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潤
《黑桃皇后》是柴科夫斯基歌劇體裁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其最具神秘主義色彩的一部歌劇。除了20世紀50年代(1956年至1959年間)中央音樂學院在蘇聯(lián)聲樂專家妮娜·庫克琳娜執(zhí)導學院班底(其中沈湘飾演蓋爾曼、喻宜萱飾演麗薩、彭雅安飾演伯爵夫人,鄭小瑛指揮排練,黃飛立指揮演出)排演過第一幕第二場①之外,我國至今還未啟動該歌劇的排演計劃。對于中國觀眾來說,有著現(xiàn)實主義表現(xiàn)手法、處處流淌著美妙旋律的抒情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遠比劇情晦澀的《黑桃皇后》要受歡迎得多,其在世界舞臺上的排演次數(shù)也遠遠超過了后者,可以說中國觀眾對《黑桃皇后》的劇情和音樂是非常陌生的。2000年4月18日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歌劇班底曾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辦過《黑桃皇后》的巡演,但是并未引起中國觀眾和評論界足夠的重視和反響。許多歌劇愛好者聲稱這部歌劇的基調(diào)陰森恐怖,劇情晦澀難懂。在中國的多數(shù)學術論文和網(wǎng)絡釋義中,都存在對歌劇劇情和精神主旨認識不清或者表述不準確的地方。在中國觀眾和學者的眼中,主人公蓋爾曼只是一個厚顏無恥、嗜錢如命的賭場老手。這其實是極表層的認知,是對這個人物形象的曲解。為了挖掘柴科夫斯基的創(chuàng)作意圖,對這個歌劇人物進行更為準確的解析,筆者認為有必要首先對劇情做一下梳理與澄清。
這部三幕七場的歌劇,劇本由作曲家彼得·柴科夫斯基的弟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Модест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50——1916)根據(jù)普希金的中篇小說《黑桃皇后》改編創(chuàng)作。起初,對這個劇本創(chuàng)作態(tài)度冷漠的彼得·柴科夫斯基在馬林斯基劇院經(jīng)理弗謝沃洛日斯基的勸說下改變了看法,開始積極投入到歌劇音樂的創(chuàng)作中。根據(jù)創(chuàng)作需要,兄弟二人對小說原作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時間、發(fā)展線索、人物形象及人物關系做了相應的調(diào)整。歌劇總譜的創(chuàng)作從1890年1月18日至3月15日,共用了44天的時間,最終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完美煞尾,創(chuàng)作過程可謂一氣呵成。歌劇于1890年12月19日在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成功首演。以下以基洛夫劇院藝術總監(jiān)尤里·杰米爾卡諾夫(Юрий Хатуевич Темирканов,1938——)1984年執(zhí)導的版本為例做劇情概述。
