體育工程。學校一直在為普及足球教育而努力,積極踐行《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以及《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理念精神,讓校園足球伴隨翠微學生茁壯成長。
學校成立以校長領導、各部門參與、體育教師組織落實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將足球專項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保證校園足球工作的正常開展。做好校方責任險和無過失險,為長期開展足球競賽和訓練的學生購買運動意外傷害險。通過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建立和完善足球聯(lián)賽機制,在學生中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校園足球文化,從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特長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
招賢納士 奠定優(yōu)質足球師資基礎
翠微小學現有體育教師29人。為了實現足球專業(yè)教育和日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學校鼓勵非足球專業(yè)的體育教師自主學習,并邀請原八一足球俱樂部王曉和,以及在日本獲得B級教練員資格證的張忠南等專業(yè)人士,形成了一支由足球專家、專業(yè)足球教練、專職體育教師組成的復合型足球師資團隊。
積極調動體育教師在校園足球發(fā)展中的積極性,對為校園足球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年級組或個人同樣給予相應鼓勵。為了鼓勵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積極性,對各班級足球活動開展的狀況進行年度評估,建立獎勵機制。采取表彰獎勵等方式,對貢獻突出的班主任、工作人員和相關人員給予獎勵。
以足球教學承載育人職能
學校將足球教學納入課程,全校每班每學期安排18節(jié)足球課,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分年級組織學生學習運球、傳球、顛球、帶球、頂球、射門等基本技能,將足球基本技術融入體育游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興趣。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協(xié)作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壓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敢于拼搏、樂觀向上的價值取向及豁達陽光的生活態(tài)度。
學校積極探索校園足球教學方法,以“懂規(guī)則、守規(guī)矩”為出發(fā)點,根據足球課的教學任務要求,從教學內容著手,采取以教案的形式,按教學內容提出要求和練習方法,課與課之間銜接緊密,同時在教法上進行了新的嘗試,練習中多采用活動性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近似比賽的情況下學習掌握技術,對學生熟悉規(guī)則、增強體質、提高心理意志品質和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作風具有積極幫助。體育教研室與學校紅領巾電視緊密合作,創(chuàng)建翠微小學“足球樂園”板塊,在每周五播放足球教學片。
在訓練與競賽中分享足球快樂
學校抓好足球隊訓練工作,圍繞“立德樹人”教育宗旨組建校隊,開展校園足球訓練競賽工作。將學生興趣與提高學生基本功有機結合,在有趣的訓練活動中提高學生足球基本功,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學到基本的足球知識和技能。
學校在2個學期中均組織校園足球班級聯(lián)賽,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組織不同的足球競賽活動。在一至三年級,開展趣味性比賽。如,一年級開展30m迎面踩球往返跑接力賽。男女學生各15名,在規(guī)定范圍內由1名隊員腳踩球到指定區(qū)域傳給下名隊員,直到第30名隊員踩球到終點,時間少的一方為勝。二年級開展集體7m射門比賽。以班級為單位,男女學生各5名隊員射門,進球多者為勝。在標志線外射門(無守門員),每班10名隊員輪流進行3輪比賽,按進球總數多少排名。如遇數目相同,則加賽一個球(一球決勝)。三年級開展2人頭頂球接力比賽。男女學生各15人,采用2人面對面,用前額將球夾緊,運送到對面進行接力,途中掉球后,需撿回球回到掉球的地方重新夾球,才能開始比賽,用時最少的獲勝。四至六年級則開展5人制足球比賽。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競賽活動展現出足球魅力,讓每位翠微小學的學生身強體健,增進了友誼,弘揚了體育精神,體驗到了足球帶來的快樂。
“明德至翠、篤行于微”,校園足球的根本宗旨是“立德樹人”,發(fā)展校園足球容不得偷懶,要在細微之處奠定中國足球發(fā)展的牢固基礎。在談及未來學校的校園足球發(fā)展時,翠微小學體育主任張東表示:“下一步,學校將以海淀區(qū)‘校園足球綜合試驗區(qū)建設為契機,繼續(xù)豐富足球教學內容,提高班級足球聯(lián)賽水平,舉辦足球知識競賽,豐富校園足球文化,把校園足球‘立德樹人宗旨落實得更具體、更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