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振鋒
高鐵“霸座男”“霸座女”余波未平,“霸座大媽”又強勢霸屏。霸座系在網絡上幾乎全民共討,但公安部門200元的治安罰款、鐵路部門180天限乘火車的信用懲戒,好像并未讓輿論滿意。有人認為這種處罰不痛不癢、簡直是變相鼓勵。輿論聲討霸座系,說明大多數人仍然有著基本的是非觀,社會仍然有著激濁揚清的巨大力量。但另一方面,重罰的高壓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什么才是治理社會反響強烈的種種不文明行為的正確打開方式,也有賴于我們嚴肅理性地思考。
一個法治社會,輿情與法律不完全合拍,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法治當然會涉及到懲罰的輕重,但更強調的是懲罰與行為相適應,以及懲罰的及時性、穩(wěn)定性和可預期性。而且,雖然法治強調嚴格執(zhí)法,但執(zhí)法卻是有成本的,意味著人力、財力的投入,也意味著納稅人更多的付出。
就高鐵霸座行為而言,一方面,如果有執(zhí)法權的乘警當場嚴格執(zhí)法、依法處置,當然會很好;但客觀來說,霸座并非普遍現象,因為這種偶發(fā)事件而在全國數千列高鐵大規(guī)模增配警力,從財政投入和對納稅人負責的角度來說,是否明智呢?
另一方面,重罰是否就一定能夠解決問題,實踐中也是有疑問的。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沒有廢除死刑,也未能徹底消除極端犯罪。因此,懲罰的有效性并不僅僅取決于其嚴厲性,同樣取決于它的必然性、及時性和可期待性??梢院侠淼赝茢啵膊块T與鐵路部門對霸座男女的處罰,并不會因為部分網民認為過于“輕微”而成為變相鼓勵;相反,這樣的處罰一定會起到法治公開課的作用,廣泛傳遞了“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法律不會坐視違法”的警示信號,從而有助于抑制更多霸座系人士的產生。
而如果全面地觀察幾次霸座行為,當事人實際受到的懲罰并不輕,因為懲罰還體現在當事人行為曝光后遭受的社會貶損性評價。“霸座者”都會遭到數以億計的網民圍觀,他們的姓名、職業(yè)、單位等都會被深扒,“霸座女”還受到單位的免職處罰。在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社會信用格局的背景下,時間和實踐會逐漸顯露出他們終將為自己行為付出的真正代價。
因此,法律不是包打天下的萬能藥,不過只是社會治理機制眾多支柱中的一根。霸座系并不僅僅產生于部分社會成員個人素質的低下,還暴露我們社會仍然有產生種種不文明行為的土壤??纯次覀兩磉叺脑S多父母是怎么教育自己子女的,看看我們的村落、社區(qū)、單位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是如何逐步弱化、懸置的,就會知道霸座等種種為人嫌棄的行為絕非無本之木。在父母身邊“撒嬌耍寶”的頑童,離在社會上“撒潑耍賴”的巨嬰只有一墻之隔;沒有了傳統(tǒng)村落、社區(qū)等基層共同體的集體生活的約束,自然就會導致道德的衰落和無賴的產生。說到底,治理霸座系絕非法律所能單獨奏功,而是全社會的綜合作業(yè)。▲(作者是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