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霞 鄧賓民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大批的農民進城務工,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了農村小學教育不容忽視的問題。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自己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是典型的弱勢群體,由于親情和家庭教育的雙重缺失,造成了他們在學習和心理方面存在種種問題。由于留守兒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環(huán)境,由此引發(fā)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問題日益突出。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農村留守兒童占學生的多數,我們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因材施教,促使他們能健康成長!
摘要:留守兒童;教育;關愛
一、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教育問題
1.學習狀況一般甚至很差。由于留守兒童在留守期間一般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生活在一起的,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重養(yǎng)輕教,致使孩子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大多數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差。
2.心理封閉和情感世界問題。留守兒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家庭教育,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長期與父母分離,失去了父愛母愛,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他們很多都缺乏自信,悲觀消極。
3.道德行為差。由于缺乏有效監(jiān)管和教育,留守兒童往往對事物分不清好壞和是非,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容易受社會上反面現(xiàn)象的影響,容易養(yǎng)成一些不良行為。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缺乏家庭教育,是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看管,隔代監(jiān)管和隔代教育使留守兒童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問題,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負責照管孩子的農村老人不僅年邁而且絕大多數文化素質較低,難以從體力和智力上教育他們,大多數留守兒童任性、自私、冷漠,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為中心,沒有上進心。
2.學校的不當評價、教師的不當教育,是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1)學校的“分數”評價導致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學校以分數高低來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教育評價機制,把學生劃分為好學生和壞學生,我們的教師把更多的精力傾注到那些學習成績好,聽話的學生。而對于那些學習基礎差,又經常違紀的學生,便是不聞不問,不理不管,而這一部分學生中,大多數是留守兒童。很多農村的小學教師對學習紀律都很差的留守兒童沒有給與合理地關心和理解!
(2)教師的不當教育導致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
農村小學教師落后的教學觀,是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學生不是學習的主人。認為學生是白板,教師可任意涂抹。教師把學生看成課堂教學的附屬品,學生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教師,使學生產生自卑感、恐懼感。第二、信奉“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學生在課堂上不能有半點違背教師的意思,懲罰成為家常便飯,學生每時每刻如履薄冰,很容易產生心理疲勞。第三、由于農村小學教師產生職業(yè)倦怠,對學生嚴重地不負責任,對學生的學習漠不關心。這些孩子在家得不到關愛,在校得不到溫暖,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 三、社會的不良環(huán)境及不良影響,是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重大原因
社會是一個大熔爐,對于人的成長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社會教育的原因,存在的問題也十分嚴重,具體表現(xiàn)在:1、社會上的不良場所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目前農村小鎮(zhèn)上的一些網吧,為了賺錢,大量招攬在校學生,甚至引誘學生。小學生自控力本身就不強,而留守兒童又缺乏父母的監(jiān)管,經常偷錢、編造謊話逃學上網。2、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對留守兒童的成長也帶來了不良影響。農閑時節(jié),“閑人”太多,農村外出打工的外出不在家,在家的沒事干的人成天就在牌桌上賭博,特別是打麻將。我看到好多正在打麻將的婦女,當孩子鬧時就拿出錢來“去買東西吧,別耽誤我打麻將”,使很多孩子養(yǎng)成了花錢的習慣。她們整天在牌桌上生活,很少過問孩子的情況。這種“潛移默化”對孩子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
作為一名農村教師的我,真心地希望社會、家庭、學校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使那些留守兒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在學校,我們教師我覺得應該做到:
(1)用“愛心”換來信任。平時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和鼓勵,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在生活中多給他們照顧,;在學習上多給予輔導,堅持檢查并耐心地糾錯講解。使更多的留守兒童擁有自信心!
(2)給他們機會參與班級管理。我經常找他們談心,和他們一起探討班級管理和學習,是他們能融進班集體這個大家庭里。她們有困難了,大家一起幫助她們;其他同學有難題時也讓他們主動的幫助其他同學。創(chuàng)造一個團結、和諧、友愛、積極向上的良好環(huán)境,讓他們缺少的家庭教育盡可能的在學校的大集體中得到補充!
(3)常言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書中自有黃金屋”……農村孩子有書的不多,我經常讓學生把自己當書籍拿到學校,在同學中相互借閱。多給那些特別是留守兒童一些閱讀機會,充實他們的業(yè)余生活,在我的精心教育下,很多問題留守兒童得到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其實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愛和幫助,讓更多的留守兒童能夠健康成長。
總之,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一個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發(fā)展離不開家長的教育。作為教師我們更不應該袖手旁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成了教育的重大問題,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xiàn)在起,時時、處處、事事關注留守兒童這個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