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鴻飛 孟锃鍇詹小偉
?
一竹三筍與竹蓀覆盆子復(fù)合成本收益分析
孟鴻飛1孟锃鍇2詹小偉1
(1浙江省諸暨市環(huán)境綠化工作站;2浙江省諸暨市國土資源局 311800)
在原竹價格下降、勞動力價格上漲、竹農(nóng)利潤明顯減少的情況下,采用一竹三筍與竹蓀、覆盆子復(fù)合栽培的試驗方式,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既可以共享采伐工具、挖掘工具、種植工具、灌溉設(shè)施、烘曬設(shè)備、運銷工具,可共享管護所需要的勞動力,從而可實現(xiàn)保持土壤的松軟,水分和養(yǎng)分的連續(xù),勞動力成本的降低。通過此集成試驗,使竹林經(jīng)營平均收益增加了2倍以上。
一竹三筍;竹蓀;覆盆子;復(fù)合栽培
諸暨市位于我國竹子主產(chǎn)區(qū)浙江中部,屬東南亞季風(fēng)竹林地帶。諸暨市國土面積23.18萬hm2,總?cè)丝?08萬,現(xiàn)轄23個鎮(zhèn)、1個鄉(xiāng)、3個街道共468個行政村和33個社區(qū)居委會;為浙江省51個重點林區(qū)縣市之一。全市現(xiàn)有竹林面積27857.53hm2,其中東白湖鎮(zhèn)、璜山鎮(zhèn)、應(yīng)店街鎮(zhèn)是重點竹產(chǎn)區(qū)。
試驗區(qū)為諸暨市東白湖鎮(zhèn)西丁村,位于諸暨市東南部,由西施、丁駕山2個自然村組成,348戶991人,有竹林276.93hm2。
試驗區(qū)面積1.93hm2,海拔250-300m,東經(jīng)120°26′51″,北緯29°32′28″,緩坡或者斜坡,平均坡度22°,土層厚度15-40cm,土壤為紅壤,土壤肥沃,立地等級為Ⅱ級,草灌,排水良好,空氣濕潤。竹林密度以1度:2度:3度為2:2:1,立竹量為2550株/每公頃。
(1)2012年實施一竹三筍提升技術(shù)培育,試驗面積1.93hm2。當(dāng)年5月起清除老鞭、樹根、柴草、石頭,深翻土壤40cm,將土塊翻身敲碎,同時撒施碳銨翻入土中,將6年以上的老竹病竹、小于8寸的毛竹實施砍伐。11月對竹林進行鉤梢,留養(yǎng)竹葉15--20盤,梢頭做掃帚柄,竹丫頭做掃帚絲。次年,用毛竹蔀頭粉碎機,全面對砍伐掉的毛竹進行打洞粉碎,放入尿素,蓋上泥塊。用溝施和撒施的方法,進行3--4次的施肥。翻土?xí)r,撒施碳銨,在8--9月撒施溝施復(fù)合肥,在竹上方50cm處挖溝,均勻地撒上復(fù)合肥。將一些老鞭切除,分段放入羊糞作土肥,對一些浮于表面上的鞭進行埋鞭,一些支鞭以養(yǎng)為主、挖為副。試驗區(qū)鋪上滴管,夏季干旱時按每公頃7500千克水量澆灌。
(2)2015年實施一竹三筍林下套種覆盆子,試驗面積0.33hm2。覆盆子苗木在東白湖鎮(zhèn)范圍內(nèi)的山上采集,植株高度20-40cm,按照1.5m×1.5m的間距種植,深度20-30cm,種植1450株。次年對種植的苗木進行選取,去除其中3葉的苗木,保留5葉的苗木。
(3)2017年一竹三筍林下套種竹蓀,試驗面積0.27hm2。菌種由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提供。將毛竹枝葉和竹稈加工剩余物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加若干肥料,堆漚一月余制成基質(zhì),在竹林下開挖適宜長度的深度為20-30cm、寬度為30-50cm的種植溝,其上覆蓋基質(zhì)20-30cm,每隔10-20cm放置塊狀菌種,覆蓋熟土3-5cm。干旱季節(jié)在每晚8-10時和早上5-6時澆水灌溉。
(1)原材料成本
在一竹三筍提升技術(shù)的試驗過程中,實際產(chǎn)生采伐工具、挖掘工具、鉤銷工具、粉碎工具、烘曬設(shè)備、肥料、灌滴設(shè)備、運銷工具和管護工具等成本9項。其中烘曬設(shè)備當(dāng)年原材料成本8800元,可以使用10年,每年成本為880元;灌滴設(shè)備當(dāng)年原材料為7000元,可以使用7年,每年平均成本為1000元。合計此9項工具需要成本952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成本為328.28元/畝。詳見表1。
表1 一竹三筍原材料成本分類表 單位:臺、千克、套、元
一竹三筍原材料成本 采伐挖掘鉤梢粉碎烘曬肥料設(shè)備運銷管護 材料101041114.5128 單價506060275088001007000600150 小計500600240275088001450700012001200
(2)勞動力成本
在一竹三筍提升技術(shù)的試驗過程中,實際產(chǎn)生采伐(采伐后立竹量為120株-130株/畝)、挖掘、鉤銷、粉碎、烘曬、施肥、灌滴設(shè)備、運銷和管護等9項試驗的勞動力,勞動力價格150-180元/工日。合計此9項試驗需要勞動力513工,其勞動力成本為8035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成本為2008.75元/畝。詳見表2。
表2 一竹三筍勞動力成本分類表 單位:工日、元/工日、元
(3)收益
通過2012年的一竹三筍試驗,試驗中以原竹、冬筍、春筍、鞭筍、掃帚柄、竹丫、筍干等7個品種銷售,合計出售收益20712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收益為5178元/畝。詳見表3。
