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玲
【摘 要】在表演戲曲過程中,經常需要依賴戲劇假定性的特征,模擬真實的生活形態(tài),實現虛擬結合的意境,讓觀眾能夠受到震撼。在戲曲演出中,舞臺設計屬于關鍵性影響的因素,逐漸變成戲曲行業(yè)的關注重點。本文主要分析了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內涵,深入研究傳統(tǒng)戲曲的美術設計表現,同時提出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對策,以便給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戲曲舞臺;美術設計;布景
中圖分類號:J8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9-0142-02
舞臺美術和設計在戲曲表演的藝術表現中存在直接影響,尤其對于藝術的二度創(chuàng)作至關重要。舞臺藝術的設計主要功能是深化主題與獨特審美,可以幫助演員創(chuàng)作戲曲故事,既可以促進演員迅速進入到角色中,又可以方便觀眾了解戲曲環(huán)境與故事情節(jié)。使得觀眾真正了解戲曲,和演員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一、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內涵
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其涵蓋了燈光、表演、演員、化妝、導演、舞臺的布景與作曲等環(huán)節(jié),各個環(huán)節(jié)互相銜接。從廣義上看舞臺美術,指的是除了導演之外戲曲舞臺上的全部造型,從狹義上來看舞臺美術,指的是舞臺道具、布景、造型與繪畫等過程與加工效果。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屬于襯托戲曲的綠葉,其屬于舞臺戲曲中關鍵的構成部分,在進行舞臺美術設計時,需要把服務劇本作為中心,最大程度體現出劇本所呈現的故事情節(jié)與思想,以便給舞臺的美術設計提供思路,燈光、布景與服飾等需要密切結合戲曲中人物的動作、思想。[1]如果戲曲表演能夠脫離劇本,而設計者可以單獨實施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的構思,不管設計有多炫美或是華麗,最終還是會導致舞臺缺乏生命力。無論舞臺美術的設計人員有多么活躍的設計思想,也會因為劇本受到制約,始終要做到劇本貼近生活,給劇本中人物表演以及生活創(chuàng)作合適條件。在劇本為舞臺的設計提供規(guī)定的時間與環(huán)境時,同時對舞臺的設計提出一定要求,需要設計人員以繼承與發(fā)展的眼光來分析戲劇舞臺的特性,全面了解劇中人物與劇情對于客觀事物的感受,讓舞臺美術設計為劇情與人物提供服務。
二、傳統(tǒng)戲曲的美術設計表現
(一)重視環(huán)境寫意。在表現人物情感的過程中,傳統(tǒng)戲曲主要是通過合理應用景物來表現,不是對生活中場景進行照搬,而是根據戲曲表演的需要,適當加工場景,實現以景稱情的效果。經藝術加工場景以后,能夠讓情景變得較為寫意,可以創(chuàng)作出亦幻亦真的效果,能夠有效強化戲曲表演的效果,引起觀眾的共鳴,保證演出的效果。[2]
(二)重視表演的空間感。經研究傳統(tǒng)戲曲的舞美設計,能夠有效突出傳統(tǒng)舞臺的美術設計空間和時間特征,經有限空間的處理方式,能夠激起受眾對于空間的想象力,并且傳統(tǒng)戲曲舞美的設計比較重視挖掘觀眾的想象力,在設計時用少量動力,激發(fā)觀眾的想象力,保證觀眾可以全身心融入到舞臺中,繼而促進表演環(huán)境的呈現,保證表演的效果。
(三)重視虛實結合。在設計時,設計者比較重視虛實的結合。在創(chuàng)作表演的場景過程中,為表演者提供足夠空間,以便有效發(fā)揮表演者自身的表演技巧,有效帶動受眾聯想,高質量完成戲曲演出。設計者會按照虛實結合以及虛實相生的原則,運用實際的景物特征,對表演環(huán)境進行烘托,對演員表演進行有效輔助,確保表演時空的靈活轉換,以將人物內心世界完整表現出來,從而對整體演出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3]
(四)美學體現。從舞臺美術設計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看,其美學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舞美設計要素較多,不同場景的演出,對于舞臺呈現效果有著不同的要求。同時,因為舞臺風格的需要,要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及新工藝,以提升舞臺設計的多元化、豐富化,讓舞臺效果更加吸引觀眾的目光。
