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威
摘要:隨著生物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對生物資源的利用意識增強,植物學等一系列生物專業(yè)基礎課程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傳統(tǒng)的植物學實驗存在由于設備和課時限制以及各種條件的束縛等弊端。新形勢下植物學實驗教學同樣面臨著多層次、多程度、多樣化的變化,精簡驗證性實驗學時數(shù)的同時增加綜合性實驗勢在必行,如何在新的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下,深化實驗教學方法改革,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植物學;實驗教學;教學方法
植物學是國內(nèi)眾多院校重點的專業(yè)基礎課,這門課程具有知識面廣、實驗性強等的特點。其中,實驗教學是植物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既能驗證教學理論基礎知識,強化理論的理解,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動手能力。因此,實驗教學已成為各高校進行植物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
一、高校植物學實驗教學的特點
高校植物學實驗課程主要分為形態(tài)解剖和系統(tǒng)分類兩大部分,由于各高校教學目的、辦學經(jīng)驗、實驗教材和實驗方向的不同,植物學實驗課程總的要求就是要能夠反映實驗教學的特點,實驗方式要求具有代表性、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1]。
植物學實驗課程的共同特點就是實踐性強,微觀察能力要求高,理解起來比較抽象。這就要求高校在教學方法上要各有側重,一是要強化學生對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的掌握,著重講解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強化記憶,并輔之以驗證性實驗,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二是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實驗,而不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師做學生看,要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總結能力,意在讓學生親自參與到試驗過程中來,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鍛煉綜合性能力,在對植物的認識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研潛力[2]。
二、高校植物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資源緊缺
隨著各高校招生人數(shù)的擴大,教育規(guī)模的增加,學生人數(shù)逐年上漲,生物類教學實驗室、實驗設備和師資力量已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求。一般的植物學實驗要求一人一組,而一個實驗室最多能夠容納的人數(shù)有限,最好能還要配備兩名及以上專職教師進行教學指導,由于實驗時間有限,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往往不能保證實驗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學質(zhì)量很難保證。另外,用于植物學實驗的儀器比如顯微鏡等的維護和保養(yǎng)也存在很大難度[3]。
2、課程安排不合理
素質(zhì)教育實施以來,隨著課程安排的減少,植物教學實驗課時被嚴重壓縮,反之理論課程中需要實驗的內(nèi)容相對較多,這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沒有相應的實驗課程相銜接,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此外,在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問題,實驗內(nèi)容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理論和提高綜合能力都有很大影響,從目前許多高校的植物學課程內(nèi)容上來看,實驗內(nèi)容還是以傳統(tǒng)的驗證性實驗為主,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較少,這樣無法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最佳消化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知識,從而無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高校植物學教學方法研究探討
1、改進實驗模式
要合理利用實驗資源,包括實驗設備和教師資源,同時要加大實驗室的開放度,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建立適合實驗室發(fā)展的實驗教學管理模式,探索開放式的實驗室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模式一是指實驗室要時時對學生進行開放,對有實驗需求的同學提供設備和場地,二是指實驗的內(nèi)容、方法、步驟以及整個實驗過程都是開放的,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只起到對學生檢查和指導的作用。實驗課題的選擇、實驗材料的收集、實驗過程的設計全部由學生自己來完成,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的全過程,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機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鼓勵學生對實驗的方法、步驟進行創(chuàng)新,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科研能力[4]。
2、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合理配置課時比例
植物學科的特點決定了這不僅僅是一門理論課程,必須輔之以相應的實驗課程。在完成一定的理論基礎教學之后,必須安排相應的實驗進項相關知識點的驗證和強化,因此在實驗課程的安排上,就要做到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相銜接,同時課程比例也要合理。首先,要盡可能是實驗課程緊跟理論課程,使得學生在理論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可以在實驗課中第一時間得到解決,長遠來說,有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其次,實驗課程可以盡量多于理論課程,實踐決定認識,在實踐中驗證和發(fā)展理論,是教學效果得到保障的根本[5]。
3、建立合理的教學實驗考核方式
將實驗教學納入整個植物學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是有效激勵學生和教師重視實驗教學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可以檢驗教學效果。各高??梢愿鶕?jù)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教學方法考核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性實踐,增加教師的責任感。就目前將植物學實驗納入考核范圍的高校來看,實驗題在考試試卷中可以占到百分之十的比例,有的高校將實驗成績納入平時考核成績,加強學生對植物學實驗的重視程度。將實驗課程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對于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義[6]。
結語:
植物學實驗課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鞏固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傳統(tǒng)的植物學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有利于學生對基本結構的掌握,但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不大??蛇m當增加綜合性實驗。實驗內(nèi)容既要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驗知識,又要增加一定難度,教師在實驗過程中不再詳細講解每一個實驗環(huán)節(jié)。更多的是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實驗思想,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幫助學生增強實驗動手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我國高等院校對植物學實踐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研究,提高教學質(zhì)量,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人才,是21世紀植物學教學的發(fā)展和社會對植物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需求。因此必須通過植物學實驗教學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夯實植物學領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參考文獻:
[1]張秀玲,符愛云,李妍,王麗燕,戴忠民.高校植物學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生物學雜志,2016,33(04): 121-123.
[2]楊美娟,周曉燕.高校植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臨沂大學學報,2016,38(01):105-107.
[3]隋常玲.高校植物學實驗教學實踐改革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07):62-63.
[4]植物學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與實踐[J]. 張秀玲,張紅. 實驗室科學. 2014(04)
[5]植物生理學課程探究性實驗考評體系改革初探[J]. 于虹漫,向紅,何麗,段延碧,毛自朝.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02)
[6]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的教學方法探索和實踐[J]. 馬玉龍,高小紅,文艷霞,吳春姍,楊艾玲. 大學化學.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