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鰲
學習聲樂已經(jīng)有十多個年頭了,也參加過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賽。此次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2018“伊麗莎白女王國際聲樂大賽”,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參加在歐洲本土舉辦的國際頂級聲樂大賽。在赴比利時前的那段時間里,心里還是有些忐忑的。一是因為這個比賽對于選手所演唱的作品風格和數(shù)量要求都很高。從第一輪到?jīng)Q賽輪,我一共需要準備十八到二十首作品,而這些作品需要涵蓋從巴洛克時期直到“現(xiàn)代派”幾乎所有時期和風格的歌曲。這對一個歌者的修養(yǎng)、素質、能力和體力都是巨大的考驗。二是因為歌劇起源于歐洲,那里的每一個人至少都會說兩種語言,我所演唱的幾乎所有作品,聽眾差不多都知道,甚至都會唱。我唱的歌詞,如果他們聽不懂,那說明我的發(fā)音肯定是有問題的。所以,當我在演唱時,會感覺除了正式的評委外,在座的每一位觀眾都是編外的評委,壓力很大。三是因為我太太的預產期是五月底,醫(yī)生告訴我時間還有可能提前,這是我第一次當爸爸,所以特別不想錯過這個激動而神圣的時刻。四是很多朋友都提醒我:“你已經(jīng)比過很多大賽了,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見好就收吧。這個比賽是歐洲最難的比賽之一,高手如云,萬一第一輪就被淘汰,多丟人?。 ?/p>
上述這些原因讓我非常猶豫是否要去參加這次比賽。不過,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前往比利時,畢竟能從十八個國家的三百六十位選手里被選中前往布魯塞爾參加決賽,這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種勝利了。另外,比賽還可以幫助我拓寬曲目量,提高自身的整體實力和音樂素質,同時也能有機會聽到全世界同齡人的演唱,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啟發(fā),這些經(jīng)歷都將是無價的財富。而且,以我之前比賽的經(jīng)歷來看,不管比賽結果好與壞,都會有很多收獲、感悟與啟發(fā),加上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所以我堅定地踏上了去比利時比賽的征程。
頒獎典禮現(xiàn)場
按照“伊麗莎白女王國際聲樂大賽”的章程,組委會將每一位選手都安排寄宿在當?shù)氐木用窦抑?。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后,我也見到了我的寄宿家庭的房主瑪廷(Martine)太太,一個很溫和且很善良的比利時人。當天下午,瑪廷太太就帶著我去大賽組委會報到了。到了報到的大廳,便看到了熙熙攘攘一屋子人,能夠比較清楚地辨認出誰是參賽選手,誰不是。報到結束后,是抽簽環(huán)節(jié),我抽到了一個比較靠前的簽號——七號。經(jīng)常比賽的人都知道,簽號靠前是比較吃虧的。而且這個比賽的規(guī)則是,這個簽號會一直跟隨你走到最后。打個比方,第一輪比賽結束后,如果一號到六號選手都被淘汰了,那么我就將成為半決賽里第一個出場的選手,進了決賽也一樣是第一個出場。所以我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既然出場順序不占優(yōu)勢,那就一定要先發(fā)制人,“先下手為強”,要一出場就讓評委和觀眾記住我,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絕對不能慢熱,否則我將極有可能會在第一輪就被淘汰。
