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又新
高效課堂就是在盡可能少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從而實現(xiàn)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一直處在低效的環(huán)境中,所以為了更好地實施初中閱讀教學,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效益。筆者認為應該在初中語文閱讀中實施文本細讀的閱讀策略,以改變整個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方式。在此,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來談談文本細讀的閱讀策略
一、細讀文本的重要段落
語文課本雖然只是學生學習的一些例子,但是如果把課本例文當成孤立的閱讀材料,而不去把握其內(nèi)在的意境情感,而只是用知識點來解構(gòu)整篇文章,那么我們的閱讀教學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從小處著眼,從細讀文本的核心句開始,讓學生走進本文。
比如,在教學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找出文本中的重要段落,在探討交流后學生紛紛表示“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啊”這一段是重點段落。當學生找到后,我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一段是重點段落,說說你的理由。當討論結(jié)束后,有的學生認為本段的自然環(huán)境寫得很美,有“晴山雪韻”的味道,有的同學說,本段的修辭用的好。還有的同學認為這一段寄托了作者對濟南這座城市的熱愛。為了讓學生感受本段的重要性,我?guī)ьI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前,告知學生要把文本中的嘆詞讀出意蘊來,因為這些包含了作者的復雜情感。當讀完后,再讓學生進行分析。
這個教學活動其實是很簡單的,教師沒有把整篇文章都進行分析,而是讓學生在宏觀角度把握一下文本,再選擇一個重要的段落來分析文本。而在閱讀、分析文本的時候,教師通過嘆詞來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這樣的方法不僅有趣,還高效。
二、細讀文本的重要句讀
老舍在寫給編輯的信里,有這樣一句話:“請不要修改我的稿子。我稿子里的每一個標點,都經(jīng)過仔細推敲?!彼?,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心血,甚至一個字、一個句讀都是作者的情感宣泄口。我們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去精讀這樣的特殊句讀,通過理解特殊句讀再把我整個文本內(nèi)容。
比如,在教學魯迅的《藤野先生》這一內(nèi)容時,在備課時我發(fā)現(xiàn)文本中有幾處特殊的句讀,所以在分析了文本后,我決定在教學中要從這幾處特殊的句讀來把握課文。如:“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乎他們疑惑?!北咎幱靡粋€冒號顯得很不合理,但是這正是魯迅的意圖。這個冒號是對上文的總結(jié),同時也是得出的結(jié)論。在日本人看來魯迅拿60分是不正常的,一個句讀讓我們理解了作者當時的屈辱心境。所以,在教學這一內(nèi)容時,我先提示學生本處的特殊句讀,再讓學生結(jié)合全文進行分析。
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激發(fā)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快速的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把握本文的兩條線索,通過細讀重點句讀,學生就能理解了文本的含義,從而提高了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和效率。
三、細讀文本的價值取向
很多文本的價值取向都是積極的,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距離作者的寫作年代比較久遠,無法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價值觀,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必要通過文本細讀的方法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價值觀里。
比如,在教學楊絳的《老王》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當問題提出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全文的閱讀,當學生理清老王和作者交往的幾件事以后,學生就能逐漸明白,作者對老王的關(guān)心不夠,所以感到愧怍。但是這也正是作者高貴品質(zhì)的反映,這反映了作者平等意識和人道主義精神,她對弱者沒有歧視,只有關(guān)懷。通過這樣的閱讀就是培養(yǎng)學生那種關(guān)懷弱者的意識,只有這樣的閱讀引導到位了,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
所以,在文本細讀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入手,提煉出作者精神品質(zhì)的閃光點,并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才是有效的,才符合高效課堂的理念。
綜上所述,文本細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文本細讀能使學生全面走進文本,親歷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和經(jīng)歷甚至是價值觀。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實際和學生需要,以文本細讀為抓手切實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作者通聯(lián):湖北漢川市新堰鎮(zhèn)楊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