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均玉
廣西玉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廣西玉林 537000
殘余腎功能就是腎臟疾病患者在腎臟受損的殘留部分,其生理功能比正常腎功能有較大差距,但在排除體內(nèi)毒素與控制血壓等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臨床效果。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取決于透析方法[1]。使透析方法有效改進(jìn),促使患者生存質(zhì)量顯著提高,已經(jīng)成為腎臟替代療法的研究重點(diǎn)[2]。伴隨透析時間的不斷延長,透析患者逐步出現(xiàn)和透析有關(guān)的并發(fā)癥,使人們意識到低通量透析的不足[3]。高通量透析在某種程度上可使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發(fā)癥有效減少,促使其生活質(zhì)量與生存率顯著提高[4]。為了探究不同通量透析器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存腎功能的影響,該研究選取該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204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分別予以高通量、低通量透析器治療,并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予以分析,現(xiàn)報(bào)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204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10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最小29歲,年齡最大 63歲,平均年齡(45.67±5.09)歲。 觀察組10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8例,年齡最小30歲,年齡最大65歲,平均年齡(45.85±5.23)歲。兩組患者年齡等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P>0.05),組間可以比較。所選病例均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zhǔn),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此次試驗(yàn)。
1.2.1 觀察組 利用金寶中空纖維透析濾過器Polyflux140H治療,膜面積與超濾系數(shù)分別為1.4 m2、34 mL/(h·mmHg)。 透析時間 4 h/次,2~3 次/周。
1.2.2 對照組 利用金寶中空纖維透析器 Polyflux 14L治療,膜面積與超濾系數(shù)分別為1.4 m2、17.7 mL/(h·mmHg)。 透析時間 4 h/次,2~3 次/周。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6個月殘余腎功能、生化指標(biāo)(包括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與白蛋白)水平變化與SF-36量表評分(根據(jù)SF-36量表予以評定,內(nèi)容包括軀體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角色、生理職能、總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幾方面,分?jǐn)?shù)越大說明生存質(zhì)量越高)情況進(jìn)行觀察與評定。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測定方法:首先留取患者血、尿標(biāo)本,在第一次透析結(jié)束時取3 mL血樣送檢,并排尿棄掉,保留此后至下次透析間期的全部尿液,將所有尿液置于一容器當(dāng)中,充分混勻,記錄尿量和時間(上一次透析至該次透析前),取10 mL尿樣送檢。第二次透析開始前取血3 mL,分別測定血、尿中尿素濃度。計(jì)算公式為:Kru=Vu/Q’Cu/[Co2+Ct)/2], 其中 Kru 表示殘余腎功能,單位mL/min;Vu表示透析間期總尿量,單位mL;Q表示透析間期時間,min;Cu表示透析間期全部尿中平均BUN濃度,mmol/L;Co2表示第二次透析前BUN濃度,mmol/L;Ct表示第一次透析后BUN濃度,mmol/L。
通過SPSS 19.0統(tǒng)計(jì)學(xué)軟件統(tǒng)計(jì)研究數(shù)據(jù),計(jì)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yàn),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殘余腎功能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殘余腎功能水平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殘余腎功能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 見表 1。
表1 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殘余腎功能分析[(±s),mL/min]
表1 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殘余腎功能分析[(±s),mL/min]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1 0 2)對照組(n=1 0 2)t值 P值1.6 3±0.1 6 1.6 6±0.1 4 1.4 2 5 1 0.1 5 5 7 1.2 0±0.1 2 0.3 8±0.0 6 6 1.7 2 7 4 0.0 0 0 0
治療前與治療后兩組患者在肌酐與尿素氮方面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β2-微球蛋白與白蛋白水平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β2-微球蛋白與白蛋白水平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β2-微球蛋白與白蛋白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生化指標(biāo)水平變化的比較(±s)