第一輪比賽,于比利時當?shù)貢r間5月1日下午2點在布魯塞爾弗拉熱(Flagey)音樂廳正式開始。我在第一輪里演唱了兩首歌劇詠嘆調:第一首是貝多芬的德語歌劇《菲岱里奧》中皮薩羅的詠嘆調《哈!終于等到這一刻》;第二首是比才的法語歌劇《珀斯城的美麗姑娘》中拉爾夫的詠嘆調《當愛情的火焰已熄滅》。沒等多久,就輪到我出場了。在上場前的幾分鐘準備時間里,我感到既興奮激動,又有點兒緊張,還有一種特別想唱的沖動。作為一個“比賽專業(yè)戶”,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十分鐘后,我完成了兩首作品的演唱。我將自己完全投入到了角色當中,就像在演歌劇一樣。由于太投入,具體在舞臺上怎么唱的已經(jīng)記不清楚了,只記得第二首詠嘆調唱完后,我哭了,心里很難受。大概過了七八秒,我被觀眾們雷鳴般的掌聲和此起彼伏的“bravo”給喚醒了。下場后,我對于自己在第一輪比賽的表現(xiàn)還算滿意。第二天,布魯塞爾當?shù)孛襟w就對我的演唱做出了第一次評論,意思大致為:“來自中國的李鰲就像一個不明飛行物一樣闖進了人們的視野,我們對他能走到最后毫不擔心?!?/p>
看到這個評論后,我還是蠻開心的。首先這說明我在比賽前部署的戰(zhàn)略方針,有了不錯的效果;其次我的法語歌、德語歌沒有被指出什么大問題。此外,我還是挺喜歡我的這個新綽號——“不明飛行物”,至少比“表情帝”更喜歡一些。
第一輪比賽結束后,五十五位參賽選手中僅有二十四位進入半決賽,另外三十一位選手被淘汰出局。雖然我成功晉級,可還是有些為沒有晉級的選手感到難過。但是,比賽就是這么殘酷,有人留下,就有人離開,這或許也正是比賽的魅力所在吧。
半決賽的規(guī)則是,每位選手準備兩組曲目,曲目總時長在二十分鐘左右。比賽前,由評委會決定選手具體演唱哪一組曲目。我的第一組曲目是自己比較擅長且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一套曲目,包括莫扎特的歌劇《唐璜》中仆人萊波雷洛的詠嘆調《我的夫人,請看這張名單》,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魔王》,亨德爾的歌劇《奧蘭多》中佐羅阿斯特羅的詠嘆調《暴風驟雨中出現(xiàn)一顆明星》和古諾的歌劇《浮士德》中魔鬼梅菲斯托的謠唱曲《你是假裝入夢鄉(xiāng)》。第二組曲目是我平時不怎么在比賽和演出中使用的一套曲目,包括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婚禮》中醫(yī)生巴托洛的詠嘆調《復仇》,舒伯特的聲樂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七首《在河上》,柴科夫斯基的藝術歌曲《容忍》和威爾第的歌劇《唐·卡洛》中老國王菲利普二世的詠嘆調《我只愿睡在我的龍床上》。應該說,這兩組曲目的難度和分量旗鼓相當,只是第一組更熟,第二組略生。其實在我的心中,我更希望評委能抽到我準備的第二組曲目。一是因為老曲目唱的次數(shù)太多,沒有任何新鮮感和創(chuàng)造力了,只是平穩(wěn)完成,不會再有什么驚喜。二是因為我在第一輪比賽里已經(jīng)向評委和觀眾展示了我的激情和奔放,半決賽很想靜靜地站在舞臺上,干干凈凈地唱一唱感覺和音樂線條。結果不出我所料,評委選擇了我的第二組曲目。我對自己在半決賽的演唱還是基本滿意的,尤其是我在弱音的控制上有了較大進步,以前在比賽或演出中,我輕易不敢弱唱,一是怕出“事故”,二是怕臺下聽不見。這次半決賽的演唱,在這個技術難點上有了新突破,我的心里有種很興奮的感覺。再來看一看半決賽后,當?shù)孛襟w對我的演唱的評論,意思大致為:“氣場強大、令人肅然起敬的中國男低音李鰲專注于他的戲劇性演唱和表演,并結合了兩首著名的歌劇詠嘆調——莫扎特和威爾第的作品呈現(xiàn)出來,另外兩首舒伯特和柴科夫斯基的藝術歌曲也同樣具有極強戲劇性?!?/p>
說個題外話,布魯塞爾整個城市對于古典音樂的審美品位相當高。不管是媒體在報道中的評論和觀點,還是普通民眾在賽后的品評,都頗為專業(yè)。甚至,他們預測的每一輪晉級的選手都與評委會宣布的結果幾乎相同,命中率很高。不得不贊嘆這座城市極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欣賞品位!
