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紛紛走出國門,尋找投資和發(fā)展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中國公民通過國內中介機構以投資的方式辦理國外的居留權或國籍(以下簡稱投資移民),以方便出行和在國外的工作生活。與此同時,移民申請人與國內中介機構之間因為移民申請失敗、投資款不能收回等原因引起的投資移民合同糾紛也大量涌現(xiàn)。在此,筆者結合多年來從事投資移民法律業(yè)務的實踐,對投資移民合同的法律風險防范做一闡述,以期對移民申請人有所幫助。
一、投資移民合同的定義和特征
移民合同不在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的15種有名合同之內,因此屬于無名合同,沒有統(tǒng)一的法律定義。筆者認為,所謂移民合同,是指移民中介機構為移民申請人辦理外國居留權或國籍,移民申請人支付報酬的合同。根據(jù)移民方式的不同,移民合同分為投資移民合同、技術移民合同、親屬移民合同等多個種類。
二、投資移民合同存在的風險
1.移民目的國移民政策發(fā)生變化產生的風險
各國移民政策往往會隨著國內政治、經濟、社會形勢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一旦移民政策取消或修改,將會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移民申請人的移民目的不能實現(xiàn)。
2.移民中介機構提供虛假或錯誤信息產生的風險
部分中介機構為了促進成交,利用申請人對國外移民政策不熟悉的弱點,故意告訴申請人一些不真實的信息,或對移民目的國移民政策理解有偏差,導致告訴申請人的信息有錯誤,從而對客戶造成誤導,形成風險。
3.申請人自身不符合移民條件產生的風險
每個國家對于移民申請條件的要求都不盡相同,申請人只有在自身符合申請條件的情況下,移民申請才有可能獲批,否則就會導致移民失敗。
4.合同未明確約定委托辦理事項產生的風險
目前,很多投資移民合同只是將移民申請人委托中介機構辦理的事項籠統(tǒng)地寫為辦理某國的移民,這是不規(guī)范的。移民并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從法律上講,移民是各國對申請人的一種居留許可或入籍許可,常見的居留許可有臨時居留許可、短期居留許可、長期居留許可、永久居留許可等。
5.合同未約定委托事項辦理期限產生的風險
目前移民中介機構使用的移民合同大多沒有辦理期限的約定,中介機構的理由一般是各國對居留申請的審批期限是由各國政府決定的,中介機構無法掌控。合同履行期限是合同的一個基本條款,如果對此不做出明確約定,會給將來合同履行帶來不確定性,并且給追究中介機構的違約責任帶來困難。
6.合同中存在霸王條款,對于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不對等產生的風險
目前,移民申請人與中介機構簽訂的移民合同基本上是由中介機構單方擬定的格式文本,許多條款是從有利于中介機構的角度擬定,對于申請人十分不利,有的條款甚至違法。
7.中介機構未對外國第三方的資質和履行合同能力進行盡職調查產生的風險
在移民辦理過程中,申請人往往根據(jù)中介機構的介紹與外國第三方簽訂相關投資合同。有的中介機構在沒有對外國第三方進行盡職調查,嚴格審查其資質和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僅根據(jù)其提供的資料和單方說法,就介紹申請人與其簽署合同,從而產生合同履行不能的風險。
8.移民申請人未查看與外國第三方簽訂的外文合同的翻譯件就簽署合同產生的風險
移民申請人在辦理移民過程中與外國第三方簽訂的相關合同,如投資合同、購房合同、律師服務合同等,通常是由英文或其他外國語言書寫。有的申請人在未見到合同翻譯件,知曉合同內容的情況下就貿然簽署合同,為日后產生糾紛埋下隱患。
三、投資移民合同法律風險防范
1.密切關注各國移民動態(tài),謹慎選擇移民項目
對于移民政策調整產生的風險,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過合理選擇移民項目降低風險。一般來說,在選擇移民目的國時,盡量選擇有移民法案的國家,法律具有穩(wěn)定性,短期內一般不會調整,政策變化風險相對較小。
2.移民申請人在簽訂移民合同前應進行移民評估
為了明確自身是否符合移民申請條件,申請人在與中介機構簽訂移民合同前應要求中介機構給自己進行移民評估并出具正式的評估報告。在評估時,申請人應向中介機構提供真實的信息和資料,否則就會造成評估結果不準確。
3.合同要明確約定委托辦理事項
合同中要對委托中介機構辦理的投資移民項目、取得的居留類型和申請人數(shù)進行約定,以明確合同目的。以希臘購房移民為例,可以表述為:乙方(中介機構)受甲方(移民申請人)委托提供希臘購房移民中介服務,為甲方辦理希臘永久居留許可證。
4.合同要對委托事項辦理期限做出約定
為督促中介機構積極履行合同,降低合同履行期限過長帶來的風險,移民申請人在簽訂移民合同時要與中介機構協(xié)商確定一個從合同開始履行到申請人取得移民身份的期限。雖說各國對于移民申請的審批期限中介機構無法掌控,但中介機構作為專業(yè)移民服務機構,其根據(jù)以往辦理經驗對于移民辦理期限是能夠作出一個大致判斷的。在此基礎上,雙方可以協(xié)商確定一個辦理期限并寫入移民合同中。
在移民辦理過程中,在需要與外國第三方簽訂外文合同時,應要求中介機構提供外文合同的翻譯件,了解外文合同的內容。對于重要的外文合同,最好自己找翻譯機構進行翻譯,以防止中介機構提供的翻譯件內容與原文不一致。
5.合同中要明確中介機構的違約情形和應承擔的違約責任
在移民合同的履行中,中介機構存在較多的違約情形有:①提供虛假和不實信息,隱瞞與訂立合同相關的重要事項;②未按合同約定期限為申請人取得移民身份;③中介機構存在過錯行為導致未能為申請人取得移民身份。中介機構違約后,如果違約情節(jié)較輕,不影響合同繼續(xù)履行的,應該支付違約金,然后繼續(xù)履行合同。如果違約達到了根本違約的程度,導致申請人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則申請人有權解除合同并將要求中介機構賠償損失。申請人在簽訂移民合同時,應要求將上述中介機構的違約情形和違約責任寫入合同中。
目前,我國移民中介服務行業(yè)魚龍混雜,亂象叢生,建議有關機關盡快制訂移民中介服務合同的示范文本,以規(guī)范移民中介行業(yè)服務行為。在此之前,移民申請人應認真分析移民形勢,謹慎選擇中介服務機構,并且聘請專業(yè)律師介入移民過程,審查移民合同等法律文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移民過程中的風險,實現(xiàn)安全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