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侯王芳
在去羚羊谷的路上,我們的汽車在美國西南部曠野中馳騁。一路滿眼荒蕪,周圍了無人跡,偶爾在眼前掠過去的零落的小樹叢,沒有一點生機。這寸木難長的荒漠,是印第安人的保留地。98號公路的一條小岔路,一個籍籍無名的印第安人小村凱必多散落在荒漠上。美國大約有200多萬印第安人,一多半仍然生活在300多個保留地上。保留地多數(shù)就在中西部的荒漠上。
印第安人的困境
靠近大路的一個小聚居地,有幾幢黃土小屋,門窗凌亂,搭建粗糙。村前狹窄的柏油馬路斑駁破碎,村中黃色土路上,一匹馬和幾只狗在四處閑逛。馬兒在路邊順嘴叼起一個綠色的飲料瓶,在這里想吃一口嫩綠的青草是奢望。小狗盯著我們手中的食物,希望能分一口殘羹。從經(jīng)濟發(fā)達的東部大城市來到這里,有著觸目驚心的反差失落感。
村里唯一的商店,功能齊全,從蔬菜、零食、飲料到快餐,從郵局到提款機,日常必需品和服務一應俱全。我們點了雞塊、玉米熱狗,印第安大媽給我們夾雞塊,彼此除了微笑,沒有別的交流。幾個穿著黑色鑲花邊衣服的老太太走到商店門口,跟售貨員大媽笑談幾句,又走了。生活在這兒有著無所事事的悠閑。其實大家能干什么呢,不遠處的羚羊谷導游工作,大概是這里唯一的工作機會,但那也只是幾個年輕男女的活兒。
很多地方至今不通水電
朋友曾到附近的印第安保留地部落做救濟工作。他感慨地說,當?shù)赜〉诎踩松罡F困落后,成年男子拿著政府的救濟金賭博酗酒嗑藥,醉生夢死。生活的所有重擔都壓在婦女和孩子身上。在貧瘠荒蕪的土地上,養(yǎng)家糊口其實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很多孩子早早輟學,為一家的溫飽掙扎著。
在美國這個高科技國家里實在讓人難以想象,印第安保留地不少地方連電、電話和網(wǎng)絡這些普通的現(xiàn)代化東西都沒有,仍處于原始部落狀態(tài)。我們行駛在這里,發(fā)現(xiàn)手機信號時斷時續(xù),很多時候根本沒有信號。加上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生活在這里的印第安人困頓潦倒。
美國一些印第安保留地有近40%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落后的健康條件、兒童低存活率以及高自殺率導致他們只有55歲的平均壽命,這在一個現(xiàn)代化國家簡直不可思議。
印第安人的羚羊谷公園
離開凱必多小鎮(zhèn),我們很快來到羚羊谷公園。游玩過幾個國家公園,售票接待處盡管不是高樓大廈,但也是整潔齊整的房子,里邊有空調(diào)和現(xiàn)代化設施,大廳里如博物館般貼滿公園的照片和介紹。羚羊谷公園是在印第安保護區(qū),由印第安人自己管理,門票比起國家公園有如天價。到達景點,出現(xiàn)在眼前的售票接待處卻是路邊沙土地上搭起的幾個僅容一兩人轉(zhuǎn)身的小棚。有些工作人員在窄小的棚里售票,有些在塵土飛揚的場地上招呼客人排隊上他們的簡陋敞篷車。公園與公園的反差之大,讓人咋舌。美國國家公園接受政府大量資金的投入和維護,富翁般的奢華。羚羊谷公園卻是窮人唯一可以拿出手給人瞟一眼的“祖?zhèn)鲗毼铩?,包在破舊灰暗的包袱布中。
羚羊谷風光炫目燦爛,印第安導游盡職盡責地介紹景點,幫助游客選擇照相角度,抓起地上黃沙對著漏進谷中的光柱拋撒,制造拍攝的特殊效果?;蛟S這些都讓游客覺得昂貴的票價物有所值?作為保留地荒漠上印第安人唯一可以用來盈利的一點地盤,羚羊谷卻因常年接待海量的游客以及風霜雨雪侵蝕,正在逐漸被破壞。
國家公園和印第安保留區(qū)公園的現(xiàn)狀和出路,正是美國普通民眾和印第安人生活的真實投影。美國各個移民群體反對歧視、表達本民族意愿的時候,往往理直氣壯并且很容易鬧得沸沸揚揚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唯獨印第安人作為北美大陸的原住民,聲音很少被主流社會捕捉到并傳揚開來。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印第安人的不公平處置,加劇了他們的艱難處境。民眾對印第安人問題的淡漠、政府在意識自己政策失誤上的頑固和印第安人部落的驕傲,讓彼此間消除誤解、實際解決問題困難重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