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理劇社會計量技術在心理課堂中的應用22

      2018-09-29 11:10:14林鋒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6期
      關鍵詞:心理劇

      林鋒

      〔摘要〕心理劇的社會計量技術能高效地作用于課堂,降低心理防御,并使團體做好進入潛意識工作的準備。其靈活的方法、柔和的手段、激勵自發(fā)性的效果能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既能幫助教師對團體狀態(tài)、課堂效果進行評估,也能推進學生團體的發(fā)展,更好地幫助教師達成課堂目標。

      〔關鍵詞〕心理?。簧鐣嬃考夹g;心理課堂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26-0022-04

      當前,學校心理課堂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心理課堂意識層面的教育教導極多,對潛意識工作、療愈與發(fā)展性工作開展極少,甚至與思想品德教育混為一談;目標導向不強,不成體系,加上任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平時愛上什么內容就上什么內容,導致學生沒有目的性(甚至許多學生上了很久的心理課還不明白心理課到底是做什么的,與思想政治課有何區(qū)別)、缺少專注度,以至于在課堂上插科打諢,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心理劇的社會計量技術目標導向性強,手段柔和,可以有效而迅速地提升學生的專注度和興趣度,降低他們的心理防御(注1),并可以為走進心靈深處和潛意識的改變打下堅實的基礎。

      心理劇是由雅各布·莫雷諾(Jacob Moreno)于1921年正式創(chuàng)立,經歷了近百年的發(fā)展而形成的心理治療方法。由于心理劇重視個體與生俱來的自發(fā)性與創(chuàng)造性、關注團體動力(注釋2)及整體性的高效組織方式,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應用于心理治療與咨詢、學校教育、職業(yè)訓練等方面。

      雅各布·莫雷諾的社會計量測試(Sociometry)也稱社會測量或社會活動測量,在研究與評估團體中的人際關系時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社會計量是半開放式的,學生在框架下具有極大的自由選擇的權力。因此,學生在活動中能更直接地表達自我,并與其他同學相互影響、彌合分歧;同時,社會計量還能促進學生的自我覺察與成長。對整個團體而言,社會計量使團體更加生動活潑,參與的學生大都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有趣、很有意思,在提升參與度和關注度的同時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對教師而言,社會計量能夠迅速、高效地增進學生在心理課堂的開放度、自發(fā)性和參與度,在對學生團體及個體進行精準評估的同時,也為促進團體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暖身作用。

      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自發(fā)的選擇中,學生在團體中自然呈現(xiàn)出了個人在某種生活情境下的反應、思考判斷方式、與周圍人的關系以及社交互動模式。學生可以通過計量測試去了解自己在團體中所處的位置,并看到自己選擇的結果;同時,他們有機會心平氣和地傾聽他人的選擇與觀點,接受彼此間的不同,看到不同選擇帶來的結果。在進行計量活動的同時,教師也能隨時隨地對整個團體或個體學生進行心理干預或推進,深化課堂的效果。

      以下,是幾個社會計量技術在心理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一、光譜圖(spectrograms)技術

      光譜圖又稱光譜測量,可以了解各個學生對自己和團體狀態(tài)是如何評估的,幫助學生、團體和教師了解整體狀況,為團體的發(fā)展進行暖身。由于光譜圖具有較大的認同性、相似性和普泛性,在進行活動時,學生很容易從團體中尋找到支持、認同感和不帶評價性的回應。例如,在進行改善親子關系主題時,教師設計了以下的光譜測試。

      首先設計一個計量問題:父母親有多愛我?用不同的學生志愿者來代表光譜線的兩個極點,分別站在教室的兩端。一端代表父母特別愛我,一端代表父母一點都不愛我。非常愛的一端為10分,一點都不愛的為0分。學生根據自己內心的標準,在0~10分的光譜線上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在選擇時,讓學生保持安靜不進行討論。在所有人選擇完畢后,可以選擇幾位代表作簡短的自我表達。如時間充裕,可以讓其他學生進行回饋。在表達時,要求發(fā)言者只陳述或分享自己的感受,不對其他人進行評價和建議。從而進一步降低團體的心理防御,促進自我覺察與探索。

      在進行第一個測試后,可進行推進性(又稱遞進性)測試。設計一個遞進式問題:我有多愛父母親?用不同的學生志愿者來代表光譜線的兩個極點,分別站在教室的兩端。一端代表我非常愛我的父母親,一端代表我一點都不愛我的父母親。非常愛的一端為10分,一點都不愛的為0分。學生根據自己內心的標準,在0~10分的光譜線上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在選擇時,讓學生保持安靜不進行討論。在所有人選擇完畢后,可以選擇幾位代表作簡短的自我表達。如時間充裕,可以讓其他學生進行回饋。