故事發(fā)生在18世紀末的沙俄首都圣彼得堡。下層軍士蓋爾曼是德國人后裔,父親死后留給他一小筆遺產(chǎn)。但蓋爾曼認為不應該隨便使用這筆遺產(chǎn),他日常所花費的只是自己微薄的薪水,生活節(jié)儉的蓋爾曼被周圍的人認為窮困潦倒、處境窘迫。蓋爾曼有一個怪癖,他癡迷于“法拉昂”式牌賭,總是心懷戰(zhàn)栗地在一旁觀戰(zhàn),從不下注。雖然生活拮據(jù),卻也算快樂。自從偶遇一位貴族少女之后,蓋爾曼墜入愛河,相思讓他變得苦悶、憂郁。他飽受折磨的原因是:他雖然不知道心上人的芳名,但是卻得知她出身名門,而自己只是一個門不當戶不對的下級軍士,這位貴族少女顯然不會下嫁給他。
陽光明媚的五月天,涅瓦河畔的“夏園”②中,人們愜意地散步游玩,盡情享受著艷陽天。賭了一宿的朋友們也來到園子里呼吸新鮮空氣,蘇林和切卡林斯基談著昨晚的賭局,并議論著身上仿佛背負了三宗罪惡的只觀不賭的怪人蓋爾曼。托姆斯基公爵見蓋爾曼面色蒼白,關切地問他是不是生病了。蓋爾曼向朋友道出了隱情:他愛上了一位不知姓名的貴族少女,但是因為地位懸殊,他注定得不到她??墒撬麗鄣萌绨V如狂,得不到佳人,毋寧死。人群中的葉列茨基公爵得到大家的祝賀,因為他與一位貴族少女訂婚了。托姆斯基好奇地問其未婚妻是哪一位。葉列茨基興奮地指著與祖母(老伯爵夫人)一起來散步的麗薩說,這就是他的未婚妻。一旁的蓋爾曼大驚失色,因為這位麗薩正是自己暗戀的心上人。麗薩和伯爵夫人對曾經(jīng)有過一面之緣的蓋爾曼的再次出現(xiàn)心生恐懼——麗薩從這個神秘的男子眼神中看到了燃燒的愛意與譴責;伯爵夫人則感到自己仿佛被這個神秘的陌生人的眼神所裹挾,他渾身散發(fā)著一種野性的激情,像一個索命的幽靈。而蓋爾曼對伯爵夫人也有一種莫名的懼怕——他從這個老太婆眼中洞察到不祥的火焰和無言的審判。這個老太婆對他來說是個致命的幽靈!悲慟欲絕的蓋爾曼在一旁暗暗嫉妒并詛咒著幸運兒葉列茨基。
切卡林斯基、蘇林和托姆斯基開始談論這個神秘的伯爵夫人。托姆斯基說她有個外號叫“黑桃皇后”,因為年輕時非常漂亮,所以也有個美譽叫“莫斯科的維納斯”。她是一個狂熱的賭徒,很多年前曾在凡爾賽宮與王后賭牌,結(jié)果輸了個精光。正在絕望之際,暗戀她的圣日耳曼伯爵誘惑她,如果肯付出代價,他就會告訴她每賭必勝的三張牌?!澳箍频木S納斯”最終出賣身體換得了那個秘密,并把輸?shù)舻腻X都贏了回來。后來她把那三張牌告訴了丈夫和一個美男子,但是有一天一個幽靈警告她說,第三個脅迫她說出紙牌秘密的人會索取她的性命。
突然間,五月的艷陽天變得雷電交加,暴雨驟至,人們紛紛逃離“夏園”。只有聽到這個傳奇的蓋爾曼像著了魔似的在雷鳴電閃中反復呼喊著“三張牌、三張牌”。他發(fā)誓要得到那個秘密,要從葉列茨基手上奪回自己的心上人。
在麗薩的閨房中,女友們?yōu)樗喕槎鴳c祝。波利娜為麗薩獻上了一首哀婉、抒情的浪漫曲,麗薩被音樂感染,暗自垂淚。為了讓大家高興起來,姑娘們跳起了歡快、熱烈的俄國民間舞。聽到喧囂的家庭女教師趕來制止,她指責姑娘們作為上流社會的千金不應該跳粗鄙的俄國鄉(xiāng)村舞蹈,應該為這種不合禮儀的行為感到羞臊。女伴們戀戀不舍地散去。麗薩面對著暗夜流著淚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她心里愛的并不是門當戶對的葉列茨基公爵,而是那個眼睛里燃燒著愛之火焰的下級軍士蓋爾曼。
此時,蓋爾曼突然從朝向后花園的陽臺處走了進來,震驚、恐懼的麗薩請求蓋爾曼離開。蓋爾曼向麗薩求愛,乞求心上人的憐憫。伯爵夫人聽到異動,敲門來探,麗薩趕緊把蓋爾曼藏到了陽臺上。伯爵夫人嗔怪孫女這么晚了還不睡覺,并警告她不要做傻事。伯爵夫人離開后,蓋爾曼再次以死相脅來爭取自己的愛情,同樣愛著對方的麗薩終于被眼前這個男人征服,撲入蓋爾曼的懷中。
