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波
雖然《鏘鏘三人行》在停播前常被冠以“事后諸葛亮”,但竇文濤他們?nèi)詷反瞬黄?。為何?蓋因事后諸葛亮掌握的信息更全面一些。當下中國社會,缺的恰恰就是這種客觀和引申。
3月中旬,有媒體報道:黑龍江一高校嚴查男女交往,同居或有性關系開除。該高校反應倒是很快,馬上發(fā)布官方公告稱,已全面排查學院相關規(guī)章制度,修訂不符合要求的條款。很明顯,他們也覺出了這個規(guī)定不妥。
這本不算什么新聞。2016年,貴州的凱里學院就出過類似禁令,且10條之多,同樣引起社會反響,且被專家指為涉嫌違法。學校也是快速反應,稱禁令在措辭上確有不妥,考慮修改。
印象中,凱里學院這么做也不是“首開先河”。問題正在這兒,早已經(jīng)發(fā)生過這種事兒了,且法律是非分明,可有些高校為何還照原樣再整一回?
我們的一些事之所以做得挺邪門兒,往往不是法律和政策有問題,而是基層一些部門和單位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在法律框架內(nèi)辦事的意識,往往由著傳統(tǒng)行政慣性,拍腦門子胡來。結果,引來社會熱議、專家批評,他們再拍腦門子后悔,忙不迭地整改。由此引發(fā)的另一個問題是,另一些部門和單位竟沒有從中獲得借鑒,前事一過,后事又來。
與這些事相似的是,前不久,深圳出臺規(guī)定:外賣員若在交通事故中負有責任,交警將督促網(wǎng)點所有外賣員停工1-5天。這同樣出于交警部門對安全的考慮。光明網(wǎng)發(fā)文提出批評,很明顯,這是用了過去的連坐制度,是走回頭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