二是藝術交叉性。舞美設計是一種將舞臺藝術與美術藝術融合的表現形式,在舞臺表演上,各方面都涉及美術特征,而舞臺藝術便是將各類美術融合的表現。因此,不同舞臺要素均會與美術產生藝術上的交叉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求設計者具備較強的美術功底,而且能夠將造型藝術、表演藝術整合起來,甚至要考慮到人物服飾的搭配、道具的藝術性等,以實現各藝術的融合,為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服務意識。舞美設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內容,并以服務舞臺效果為宗旨。一個成功的舞臺設計,不僅能夠給觀眾帶來節(jié)奏、情緒上的感染,而且有利于表演內涵的傳達。所以,舞美設計需要考慮到整體表演藝術效果,更好地為舞臺藝術服務。尤其是在演員形象的打造上,要充分考慮到服飾及舞臺上的燈光設計,以便更好地服務于人物形象的傳達。而在整體舞臺環(huán)境的打造方面,要以突出表現主題為宗旨,讓環(huán)境與人物形象進行匹配,并以燈光、影響效果輔之,讓舞臺演出更加獨具匠心、引人入勝。[4]
三、現代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對策
(一)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當前人們日益增強的精神文化需求,從當前設計現狀看,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其設計理念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要真正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還需要從觀念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保留民族傳統(tǒng)精神的同時,將各種時尚元素充分運用到舞臺設計中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者要充分考慮到觀眾的欣賞能力,結合不同人群的特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將觀眾帶入到舞臺情景中來,從而真正打動觀眾。舞臺美術的設計創(chuàng)新,需要以思維創(chuàng)新著手,突破以往觀念上的局限性,并注重細節(jié),以實現本質上的改變,構成全新的設計觀念。[5]
(二)構思上的創(chuàng)新。長期以來,創(chuàng)造戲劇情景、打造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臺效果,是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者的一致追求。然而,隨著人們藝術審美觀的不斷提升,現代舞臺劇的基本功能也受到了一定轉變,并對舞美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舞美設計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向深層次不斷創(chuàng)新、拓展,尤其是在設計構思上,更是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以確保構思深度,達到最佳設計效果。
舞臺美術除了要進行特定社會環(huán)境、人物形象的展示,還需要烘托舞臺氛圍。而舞臺環(huán)境是演員最基礎的表演平臺,需要借助音響、燈光、環(huán)境、布景、道具等加以實現,來營造時空交替的效果。在此過程中,便需要設計師對舞臺構思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創(chuàng)新,將各元素整合利用起來,讓劇中人物思想跟環(huán)境更好地融合,達到思想上的共鳴。
(三)科技上的融合。當前,科學技術儼然已經成為了舞美設計創(chuàng)新的又一推動力,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聽覺效果,都需要依靠現代科技來加以呈現。同時,各類電子設備、激光燈也逐漸走入舞臺,為舞美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舞美設計承擔著氣氛營造、人物形象樹立的責任,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質基礎、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因此,為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還需要對傳統(tǒng)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將創(chuàng)新技術融入設計中,以提供持續(xù)動力。例如,可將轉臺、升降臺等機械,以及激光燈、鎬燈等運用其中,并充分利用電腦三維技術、繪圖技術、投影技術等,呈現出更加立體化、多樣化的舞臺效果,給人們視聽盛宴的沖擊。[6]