表3 一竹三筍收益表 單位:kg、元/kg、元
(1)套種竹蓀原料和勞動力成本
試驗在一竹三筍林下套種竹蓀,面積2666.68m2。實際產(chǎn)生基質(zhì)、菌種、采挖和種植工具、灌滴工具、烘曬設(shè)備、運銷工具和管護工具等8項原材料的成本。其中采挖和種植工具可以利用原來一竹三筍的工具,灌滴設(shè)備是在原設(shè)備的基礎(chǔ)上加以維修完善。合計此8項原材料需要成本1202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成本為3005元/畝。實際產(chǎn)生基質(zhì)、菌種、采挖和種植、灌滴設(shè)施安裝、烘曬設(shè)備采購與安裝、運銷和管護等7項試驗的勞動力,勞動力價格120-160元/工日。合計此6項試驗需要勞動力200工日,其勞動力成本為2785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成本為6962.5元/畝。詳見表4。
表4 一竹三筍林下套種竹蓀勞動力成本分類表 單位:工日、元/工日、元
竹蓀勞動力成本 基質(zhì)菌種挖種采烘灌滴運銷管護 勞力1024736510108 單價150150150120120160150 小計15003600109507800120016001200
(2)套種竹蓀收益
在一竹三筍林下套種竹蓀試驗,以新鮮竹蓀蛋、新鮮竹蓀、烘干竹蓀等3個品種銷售,合計銷售收益5200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收益平均為13000元/畝。詳見表5。
表5 一竹三筍林下套種竹蓀收益表 單位:kg、元/kg、元
竹蓀收益 新鮮竹蓀蛋新鮮竹蓀烘干竹蓀 產(chǎn)量10040090 單價1015500 小計1000600045000
(1)套種覆盆子原料和勞動力成本
實際產(chǎn)生植株苗、運銷工具和管護工具等3項原材料成本。合計此3項原材料需要1200元,換算到單位面積成本為240元/畝。實際產(chǎn)生采種、種植、施肥、運銷和管護等5項試驗的勞動力。勞動力價格130-150元/工日。合計此5項試驗需要勞動力16工日,其勞動力成本為262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成本為524元/畝。詳見表6。
表6 一竹三筍林下套種覆盆子勞動力成本分類表 單位:工日、元/工日、元
覆盆子勞動力成本 采種種植施肥運銷管護 勞力84222 單價150150150130130 小計1200600300260260
(2)套種覆盆子收益
以新鮮覆盆子、烘干覆盆子等2個品種銷售,合計銷售收益3900元,折算到單位面積收益為52元/畝。詳見表7。
表7 一竹三筍林下套種覆盆子收益表 單位:千克、元/千克、元
一竹三筍與竹蓀、覆盆子復(fù)合套種合計成本133560元,其中原材料成本22740元、占總成本的17.03%,勞動力成本110820元、占總成本的82.97%。合計收益263020元。凈收益為129460元,平均凈收益4758.62元/畝。其每畝平均收益從一竹三筍的2840.97元復(fù)合后增加到9026.97元,增加217.74%。試驗區(qū)總收益從單一的一竹三筍的207120元,增加到竹蓀覆盆子復(fù)合收益的263020元,總收益增加26.99%。詳見表8。
表8 一竹三筍與竹蓀覆盆子復(fù)合總成本收益表 單位:元
(1)一竹三筍后的竹林與竹蓀、覆盆子套種,既可以充分利用一竹三筍挖掘的松軟土壤,又可以利用其滴灌設(shè)施,同時還可以在干旱季節(jié)保持竹林所需要的水份,保證竹林正常生長,也可以充分利用竹蓀種植過程所提供的養(yǎng)分。
(2)一竹三筍與竹蓀、覆盆子復(fù)合的方法,既可以充分利用原來的采伐、種植工具和運銷工具。還可以減少單一試驗區(qū)所需要管護的勞動力,共享管理成本,從而降低勞動力成本。
(3)一竹三筍與竹蓀、覆盆子復(fù)合套種的方法,通過單一的提升技術(shù)措施形成的收益,變成集成技術(shù)措施后的綜合收益,平均單位面積收益可以增加2倍以上。
[1] 孟鴻飛主編.竹林提升技術(shù)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出版社,2017.
[2] 盧鵬,張瑋,陸愛云,等.竹蓀茵栽培研究進展[J].世界竹藤通迅,2014,(4):39-42.
[3] 諸暨市統(tǒng)計局.諸暨統(tǒng)計年鑒[R]. 2016.
[4] 丁振才,孫金元,鄒永元,等.竹林蓀-筍-材復(fù)合經(jīng)營試驗初報[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1995,(3):39-41.
[5] 施道崔.毛竹林竹蓀栽培技術(shù)的研究[J].中國食用菌,1993,(5):32.
[6] 佘青松.毛竹林中栽培竹蓀技術(shù)[J].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下半月刊),2011,(14):223,245.
2018-01-28
孟鴻飛(1963-),男,浙江諸暨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林業(yè)技術(shù)推廣;Email:834943378@qq.com。
F326.24
B
1004-7743(2018)03-0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