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春 郭強 周厚杰 劉宏斌
【摘要】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腦出血相關性。方法:本次32例研究對象均選自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接收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腦出血患者,將其納入觀察組,另外選取單純性腦出血患者32例納入對照組。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病后昏迷程度、有關臨床指標和預后等狀況。結果:對照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纖維蛋白原、血細胞比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均明顯優(yōu)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輕度意識障礙患者高于觀察組,昏迷患者低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重度殘疾及植物狀態(tài)患者均高于對照組,恢復良好患者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腦出血患者,一旦發(fā)病,意識障礙更為嚴重,其預后成效較差,所以,臨床對其須予以高度重視,及時預防和處理。
【關鍵詞】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腦出血; 相關性; 探究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7.07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7-0-0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屬于一種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的特征有高碳酸血癥和間歇性低氧血癥。對于缺血性卒中而言,OSAHS屬于一種獨立危險因素,而卒中患者又容易出現(xiàn)OSAHS,二者是惡性循環(huán)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死亡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過,現(xiàn)階段關于二者之間關系的研究還并不多見,基于此,本次研究針對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和腦出血的聯(lián)系進行了有關探討,詳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32例研究對象均選自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接收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腦出血患者,將其納入觀察組,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38~79歲,平均(58.32±5.81)歲;依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標準:OSAHS低度患者10例, OSAHS中度患者18例,OSAHS重度患者4例;出血量20~76 ml,平均(46.05±8.35)ml。另外選取單純性腦出血患者32例納入對照組,其中女13例,男19例,年齡39~78歲,平均(58.11±5.45)歲;出血量19~75 ml,平均(45.26±7.96)ml。納入標準:均經(jīng)過頭顱CT診斷確診為腦出血;觀察組經(jīng)過多導睡眠儀監(jiān)測診斷確診,符合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排除標準:患有重大精神疾病患者;嚴重肝臟器官疾病患者;間質性肺疾病患者;患有傳染性疾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無法全程參與此次研究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全部入院患者均實施常規(guī)腦出血治療方式,采取保守療法或手術治療,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狀況,通常情況下手術治療采用神經(jīng)內(nèi)鏡下血腫清除術或小骨窗開顱術、骨瓣開顱術,兩組患者在治療方式上大致相同。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發(fā)病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平均動脈壓(MAP)、纖維蛋白原(Fg)、血細胞比容(HCT)、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指標狀況,記錄詳細數(shù)據(jù)。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病后的昏迷程度,最高分值為15分,表明意識清晰;12~14分為輕度意識障礙;9~11分為中度意識障礙;≤8分為昏迷[3]。治療3個月后隨訪,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對比兩組患者預后情況,判斷預后成效。GOS評分5分,恢復良好恢復正常生活,盡管有輕度缺陷;4分,中度殘疾但可獨立生活,能在保護下工作;3分,重度殘疾清醒、殘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分,植物生存僅有最小反應;1分,死亡[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此次研究結果均錄入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對照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纖維蛋白原、血細胞比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均明顯優(yōu)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意識障礙程度對比
對照組輕度意識障礙患者高于觀察組,昏迷患者低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預后狀況對比
觀察組重度殘疾及植物狀態(tài)患者均高于對照組,恢復良好患者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上氣道組織黏液性水腫、肥胖、下咽或口咽部腫瘤等都是致使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6],同時,據(jù)有關研究資料顯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發(fā)病和腦卒中關系十分密切,兩者之間具有互為因果的關系,而且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導致腦卒中發(fā)生的單一危險原因[4-7]。
經(jīng)過此次研究結果可知,對照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纖維蛋白原、血細胞比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均明顯優(yōu)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意識障礙程度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腦出血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比單純腦出血患者的嚴重,進而加大患者缺氧程度,增加昏迷嚴重程度。另外,觀察組患者預后狀況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腦出血患者的預后較差,不利于康復,加大治療難度,降低其生活質量,由此可見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腦出血的關系十分密切,臨床需加大重視程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升預后效果[8-9]。本次研究結果與鄭典剛等[10]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更具可信度,對預防OSAHS的發(fā)生具有一定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郜飛,婁衛(wèi)華,耿靜.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上氣道動態(tài)MRI研究[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7):1181-1183.
[2]姚莎莎,王蓓.慢性咳嗽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相關性研究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15,35(7):550-553.
[3] Liu Y,Wu Q Z.Correlation 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and microangi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iangsu Medicine,2017,43(10):728-731.
[4] Shen Y,Yang J,Dong D Q.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and sex hormones[J].Chinese Medicine Guide,2017,14(25):61-64.
[5]耿赫,王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15,35(1):57-59.
[6]劉晨,劉陽,徐應軍,等.瘦素、胰島素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關聯(lián)性的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8(12):1971-1973.
[7]支攀攀,張杰,胡潔.癥狀性腦供血動脈狹窄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5,38(8):595-599.
[8]董彬,薛承景,趙雅寧,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血漿內(nèi)皮素1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21):2578-2582.
[9] Liu C C,Huang Z C,Yang M,et al.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RI measurement and the severity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J].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2016,23(4):201-204.
[10]鄭典剛,鞏忠,龐克軍,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腦出血患者血腫、周圍水腫和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關系[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0):1423-1425.
(收稿日期: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