共有十二位選手進入決賽。在抽簽時所做的假設終究還是成為現(xiàn)實,前六位選手都相繼慘遭淘汰,我將在決賽中第一個出場演唱。在決賽中,我要演唱的作品包括羅西尼的喜歌劇《塞維利亞理發(fā)師》中醫(yī)生巴托洛的詠嘆調《作為一個大夫》,普契尼的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哲學家科林的“大衣歌”和拉赫瑪尼諾夫的歌劇《阿列科》中阿列科的詠嘆調《人們已入睡》和第一輪演唱過的比才的法語歌劇《珀斯城的美麗姑娘》中拉爾夫的詠嘆調《當愛情的火焰已熄滅》。一共四首詠嘆調,需要一口氣唱下來,而且是交響樂隊伴奏,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以前從未這樣唱過,心里很沒底。
可能是因為第一個出場,備感壓力;也可能是對于一口氣唱四首詠嘆調沒有十足把握;抑或是比賽戰(zhàn)線拉得太長,精力、體力都有些吃不消……在決賽開始的前兩天,我的嗓子開始有些不受控制了。以前能輕松唱到的音高,現(xiàn)在唱得費力不說,還很容易出現(xiàn)破音。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并且開始瘋狂地、反復地練習那個唱不好的音。結果,不但沒有唱好,反而更糟。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像這樣一直練下去,只會越練越差,必須立刻停止練習,于是我強迫自己噤聲一天。但是,這種糟糕的狀態(tài)依然沒有好轉,并且一直持續(xù)到?jīng)Q賽當天晚上。離出場還剩十分鐘的時候,我依然唱得很吃力,甚至產生了要棄賽的想法。我非常沮喪,自己坐在休息室里,靜靜地想著這段時間我的幾位老師對我歌唱技術方面的建議。他們大致的觀點都是覺得我唱得過于戲劇化,建議我唱得簡單些、輕一些。我想,今晚如果想把這四首作品唱下來,這或許是唯一的辦法了。
決賽的鐘聲如約敲響,我站在舞臺上,心中反復告訴自己,今晚肯定不能用以前的歌唱感覺了,我必須要用不一樣的狀態(tài),才能完成今晚的表演。我開始了自己的演唱。我唱得很輕,輕到根本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完全沒有了半決賽中那種雄渾的男低音的聲音。二十分鐘后,我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布魯塞爾的觀眾依然對我的演唱報以熱烈的掌聲和不間斷的“bravo”喝彩聲;可我已沒有心情去享受這美妙的時刻,禮節(jié)性的鞠躬致謝后,沮喪地回到了休息室。我感覺自己唱“砸”了。打開微信后,映入眼簾的信息卻讓我有點兒懵,我收到的稱贊和祝福信息比半決賽時的還多。尤其是我的恩師魏凡儉教授的信息,老師說,他太喜歡我今晚的演唱了,我把他唱哭了,從未聽到我狀態(tài)這么好過,比半決賽又上了一個臺階。魏老師和我已有十三年的師生情了,我了解老師的性格,他對我的要求很嚴格,幾乎很少夸我,總是提醒我演唱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墒墙裉煳页霸摇绷耍蠋煼炊盐铱涑蛇@樣,我想老師是怕我受不了打擊,才用心良苦地這樣安慰我。還有我的家人、朋友、學生,他們都很興奮地說我今天的演唱十分精彩,我覺得全世界都在安慰我……
本文作者與魏凡儉教授(左)
直到第二天,大賽官網(wǎng)發(fā)布前一晚比賽的視頻,我聽到了自己的演唱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確實唱得還不錯,有些地方又有進步。我頓時明白了一句自己經(jīng)常聽到也經(jīng)常跟學生們講的話:“當你聽著自己聲音很大的時候,說明你的聲音沒傳出去;當你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時,說明你把聲音送出去了,這才是好的聲音?!蔽业姆N種聲音上的不舒適,原來是冥冥之中,我的身體和聲帶在與我的不適當發(fā)聲方法做對抗,想讓我在決賽中唱出更好的感覺。那一刻,真的有一種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快感!或許也只有在比賽這種非常時刻,才會出現(xiàn)這樣神奇的靈感吧!
最終,我獲得了2018“伊麗莎白女王國際聲樂大賽”的第三名,創(chuàng)造了中國選手在此項大賽的歷史最好成績。此后兩個月的時間里,大賽組委會還會給獲得前六名的選手安排將近三十場音樂會。我也在比賽結束后的第一天就接到了波蘭波茲南歌劇院的邀請,將于2019年1月在古諾的歌劇《浮士德》中飾演魔鬼梅菲斯托。
是比賽就會有輸贏,對于年輕歌者來說,通過比賽提高了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有了新的感悟;結識了新的同行朋友,相互切磋技藝;聽到評委和前輩給出的中肯建議;接到新的音樂會、歌劇院演出合同等;這些遠比輸贏重要得多。英國詩人雪萊說:“流星在選擇中下沉,太陽在選擇中上升。你選擇放任,結果一定是失??;你選擇勤奮,明天一定會更好。”學習聲樂沒有速成法,萬萬不可急功近利、好高騖遠,一定要腳踏實地不斷鉆研、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會不斷進步。衷心地祝福每一位學習聲樂的朋友能夠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在聲樂藝術的殿堂里,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