在一場達官顯貴的假面舞會上,切卡林斯基、蘇林和托姆斯基看到失魂落魄、獨處一隅的蓋爾曼,議論著那三張神秘的紙牌如何讓蓋爾曼著了魔。葉列茨基熱情地向神情憂傷的麗薩表白著。蓋爾曼手捏著麗薩給他的便條,腦海中依然揮不走三張紙牌的誘惑。他暗自盤算,如果知道了那三張每賭必勝的牌,自己就能夠暴富,就能帶著麗薩遠離是非人群。但是他同時又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觸動那個幽靈般的老太婆的秘密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蓋爾曼被這個誘惑折磨得像著了魔,他快發(fā)瘋了,急切地想見到麗薩,讓心上人溫柔的愛沖淡這個可怕的欲念。
麗薩急匆匆趕來,給了蓋爾曼自家宅邸花園暗門的鑰匙,兩人最終約定當晚在麗薩的閨房幽會。麗薩交代從花園暗門到她的房間必須要經(jīng)過祖母的房間——這個消息讓蓋爾曼欣喜若狂,他認定這是獲悉三張紙牌秘密的天賜良機。
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蓋爾曼從花園暗門進入伯爵夫人的臥室,他暗暗鼓勵自己克服恐懼,一定要從老太婆口中問出秘密?!澳箍频木S納斯”的畫像吸引蓋爾曼駐足,伯爵夫人年輕時漂亮的臉對蓋爾曼來說古怪而恐怖,他感到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把他們兩個人聯(lián)系在一起,掙脫不開,逃脫不掉。
尤里·杰米爾卡諾夫版《黑桃皇后》 劇照(阿列克賽·斯捷波連科飾蓋爾曼,由阿列克賽· 斯捷波連科提供)
參加完假面舞會的伯爵夫人回到臥房,半夢半醒地倚在安樂椅上休息,囈語般嘟囔著往昔的美好情事。藏在暗處的蓋爾曼走了出來,這讓老太婆大吃一驚。蓋爾曼一邊安撫著受驚的伯爵夫人,一邊乞求她的憐憫,懇求她說出那三張每賭必勝的牌。他發(fā)誓要是能得到這個秘密,寧愿為伯爵夫人承擔這個秘密可能會帶來的一切災禍。老太婆被嚇得說不出話來。蓋爾曼拔出手槍恐嚇,伯爵夫人當即氣絕身亡。聽到動靜的麗薩趕了過來,但是蓋爾曼卻只是失魂落魄地重復一句話:“她死了,完了,我無法知道那三張牌了!”麗薩怒斥蓋爾曼,原來他要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三張牌,傷心欲絕的麗薩把這個兇手趕出了房間。
蓋爾曼心懷愧疚地參加完伯爵夫人的葬禮回到軍營。窗外狂風呼嘯,月色凄迷。他在燭光下讀著麗薩的信。善良的麗薩不相信蓋爾曼有意害死祖母,正為錯怪了心上人而懊悔,約他當晚在運河邊上互訴衷腸。蓋爾曼為自己把麗薩拖入深淵而感到內(nèi)疚。正當昏昏欲睡時,他突然被怒吼的狂風驚醒,耳邊回響著葬禮上的安魂曲。他回憶起葬禮上遭遇的恐怖一幕:就在自己瞻仰棺材里老伯爵夫人的遺容時候,她突然嘲笑般地朝他眨了一下眼睛……正在極度恐懼時刻,蓋爾曼被狂風吹開的房門和隱約傳來的腳步聲嚇破了膽,崩潰的蓋爾曼奪路而逃,卻被伯爵夫人的幽靈擋住了去路,幽靈告訴了他三張連續(xù)賭贏的牌是:“特洛伊卡(3)”“西米奧爾卡(7)”“吐司(A)”,但代價是他必須救贖麗薩,娶她為妻。蓋爾曼木訥地重復著三張紙牌:“特洛伊卡、西米奧爾卡、吐司……”幽靈悄然離去。