      為了推進學生個人探索和覺察的進行,可設計第三個推進性測試。如:我感覺與父母的內心距離有多遠?用不同的學生志愿者來代表光譜線的兩個極點,分別站在教室的兩端。一端代表我與父母親的內心距離非常遙遠,一端代表我與父母親的內心距離非??拷?。非常遙遠的一端為10分,非??拷囊欢藶?分。學生根據自己內心的標準,在0~10分的光譜線上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在選擇時,讓學生保持安靜不進行討論。在所有人選擇完畢后,可以選擇幾位代表作簡短的表達。如時間充裕,可以讓其他學生進行回饋。

      由于教師在測量活動中對團體進行了準確的評估,下一步就可以選擇干預的目標和團體方向。如果多數(shù)學生與父母距離較遠,那么主要目標在于宣泄情緒、表達感受和期待,在此基礎上可以嘗試稍微縮短距離的行動;如果多數(shù)學生與父母距離較近,則可以形成一個正向能量圈,利用團體優(yōu)勢讓距離更遠的學生看到他們的優(yōu)勢與好處,軟化內心想法,提供新的行為或思想方法,引導他們盡可能靠近正向能量圈;哪些學生與父母距離最遠,最需要干預;哪些學生與父母距離較近,可作為正向引導的示范。

      二、行動式社會計量(action sociometry)

      行動式社會計量可以增加團體的凝聚力,還可以使團體成員彼此間有更多的表達與分享。它能夠針對團體成員間關系和成員自我覺察的方式進行工作。針對某一事件或目標,幫助成員覺察自我內心感受和在團體中的狀態(tài)及其與其他成員的關系。例如,在進行內在力量感的探索與培養(yǎng)時,教師可以選擇行動式社會計量的方式進行。

      首先,邀請成員圍著圓圈站立,讓彼此可以看見對方以便于選擇。教師提出問題:“在這里你覺得誰是最有力量感的人?找到后,請將你的右手搭在他/她的肩上?!比缓笞寣W生走動選擇。在選擇完后,提供適當?shù)臅r間,讓選擇者向被選擇者分享。分享的句式是“我選擇你是因為……”面對面地進行分享和表達。通常會自然形成幾個小組,可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表達。如果是一個多人組成的相互選擇小組,需要從站在最后位置的一位選擇者開始,逆向地逐一分享選擇前面那位同學的內心感受與想法。如果一組成員過多,可要求他們用一句或三句話來表達,以縮短時間。

      通過測量,學生間可以進一步加深彼此聯(lián)接,教師則可以快速和清晰地了解學生之間的關系甚至是團體的結構。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加速團體的凝聚力,同時形成正向的能量圈。教師可以利用自然形成的小團體組成同盟,作為完成課堂目標的工作小組。

      有必要強調的是,在行動式社會計量中,切忌進行負性的選擇。如,你覺得誰脾氣最暴躁、你覺得誰最沒有耐心、你覺得誰最需要幫助等等。因為課堂畢竟不是專業(yè)的治療團體,選擇負面表達會讓彼此覺得難堪或難受,從而導致防御上升、消極情緒出現(xiàn)等問題,破壞了團體凝聚力和安全感。

      三、圈式計量(circle sociometry)

      這種計量方式能夠作為團體的很好的暖身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成員以行動的方式來確認自己已有的經驗,增強成員融入與連結的感覺,讓彼此感覺到熟悉與相似之處。在課堂中,這個活動往往可以很快活躍團體氣氛。

      做法是教師邀請全體學生圍成圓圈,然后問一些問題,成員中有與此標準有相似經驗者就向圈內跨一步。如此,我們在同一時間可以知道誰與我的經驗或感覺是相同的。例如:是獨生子女的,請向圈內走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問題要有漸進性,同時要注意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其中,不要讓個別同學成為團體中被落單的“孤星”(注3)。以下是筆者在帶領關于親子溝通和家庭關系教學時的片段。

      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圍成一個大圈。

      教師:“請屬于人類的同學往圈子里跨一步。”(此問題為了防止孤星出現(xiàn)并活躍課堂氣氛)

      學生笑,往前跨步。

      教師:“請大家退回到圈外?,F(xiàn)在,請是男生的往圈內走一步。”

      男生笑著邁步。

      教師:“現(xiàn)在,請是女生的往圈內走一步?!?/p>

      女生笑著邁步。

      教師:“現(xiàn)在,覺得在家里和父母難以溝通的同學往圈內走一步?!?/p>

      絕大部分學生向前邁步。

      教師:“在家里覺得很孤獨的同學再往圈內走一步?!?/p>

      通過以上測試,團體逐漸從暖身走向深入,學生從嘻嘻哈哈走向內在覺察與思考,也逐漸喚起了學生對親子溝通和家庭關系這個教學目標的共鳴和重視。為進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中心社會計量

      中心社會計量又稱目標導向的社會計量,是一種針對團體成員間關系和成員自我覺察的評估方式。當教師想了解此刻團體成員對某一件事或某一個目標的態(tài)度,或者幫助團體成員覺察自我內心感受和在團體中的狀態(tài)及其與成員的關系時,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以下是筆者的一個關于青春期心理的教學片段。

      首先,請學生在教室里自由走動,感覺自己在團體中的狀態(tài)。教師將一塊彩色布條放置在教室中心,代表“正確把握男女交往的度”的目標。

      教師提出問題:“大家在整個活動中,覺得自己離這個目標有多遠?”