(四)媒介上的創(chuàng)新。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舞臺表演媒介開始不斷革新,從露天舞臺不斷發(fā)展為今天大型室內舞臺、動感舞臺。而舞臺場景的布置,也由原來的手繪場景,轉化為電腦噴繪、投影場景。在時代的變遷下,現代舞臺呈現出的是一種創(chuàng)新及發(fā)展的成果。通過運用電腦屏幕場景、激光燈場景,并結合表演內容、情感變化等進行相應調整,讓舞臺更加絢麗,也更具有感染力,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媒介上的創(chuàng)新,也能夠大大提升舞臺效果的真實性、豐富性。而在舞臺燈光上,隨著行業(yè)的發(fā)展,其燈光形式也隨之豐富起來,除了具備不同顏色的燈光外,還可以結合表演需求,展示多形式的舞臺燈光效果,達到烘托氣氛的目的。
(五)空間上的發(fā)展。在現代舞臺上,最為直觀的感受便是舞臺空間的拓展。而空間發(fā)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自身空間上的拓展??v觀以往舞臺,其空間較為狹小,且多為平面空間,使得表演者只能在一個毫無特色的空間內進行表演,大大限制了舞臺效果、表演效果的展示,無法真正滿足觀眾的視覺要求。當前,隨著各種新型技術的引進,舞臺空間變得更加立體、多元、先進。并不斷由以往單一功能舞臺,向多種功能的機械性舞臺轉變,融入了遙控裝置,讓舞臺效果更具有動態(tài)性、可控性、獨特性。而在舞臺結構方面,在舞美設計中,通過運用升降舞臺、旋轉舞臺以及多臺階的設計,形成雙層空間、多層級空間結構,讓舞臺更具有層次感,從而將舞臺效果、設計理念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讓功能與層次真正實現融合。
二是舞臺不斷走向觀眾。當前很多舞美設計者都傾向于將舞臺一直延伸至觀眾席,讓表演者在親近觀眾的同時,大大提升了空間層次的多樣性。而這種舞臺設計最大的好處是,既能夠讓觀眾近距離觀賞到美輪美奐的節(jié)目演出,又能夠增加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以帶動現場氛圍,讓表演場面更加的深刻、熱烈。
三是異地同臺的實現。異地同臺可謂是一個勇敢的創(chuàng)新,主要在舞美設計中通過運用高新科技,展現一種時空交錯的表演效果,讓觀眾能夠感受到舞臺的跨時空延展性,讓觀眾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結語
舞臺美術設計經歷了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從傳統(tǒng)戲曲布景發(fā)展到今天的現代舞臺,經歷著各種不同的形式變化,舞臺也越來越豐富多彩。當前,人們的欣賞水平、思想觀念有了較大提升,對于舞美設計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設計者就需要掌握最新技術,并具備較強創(chuàng)新意識,以更好地適應舞臺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造出絢麗、多彩的舞臺效果,吸引更多觀眾的目光。
參考文獻:
[1]趙勝山.舞臺音樂創(chuàng)作演繹與服裝設計研究—評《文藝團體樂隊配器方法與合唱合奏指揮訓練及服裝化妝設計實務全書》[J].印染助劑,2017,34(12):7.
[2]張瑞娟.我國舞臺服裝美術印染設計對表演藝術發(fā)展的促進作用[J].染整技術,2017,39(12):64-65,69.
[3]張國寶.無聲勝有聲——關于舞臺燈光設計中技術與藝術的意境表現[J].藝術百家,2014,23(z1):351-352.
[4]嚴森焱.有表情的舞臺--淺談舞臺美術設計為荊河戲帶來的新生命力[J].藝海,2015,17(12):31-32.
[5]王偉.以導演的方式思考——淺議舞臺美術設計中思維方式的運用[J].青春歲月,2017,22(12):94.
[6]滕玉梅.舞臺美術設計專業(yè)本科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研究與實踐—以兒童音樂劇《魔豆》舞美術設計為例[J].大眾科技,2016,18(02):127-12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