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高中時沉迷網(wǎng)絡(luò),時常半夜翻墻出校上網(wǎng)。
一日他照例翻墻,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
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wǎng)。
后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xué)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含不得住旅館,在墻下坐了一夜。”
樓下住著一對老夫妻,家境優(yōu)越。
入秋的一個傍晚,我看見那老夫人在翻曬蘿卜,我很奇怪,像她這樣的家庭,還用自己腌菜吃嗎?我問,張阿姨,你家還腌咸菜嗎?老夫人很有風(fēng)韻,笑起來一臉的幸福,她說你王伯就愛吃我做的蘿卜成菜,吃了一輩子都不膩。過去工作再忙,都要給他腌菜,何況現(xiàn)在退休了,有很多時間。
望著翻菜的老人,忽然想起林語堂先生的名言:愛一個人,從他肚子起。
不是每份愛都是驚天動地的,實實在在,樸實無華是婚姻的一種境界。
前年冬天,得了抑郁,割腕以后痛得心慌,打個出租車去醫(yī)院,撫著手狂哭。
司機后座被我弄得全都是血,沒想到他把我送到醫(yī)院還帶我去處理,生意都不要了,還帶著我去吃了一頓飯。
飯桌上,他一邊哭一邊說:“十來歲的小姑娘,人生路還長呢,千萬別沖動,千萬別學(xué)我女兒。”
夏季的哈爾濱,是最美的季節(jié),據(jù)說今年有一句流行語是“有一種涼爽叫哈爾濱”。中央大街從早到晚都是那些口音各異慕“哈夏”而來的南方游客。
自家的哥哥姐姐從津門、羊城回哈度夏,好多同學(xué)們也紛紛從上海、北京、深圳攜妻將雛回哈省親,他們有的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有的曾是上海北京在黑龍江獻了青春的知青。
所以這個夏天,注定是歡樂的,喧嚷的,充滿煙火氣和酒香菜香的。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是很多人的常態(tài),一年的話此季說得最多,一年的酒,也是此夏喝得最多。
每次聚會,召集人都不忘代表大家特意囑咐我:別忘了給大家?guī)А秼D女之友》!
常常是,酒菜還沒上,《婦女之友》雜志擺餐桌上先轉(zhuǎn)了一圈!成了“開胃菜”!大家翻讀著,議論著,對《婦女之友》的喜愛,有的像家長對一個看著長大的孩子,有的像相知多年的老朋友,偶爾看到有相熟的人的文章,那是必須掀起討論的高潮;有的看到“獨家色彩”介紹的各地美景,飯桌上就開始組團……
聚會后,大家在群里留言感慨,讓我高興的是,常常有人留言:謝謝周六,每次都給我們帶來這么好的精神食糧!
你說,我這“客”請的,自己偷著樂?!秼D女之友》成了我最拿的出手的“伴手禮”。
人最怕鼓勵,再有聚會,我肯定不辭遠近,吭哧吭哧給大家背一摞《婦女之友》,把“精神食糧”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