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煒
小王已經(jīng)連續(xù)加班好幾天了,這天,下班之前終于完成任務了。小王長長噓了一口氣,拿起包準備回家。這時老板走過來說,小王,這里有個表格要急用,你加個班把它趕出來。小王拿著表,欲哭無淚。老板問,有什么問題嗎?小王擠出個笑容,沒問題,老板,我這就做。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熟悉?有很多小王這樣的員工,心里雖然不樂意,卻仍然勉強自己接著加班。
經(jīng)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在工作中有所保留的人,會有更好的身體狀態(tài),而且日積月累,最終也會有更大的成就?!睌?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加班時間越長,工作效率往往越低。
當然,我們不排斥必要的加班,一些緊急工作需要立刻處理的時候該加班還是得加。但是現(xiàn)在有很多公司白天工作效率低下,然后用加班來完成工作份額,或者因為老板在加班,員工即使沒事也要裝作很忙的樣子來加班。
對于員工來說,員工有拒絕加班的權(quán)利。但是很多人害怕說“不”。害怕說不的人都有著討好他人的心態(tài)。討好他人的人要么內(nèi)心充滿了不安全感和恐懼感,擔心拒絕別人會帶來不良后果。當然更害怕對老板說不,因為擔心惹怒老板;要么懷有功利性的企圖,通過迎合老板的過分要求,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些人在小時候通常都靠討好主要照顧者來達到被關(guān)注被關(guān)愛的目的;要么對自己價值評價很低,覺得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都是不重要的,任何人的感受和想法都比自己重要。認為自己有義務讓別人開心,對方如果不開心就是自己的錯誤,就證明自己是失敗的。
害怕拒絕別人的人通常也害怕被拒絕。當他們被拒絕時,他們會認為這表明對方不喜歡自己,不認可自己。
能否從容拒絕別人,能否主動求助,能否接受他人的拒絕,其實是判斷一個人社交心理成熟度的重要因素。
不能拒絕,就意味著不能建立起人際的邊界感。沒有邊界感,別人就以為他可以對你為所欲為。所以對老板過分的加班要求說不,就是要讓老板知道你的底線,老板才能學會尊重你的感受和需求。
自尊和邊界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包括老板和員工的上下級關(guān)系。如果總是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那么長此以往,憤怒、焦慮、委屈等負面情緒就會積壓太多而終有一日會突破極限爆發(fā)出來。越是成熟的人越有邊界感,越不會對所有的事情都全然接受,敢于拒絕。
拒絕加班,當然不能簡單粗暴,需要講究策略。
那么怎樣才能對加班說不呢?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總結(jié),就是柔和而堅定的語氣+正當?shù)睦碛?建設性的任務安排。比如,“老板,很抱歉,今天事先和家人說好要一起出去吃飯,因為工作忙,我已經(jīng)好久沒陪家人了。這次聚會對我的家人都很重要,我不能食言。你看這樣可好?明天一上班,我第一時間來處理這個工作?!毙⊥跻部梢赃@樣告訴老板,“抱歉,老板,我已經(jīng)連續(xù)好幾天都在加班,現(xiàn)在我覺得我的腦子已經(jīng)反應遲鈍,這樣的狀態(tài),我擔心會出很多錯誤。這樣可好?我今天先回去休息,明天一上班,我就先完成這個表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