表2 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生化指標(biāo)水平變化的比較(±s)
注:* 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時間β 2-微球蛋白(m g/L)白蛋白(g/L)肌酐(μ m o l/L) 尿素氮(m m o l/L)觀察組(n=1 0 2)對照組(n=1 0 2)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2 1.7 0±5.9 6(1 4.4 8±3.9 7)*#2 1.6 7±5.9 9(1 9.4 5±2.9 5)*3 4.6 9±2.0 9(3 8.0 0±1.0 1)*#3 4.6 3±2.0 5(3 4.9 7±2.2 6)*8 8 7.3 5±1 1 1.2 6 8 8 0.0 9±1 0 8.3 0 8 8 6.1 6±1 0 9.1 5 8 8 4.3 0±9 9.8 5 2 0.8 7±4.9 4 2 0.4 5±4.8 1 2 0.8 9±5.0 0 2 0.4 9±4.7 7
兩組患者治療前軀體疼痛、總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SF-36量表評分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jì)學(xué)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軀體疼痛、總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SF-36量表評分明顯比治療前高,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軀體疼痛、總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SF-36量表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SF-36量表評分的比較[(±s),分]
表3 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SF-36量表評分的比較[(±s),分]
注:m與治療前相比,P<0.05;n與對照組相比,P<0.05。
指標(biāo)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觀察組(n=1 0 2)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1 0 2)治療前 治療后2 2.0 6±3.2 6 4.0 9±0.7 0 7.6 0±1.0 9 9.5 0±1.7 0 3.8 9±1.2 6 1 9.1 0±3.7 0(3 1.0 0±2.9 7)mn(4.9 7±0.8 0)mn(8.6 7±1.4 0)mn(1 1.9 7±0.2 6)mn(4.9 7±1.2 6)mn(2 5.0 9±2.9 6)mn 2 2.0 9±2.9 5 4.0 6±0.6 0 7.5 7±0.9 7 9.4 8±1.6 0 3.9 1±1.2 4 1 9.0 5±3.6 0(2 6.0 9±3.0 0)m(4.4 1±0.7 0)m(9.2 9±1.0 0)m(1 0.2 5±2.0 9)m(4.5 1±0.9 7)m(2 2.0 7±3.0 9)m
殘余腎功能能夠大量清除小溶質(zhì)分子與尿毒癥毒素,具有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的效果。但腎功能受損者在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殘余腎功能處在持續(xù)丟失的情況下,因此,對殘余腎功能有效保護(hù),使丟失速度明顯減緩,對維持患者的機(jī)體代謝具有積極影響[5-6]。
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借助人工合成膜進(jìn)行血液凈化的方法,具有較好的通透性與擴(kuò)散性。高通量透析器對中、大分子的毒性物質(zhì)的清除效果顯著,其也是低通量透析很難實(shí)現(xiàn)的效果[7-8]。脂蛋白對系膜細(xì)胞于體外增殖、腫瘤壞死因子與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產(chǎn)生具有促進(jìn)效果,會對腎小球功能有直接干擾。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使患者的血脂狀態(tài)充分改善,使血清磷水平明顯降低,改善生化指標(biāo)水平,維持體內(nèi)代謝平衡,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有促進(jìn)作用[9]。
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高通量透析器在維持性血液透析中殘余腎功能水平比低通量透析器高,β2-微球蛋白低于低通量透析器,白蛋白水平高于低通量透析器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低通量透析器,說明高通量透析器在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臨床效果高于低通量透析器。章茵[10]探究了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影響,將5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為兩組,乙組予以低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療,甲組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療,結(jié)果顯示:乙組治療后3、6、9個月殘余腎功能水平分別為(0.74±0.10)、(0.46±0.08)、(0.17±0.04)mL/min,低于甲組的(1.25±0.14)、(0.99±0.09)、(0.50±0.06)mL/min(P<0.05),說明高通聯(lián)血液透析法的治療效果高于低通量透析法,研究結(jié)果與該研究結(jié)果一致。
綜上所述,與低通量透析器相比,高通量透析器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保護(hù)殘余腎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標(biāo),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具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