麗薩在“冬宮”拱門下的運河邊獨自徘徊,她正在焦躁地等待心上人,冬夜的嚴寒讓她瑟瑟發(fā)抖。教堂鐘聲敲過了午夜12點,蓋爾曼還沒有出現(xiàn)。正在絕望之際,蓋爾曼踉蹌著跑了過來。麗薩大喜過望,恢復了理智的蓋爾曼熱情地擁吻著麗薩,嘴里喃喃著愛的絮語。突然,蓋爾曼提醒麗薩快走,當麗薩問他去何處的時候,再次陷入瘋癲的蓋爾曼決絕地說:“去賭場,那里有一大堆黃金在等著呢!”他說自己已經(jīng)知道了那三張每賭必勝的牌。麗薩試圖阻止并安撫他,但蓋爾曼甩開了愛人的手,朝賭場飛奔而去,心智大亂的他此時已經(jīng)完全不認識心上人了。麗薩絕望地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結(jié)束了生命。
尋歡作樂的賭徒們唱著歡快的“賭徒之歌”,賭局開始了。蓋爾曼的出現(xiàn)讓大家十分驚訝,當他要求下注時更是讓大家驚詫不已。一貫只觀不賭的蓋爾曼一次就壓上了全部家當——4萬盧布,這個數(shù)目讓賭徒們大駭!蓋爾曼用“3”和“7”兩張牌賭贏了兩局。他得意忘形地端起酒杯抒發(fā)自己“無須奮斗,瞬間就贏”的人生哲學。第三局沒有人再敢跟蓋爾曼賭了,大家都認為他著了魔。這時葉列茨基向情敵慷慨應戰(zhàn)。蓋爾曼沒看手中的牌就說他又贏了,他賭的是“A”。但是葉列茨基冷笑道:“看看吧,你那張牌是黑桃皇后?!鄙w爾曼定睛一看,正是一張黑桃皇后!冷笑著的老伯爵夫人的幽靈再次出現(xiàn)了!眾人驚恐萬狀,蓋爾曼精神完全崩潰,在絕望中飲彈自盡。幽靈悄然離去。彌留之際,蓋爾曼再次恢復了心智,忍痛請求葉列茨基諒解,他的眼前出現(xiàn)了溫柔、善良的麗薩的幻影。蓋爾曼呼喚著心上人的名字,在喃喃自語中氣絕身亡,眾人齊聲乞求上帝寬恕這個飽受折磨的不安分的靈魂。大幕徐徐落下。全劇終。
在歌劇中,蓋爾曼一直坐觀賭局,卻從不下注。盡管其心緒也隨著別人的斗法動魄驚魂,卻終歸是個觀棋不語的看客。他如此癡迷于賭牌,卻從不下注,是沒有本錢嗎?不,原著中有明確交代,他的德裔父親為他留下了一小筆遺產(chǎn)。這筆遺產(chǎn)的數(shù)字是多少?當他最終拿出全部家當下注時,驚呆了所有的賭徒——連本加息,4萬盧布!在那個年代,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那么,這個神秘的賭徒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
研究讀普希金的原著《黑桃皇后》和中文譯本,筆者發(fā)現(xiàn),作者在行文中曾兩次暗示主人公蓋爾曼與拿破侖外貌的酷似。第一次通過托姆斯基之口,向女主人公麗薩白(歌劇中麗薩的原型)更是向讀者介紹,蓋爾曼是個極不平凡的人物,他“有一張真正的小說中人物的面貌:他的側(cè)面像拿破侖,靈魂像梅菲斯特”;第二次是麗薩白親眼見證了托姆斯基口中關于蓋爾曼的描述:“他坐在窗臺上,雙手交叉,兇狠地皺著眉頭。這個姿勢使他和拿破侖的肖像像得出奇。這樣的酷似甚至使麗莎白·伊凡諾夫娜吃驚。”③
普希金在刻畫蓋爾曼的人物性格時用的是明線,這也是故事發(fā)展依從的主要線索,即蓋爾曼赤裸裸的金錢欲。但是,小說中兩處對蓋爾曼與拿破侖外形酷似的看似不經(jīng)意的提點,卻正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暗線。普希金之所以把它植入小說構思中,就是在暗示讀者,在這個表面貪婪吝嗇的拜金主義者身上,投射著英雄拿破侖的身影。他不僅有著拿破侖般的外貌,更有著拿破侖式的人格,其內(nèi)心深處涌動著拿破侖式的野心和能量。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摧毀任何善良和美好的事物,甚至以扼殺別人的生命為代價。那么想要全面了解蓋爾曼這個人物,我們必須先了解拿破侖,特別是大文豪普希金眼中的拿破侖。
