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翔
國人大多喜歡謙謙君子般的大度、文雅和謙遜的態(tài)度。不喜歡,甚至十分討厭那些夸夸其談、桀傲不馴、“老子天下第一”的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一個人的能力和水平畢竟有限,即便在某個領(lǐng)域可以一枝獨秀、傲視群雄,但一旦“隔了行”,便一下子有了“隔一山”的感覺和一竅不通的無知蒙昧。所以說,謙卑不僅是修養(yǎng)和美德,很多時候,謙卑更是一種聰明的姿勢和態(tài)度。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和水平,卻不自高自大,而是懂得謙卑,學會謙卑,那么,相形于同一層次的人,愈發(fā)顯得他為人處世的聰明和智慧。
美國有兩個同時要競選州議員的作家,一個叫亨利,一個叫米勒。競選演講當天,米勒首先出場。米勒在演講時拿著一本對手亨利寫的小說。走到演講臺前時,米勒說,臺子有點高,但不用擔心,隨即將亨利的小說墊在腳下,說:“感謝這本書,增加了我的高度。”眾人見狀,頓時明白了米勒的用意,他的支持者們都發(fā)出了會心的大笑,并報以熱烈掌聲。輪到亨利演講時,手里也拿了米勒的一本書。來到講臺上,亨利毫不示弱地說:“雖然我已經(jīng)夠高了,但這本書會讓我變得更高?!焙嗬Х旅桌盏膭幼?,把米勒的書也踩在了腳底下。不過,發(fā)表完演講之后,亨利沒有像米勒那樣把書踢到一旁揚長而去,而是彎腰撿起地上米勒的書,輕輕拍了拍上面的灰塵,笑著說:“感謝它增加了我的高度,所以我要好好保管它?!闭f完,亨利把書抱在懷里走下了演講臺。
最后,亨利勝出。當?shù)匾患颐襟w對如此競選結(jié)果這樣寫道:“其實,兩個人的實力相當,表現(xiàn)得也都不錯,而亨利之所以勝出,可能是因為他比米勒多了一份尊重?!?/p>
能力水平旗鼓相當,但是,同為作家,同為政治人物,對對方多一份尊重,這個人就多一份可親可信。從政之人,多一份尊重,多一份謙卑,孰優(yōu)孰劣,孰高孰低,顯而易見。
1917年1月4日,新上任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乘坐一輛四輪馬車駛進北大校園,路邊,早有兩排北大工友恭恭敬敬地向這位傳奇式的校長鞠躬致敬。與以前的北京大學校長高高在上、對工友目不斜視的作派截然不同,蔡元培緩緩走下馬車,摘下自己的禮帽,向這些校園雜工們鞠躬回禮。這使得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這在北京大學可是史無前例的?。∧菚r的北大,等級森嚴,校長享受內(nèi)閣閣員待遇,從不把這些學校工友放在眼里。
蔡元培謙卑的態(tài)度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且使得他在北大校長任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績。事實證明,謙卑的態(tài)度不僅不會使得蔡元培顯得卑微,而且因為謙卑,使得他這么一個地位顯赫的人物平添親切、平易的色彩,更具親和力和凝聚力、感召力。
歷史上,自吹自擂、睥睨一切卻沒有好下場,甚至不得好死的人物也不少。比如自認為聰明過人的楊修,比如當著曹操的面大罵曹操手下的將領(lǐng)全是庸才、廢才的彌衡,聰明是聰明了,但因為過于自恃,不分場合的吹牛和自炫,絲毫沒有謙卑的態(tài)度,結(jié)果,不僅才華無法發(fā)揮,甚至死于非命。
毛澤東同志教導我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敝t虛,會讓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當我們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p>
很多時候,在接人待物的過程中,我們同樣的對那些謙卑的人心存好感和敬畏,而對那些目空一切的人,或者敬而遠之,或者表面上敷衍,實則內(nèi)心十分討厭。任何人都有其長處,也有其短處,不能夠以己之長蔑視他人之短,或者以本身暫時的優(yōu)勢去低估或貶損對方的劣勢。即便你確實比對方強大到無可比擬無法比肩的程度,也大可不必以藐視和無視的態(tài)度去對待對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更何況,如果是同事,你謙卑的態(tài)度會讓同事感到你的可親可敬可信,對于相處,對于工作,都只有加分,而沒有減分。一個人如果具備謙卑的修養(yǎng)和美德,會使你本來的能力和水平更能發(fā)揮作用。謙卑只是放低姿態(tài),并不是卑躬屈膝,更不是低三下四,謙卑是某種意義上的偉大和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