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珠,趙鳳娥,趙淑芳
(江門市新會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江門 529100)
手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因生產(chǎn)勞作也非常容易發(fā)生損傷。臨床治療中手外傷也是極為常見的,往往患者情況發(fā)生緊急,多伴有神經(jīng)損傷、肌腱損傷以及組織損傷等,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將會嚴重影響患者今后的手部功能[ ]。健康教育路徑在護理工作中十分重要,能通過提升患者對有關知識的掌握,進而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促使其主動積極的配合治療,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選擇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接診的84例手外傷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2例,參照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22至70歲,平均(49.8±5.6)歲;19例斷指再造、再植,13例肌腱損傷,10例關節(jié)損傷。研究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齡21至71歲,平均(49.1±5.4)歲;20例斷指再造、再植,13例肌腱損傷,9例關節(jié)損傷。入選患者均無意識和精神障礙,未合并其他惡性疾病,能正常交流溝通,具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已排除治療依從性不佳,合并嚴重內(nèi)外科疾患者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與健康教育指導,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是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制定計劃、組建指導小組:按照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具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仔細的評估患者健康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以及生活情況等,掌握患者所有資料;同時分別由主治醫(yī)師、護師、以及康復訓練師等組成健康教育指導小組,對過往病案的健康教育指導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總結,查漏補缺,制定更為全面、規(guī)范的健康教育路徑方案。(2)心理健康教育:護理人員用和藹真誠的態(tài)度給患者詳細講解手外傷治療和恢復的有關知識,讓患者全面的了解配合治療與功能鍛煉對手功能重建的重要性。以消除患者因手功能受限而發(fā)生的不良心理情緒,鼓勵患者將心中疑問講出,并給予耐心的解答和疏導。(3)患者健康教育指導:將針對患者具體情況而制定的指導手冊發(fā)放于患者,里面主要包含手功能訓練的目的和過程等,并配上簡單明了的語言和圖片,便于患者輕松掌握。護理人員需給患者宣導功能鍛煉教育指導的重要意義,讓患者清楚及時有效的康復鍛煉有利于手部功能的重建。并指導其進行正確的功能練習,掌握好練習力度,應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加強關節(jié)、肌肉牽拉為主,幫助血液循環(huán)。(4)患者家屬健康教育指導:由于手功能重建鍛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通常因簡單的重復鍛煉而覺得乏味,無法堅持鍛煉。因此,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家屬陪伴和鼓勵患者,以提高患者鍛煉的積極性和信心,并教會其相關的鍛煉方式和注意事項,以便于其正確監(jiān)督和指導患者鍛煉。
參照國際手外科肌腱療效評定法判定兩組患者手功能恢復情況,具體分為優(yōu)、良、中差四個級別。優(yōu)為:患者主動活動度大于220度,關節(jié)活動功能正常;良:患者主動活動度在200至220度間,關節(jié)活動功能可達健側的75%以上;中:患者主動活動度在180至200度間,關節(jié)活動功能可達健側的50%至75%以上;差:患者主動活動度和關節(jié)活動功能均未達到上述標準。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通過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后,患者手功能恢復的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參照組(P<0.05),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1。
表1 兩組手功能恢復情況比較(例)
手部是人們進行生產(chǎn)活動和感知外界環(huán)境的主要器官,也是較易發(fā)生損傷的器官之一[ ]。當手部受到傷害后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與護理措施,將會嚴重影響病患的手功能恢復情況,給病患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因此對病患晚期手功能重建實施護理指導十分重要。在護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缺和重要組成部分,在為患者做好基礎服務的同時還需滿足其各方面的需求[ ]。健康教育通過全面的、系統(tǒng)的、具針對性的給予病患健康知識宣教,有利于其掌握疾病知識,避免和消除會造成疾病發(fā)生或發(fā)展的不良因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起到防止疾病的發(fā)生,控制病情發(fā)展,加速病情康復的目的。此次研究組通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其通過護理后手功能重建恢復的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參照組。此結果說明,健康教育路徑通過對患者進行有關疾病知識、治療方案和相關預后注意事項等的宣教指導,提高了患者對手功能重建的認知度,意識到了積極配合治療與鍛煉對重建手功能的重要性。從而自覺的去糾正生活與工作中的不良習慣,有利于控制疾病的發(fā)展,促進其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在手外傷患者晚期手功能重建時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其手功能恢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