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亭
摘要:《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是搖滾教父崔健的代表作之一,表現(xiàn)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大眾政治溫順與文化撒野的矛盾現(xiàn)象。崔健的歌詞早就被當代文學領(lǐng)域視為研究對象。本文主要從其歌詞語言的形象性及隱喻性、獨特和反叛對它的音樂語言進行審美分析。最后,指出了其旋律和語言相得益彰的緊密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崔?。弧犊熳屛以谘┑厣先鳇c野》;審美分析
一、雪地上撒野的“搖滾教父”崔健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大門的拉開,崔健用人類的第一件樂器——嗓子發(fā)出了中國搖滾樂的第一聲怒吼,這一聲放浪形骸的怒吼最終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志,而眼蒙紅布口吹小號的崔健與他的搖滾樂也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是崔健第二章專輯《解決》里的一首,發(fā)行于1991年。以一個病人的口吻,講述了他光著膀子逃出醫(yī)院在雪地撒野的瘋狂行為,至今被翻唱無數(shù)。
二、雪從何而降——音樂語言的形象性和隱喻性
《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讓人百聽不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歌詞的形象性和隱喻性,以及由此帶來的主題的模糊性。崔健的歌詞早就被當代文學領(lǐng)域視為研究對象,北京大學的謝冕教授把他的歌詞選入《中國百年詩歌經(jīng)典》,陳思和教授將其寫入《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崔健更是享有“詩人歌手”的盛譽。
“我光著個膀子我迎著風雪,跑在那逃出醫(yī)院的道路上”,“我不知道我是走著還是跑著”,“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不飾雕琢的語言配上激越人心的旋律和崔健盡情地演繹,聽眾仿佛看見一個一絲不掛的病人逃出醫(yī)院,在凜冽的風雪中不僅感覺不到西北風的強和烈,反而在雪地里瘋狂撒野到忘乎所以。
如果說黃河之水天上來,那這場雪則從心中來,從那壓抑已久的心中噴瀉而出。要弄清這場雪的源頭,我們難免要落入知人論世的窠臼,因為崔健的搖滾樂與那個時代是密不可分的。
開革開放初期,在“文化大革命”肆虐了十年之后,習慣了政治溫順的一代人面對突然的開放開始渴求文化撒野。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場大雪噴泄而出,然而中國大眾久旱逢甘霖仍舊融化不了往日的情感冰凍。正如歌詞里寫的“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多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們患上了一種沒有感覺的病,志如鋼意如鐵卻不會哭也不會笑,沒有肉也沒有血。改革開放初期“文化瘧疾”寒熱交替的隱喻不言自明。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和文化語境下,這種“雪地撒野”的行為表達了崔健心中對文化自由的渴望。實際上《解決》這張專輯的全部歌曲均具有隱喻含義。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形象性與隱喻性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一種表面形象與內(nèi)在隱喻的統(tǒng)一。
三、逃出醫(yī)院的人——崔健搖滾的獨特所在和反叛之處
上面說到《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的政治文化隱喻,就此我們繼續(xù)分析這其中的審美內(nèi)涵。魯迅先生在舊時代逃出了鐵屋子,崔健試圖逃出醫(yī)院。崔健的搖滾一直備受質(zhì)疑,但作為一個思想者,崔健一直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冷靜地觀察和思考著社會的種種弊端。有人說他就像一個醫(yī)生,一直在給人們診斷出各種疾病。他用敏銳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當時社會人們的弊病,把當時的世界比作一所大醫(yī)院,把經(jīng)歷過多年政治動蕩的人們比作沒有感覺的病人即集體無意識。
崔健的搖滾不喜高雅音樂一本正經(jīng)的姿態(tài),看不慣流行音樂的膚淺與媚俗。崔健曾說若是為了愛情歌曲算什么,這話雖然有失偏頗卻著實引發(fā)思考。相比流行音樂中愛情的永恒主題,崔健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政治符號,如紅旗、紅色、(政治)運動、長征、革命等,他的政治符號不同于紅色歌曲的政治目的而是揭開了集體主義虛偽的面紗,鼓起了困惑中的青年自由生活的勇氣,這在整個中國音樂史上都是罕見的。
中國搖滾至今仍是小眾音樂,這與它的獨特性和反叛性密切相關(guān),崔健的搖滾也不例外。瀏覽聽眾對《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的評價就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并沒有聽懂崔健。
四、激越人心的旋律——崔健搖滾的自由風格
音樂用有組織的樂音構(gòu)成聲音意象來表達人的感情?!犊熳屛以谘┑厣先鳇c野》的前奏把中國古典和西方搖滾結(jié)合起來,古箏和吉他遙相呼應,揮灑隨意,成為了公認的點睛之筆。
長達兩分鐘的前奏的古箏由弱入強,從疏松到緊密,從單一到豐富,中間漸微近乎停止,讓聽眾豁然開朗,漸入佳境。高潮部分無意義的音節(jié)“咿耶咿耶”模仿病人在雪地上撒野的聲音,暢快淋漓,讓聽眾產(chǎn)生藝術(shù)聯(lián)想。歌曲的后半部分全部是“咿耶咿耶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咿耶咿耶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的忘我循環(huán),竟長達四分鐘。激越人心的旋律,崔健獨特的嗓音,放浪地演繹使聽眾深陷其中。
這樣激越人心的旋律與崔健式的語言相得益彰,為它的語言添上了有聲的背景,使其音樂語言更有感染力。
參考文獻:
[1]季德方.論當代中國搖滾歌詞的文化維度[D].重慶:西南大學,2010.
[2]周顯波.矛盾與焦慮——歌詞中的崔健與時代中的崔健[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4):100-102.
[3]劉黍成.美學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