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拉杰·洛格納汗
9月一個酷熱的午后,我和表弟走進一家沙拉吧。沙拉吧為素食者和非素食者都提供了一些選擇:素食者的菜有洋蔥、西紅柿、生菜、橄欖和鷹嘴豆等,非素食者的菜有培根末兒、火腿片和烤雞等。任君挑選,按重量收費。
表弟對價格很敏感。他知道,在平時,非素食者的菜比素食者的菜貴許多。表弟不吃培根,也不喜歡吃烤雞,喜歡吃鷹嘴豆。
他會怎么做呢?他會選擇將金錢的價值最大化——拿更多的烤雞,還是會選擇將自己的快樂最大化——拿更多的鷹嘴豆呢?最后,他的盤子里放的烤雞比鷹嘴豆多很多。他對金錢的重視最終戰(zhàn)勝了對食物的喜好。
我將表弟的這種行為稱為“幸福悖論”?!靶腋cU摗笔侵?,盡管人們都知道幸福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標之一,但還是會經(jīng)常忘記,被其他目標分散精力,如“擁有更多金錢”。
前幾天,我準備買一副眼鏡,發(fā)現(xiàn)正好有促銷活動:買一副眼鏡,就可以半價購買第二副等價或價更低的眼鏡。我很快找到一副很好看的,售價只有70美元。其他價格更貴的眼鏡都沒有這副70美元的眼鏡好看。那我是買這副好看的,還是再選一副更貴的,以享受活動優(yōu)惠呢?我該怎么辦?
我花了10分鐘的時間把整件事情從頭到尾想了一遍,然后意識到自己正要走入“幸福悖論”的陷阱。一旦意識到這個問題,我便迅速買下了那副70美元的眼鏡,然后大步走開了,心中歡喜。但這次經(jīng)歷也讓我了解到,克服這種忽視幸福的傾向并不容易,需要徹底理解忽視幸福的緣由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