沈湘飾演蓋爾曼劇照(由中央音樂學院提供)
張鐵夫指出:普希金為政治人物創(chuàng)作詩歌,數(shù)量以拿破侖為最。19世紀20年代前后,普希金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關于拿破侖的詩,直接題獻給他的有:《拿破侖在厄爾巴島》(1815年)、《拿破侖》(1821年)、《你肩負著什么使命》(1824年)、《英雄》(1830年);涉及拿破侖的詩有:《皇村回憶》(1814年)、《自由頌》(1817年)、《皇宮前肅立的衛(wèi)兵》(1824年)、《致大?!罚?824年)、《安德烈·謝尼耶》(1825年)、《回首往昔,我們青春的節(jié)慶》(1836年)。這些詩創(chuàng)作時間跨度長達20年。普希金的“拿破侖觀”,隨著歐洲歷史的滄桑巨變也發(fā)生著改變——從早期詩作中的“暴君”和“災星”變成“自由的旗手”和“歷史的巨人”④。周朔指出:普希金曾稱頌拿破侖是“一個峭石”,稱圣赦勒拿島上拿破侖的墓地為“一座光榮的墳墓”。1821年5月5日,拿破侖病逝后不久,普希金便創(chuàng)作了抒情詩《拿破侖》,他“一方面譴責并揭露他的貪婪和兇殘,另一方面詩人站在歷史的高度以超前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拿破侖順應歷史潮流,在鞏固資產(chǎn)階級政治制度和推進資本主義發(fā)展方面做出的貢獻,特別是通過征戰(zhàn)把法國資產(chǎn)階級思想推廣到俄國,激發(fā)起俄國貴族知識分子反抗沙皇專制暴政的革命熱情,促進了俄國反對封建統(tǒng)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民主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雹菟蔚掳l(fā)指出,由于視角、立場和心境的變化,普希金先后為拿破侖描繪出三副不同的面孔:“人間的災星”“偉大的人物明星”“世上奇異的過客”⑥。
普希金稱贊拿破侖為俄羅斯人民指明了崇高的使命,給世界以永恒的自由,其敬愛、贊譽之情躍然筆下,但是同時也流露出深深的憤恨、譴責、不恥和惋惜之意。可以看出,普希金對待偶像拿破侖的感情是復雜的,對拿破侖的評價是褒貶參半的。(待續(xù))
注 釋
①孫兆潤《〈黑桃皇后〉在中國的不完整“首演”——蘇聯(lián)專家妮娜·庫克琳娜身份兼考》,《歌唱世界》2014年第7期。
②圣彼得堡建市的第一座公園,今著名景點。
③〔俄〕普希金著、磊然譯《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普希金》之《黑桃皇后》,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頁。
④張鐵夫《論普希金的世界性》,《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4期。
⑤周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讀普希金〈致大海〉》,《名作欣賞》2005年第5期。
⑥宋德發(fā)《拿破侖的三副面孔——普希金筆下的拿破侖形象》,《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學科版)》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