      邀請每位學生用行動的遠近位置來表達此刻自己與這個目標的距離。通過成員的位置教師可以快速了解團體現(xiàn)狀,或者團體感受到的收獲情況。

      教師:“如果可以,你可以嘗試往前或往后走一兩步。你會選擇怎么走?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走?!?/p>

      在學生選擇好后,邀請幾位代表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想法與思考。最后,教師進行點評。

      五、結論

      腦科學認為,人是復雜而多元的。單純的說理和教導容易激起人消極的情緒和厭煩的心理。如果要深入心靈,尤其是深入潛意識去達成課堂目標,就必須從感受入手,綜合運用人體各個感官去感受感知外在和內在。在計量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運用頭腦去思考問題,還要用內心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身體探索自己在空間中不同方位的合適度與舒適感,用眼睛去觀察環(huán)境、空間與他人,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用耳朵傾聽教師的引導與其他同學的表達。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專注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探索,逐漸降低心理防御,從而與教師和團體一起探索課堂主題。對于教師來說,社會計量技術可以幫助教師精準把控整個團體以及個體學生的感受、情緒、想法和狀態(tài),為下一階段課堂工作指明了方向并做好了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的雙重準備。因此,心理劇的社會計量技術是心理課堂中具有高度實用性和契合度的有力工具和法寶。能將之掌握并靈活運用,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非常有利和有益的。

      注釋

      注1:心理防御機制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沖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的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內心平衡與穩(wěn)定。在現(xiàn)實課堂中,學生如果感覺到主題敏感,有可能暴露個人不愿透露的想法,或觸及個人不愿面對的問題時,就容易產生心理防御,例如插科打諢、游離、不斷發(fā)笑等行為。

      注2:團體動力一詞系由勒溫(Kurt Lewin)在1930年代最早所提出的概念,主要目的在于說明團體成員在團體內的一切互動歷程與行為現(xiàn)象,團體動力是用來描述和探討團體內或團體和團體之間的各種行為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包括了團體的形成、結構、關系、成員互動、運作、溝通、目標達成、領導、決策、合作和沖突、績效、權力等。在現(xiàn)實課堂中,團體的動力影響了學生的表達、選擇和行動。比如,當團體的情緒被激發(fā)出來時,教師如果沒有覺察并一味采取說理就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多數(shù)學生沉默、開小差或在團體之外游離。在本文案例中,當多數(shù)學生都呈現(xiàn)出對家長的疏離時,此時的團體動力在于表達內心的失落或期待、宣泄內心積累下來的負面情緒。如果教師沒有覺察并一直渲染父母的不易與付出,團體通常將陷入沉默、自責、抵觸或內心沖突。

      注3:孤星(Lone Star),泛指團體中出現(xiàn)的孤獨者。孤獨者在團體中往往會成為團體的焦點、負面投射者或者團體的替罪羔羊。對孤星的融合或治療,甚至將孤星作為整個團體的治療因子是檢驗團體領導者成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Kellermann,P.F. & M. Hudgins.心理劇與創(chuàng)傷——傷痛的行動演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Wilkins,P.心理劇療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

      [3]鄧旭陽等.心理劇與情景劇理論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4]Yalom,I.D.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

      [5] Cabaniss,D.L.& S. Cherry.心理動力學療法[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

      [6] Jensen,E.適用于腦的教學[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岞港中學,泉州,362000)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于 洪

      猜你喜歡
      心理劇
      近四十年我國心理劇技術研究熱點及趨勢
      ——基于CiteSpace的文獻計量分析
      校園心理劇,解決“心”煩惱
      心理與健康(2023年1期)2023-05-30 08:25:47
      校園心理劇助力農村初中“臨界生”心理強韌性的實踐研究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0
      校園心理劇的意義重構與功能優(yōu)化
      長江叢刊(2018年15期)2018-11-15 01:48:35
      淺談校園心理劇在城鄉(xiāng)結合部學校的應用與實踐
      校園心理劇對提高大學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討*
      中小學校園心理劇的概念與特征辨析
      江蘇教育(2018年56期)2018-01-29 04:17:53
      走近校園心理劇
      江蘇教育(2017年64期)2017-03-24 08:17:33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江蘇教育(2017年64期)2017-03-24 08:17:33
      心理?。簣F體心理輔導的有效途徑
      龙里县| 鞍山市| 临潭县| 呼伦贝尔市| 永福县| 鄂托克旗| 德安县| 昭苏县| 衡水市| 新余市| 新民市| 西丰县| 阜阳市| 皮山县| 淄博市| 托克逊县| 土默特左旗| 临湘市| 两当县| 咸阳市| 仲巴县| 资阳市| 桃江县| 油尖旺区| 石屏县| 保靖县| 祁东县| 茂名市| 仪征市| 盐津县| 托克托县| 湘西| 南充市| 阿城市| 鄄城县| 冕宁县| 象山县| 姚安县| 小金县| 和田市|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