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熱古麗·米吉提
摘要:新課改實施以來,各科教學方法不斷推陳出新,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特別是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內(nèi)容的作文教學,也乘著新課改的春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本文以新課程標準為基點,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提供了幾點建議,以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發(fā)揮其有效的作用。
關(guān)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作文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應該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而且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也作了反復強調(diào)。然而,小學生寫作的現(xiàn)狀仍不容樂觀:教師方面有教學任務(wù)繁重,難以集中精力;急于求成,課堂氣氛沉悶;未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原因。學生方面存在知識儲存量不夠,提筆書寫困難;平常訓練太少,家長配合度不夠;普遍存在著“雷同”與“相似”,其內(nèi)容貧乏,缺乏個性,極少能反映學生內(nèi)心真實感受等。針對這些情況,本論文從家長引路,鼓勵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激發(fā)寫作欲望;認真審題,找準方向;重視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進行小練筆訓練,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等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在實踐的基礎(chǔ)上給予了可行性的措施。
一、家長引路,鼓勵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激發(fā)寫作欲望
一說到作文指導,很多人認為是學校老師的事情,和家長無關(guān),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寫作文,其實就是孩子對生活有了感受,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有了看法,對身邊的人有了感情,或者喜歡,或者厭惡,這時就可以讓他用語言文字記錄下來,這就是作文。既然寫作文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自然我們家長也就有責無旁貸的義務(wù),是我們與孩子朝夕相處,是我們與孩子零距離接觸,也是我們最能知曉孩子的一舉一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靈信息。比如看到孩子因為某一件事高興了,我們就可以抓住時機,鼓勵孩子記下來;看到孩子對某一個人產(chǎn)生興趣了,也可以引導孩子去認真觀察這個人的言行舉止、性格特點,甚至還可以幫助孩子作一點分析、引導;帶孩子去某一個地方旅行,孩子玩得有興致,也可以激勵孩子去整理旅行的心得體會……這一切,都是在做作文的功課。這樣的功課不僅孩子愛做,還做得順手。好作文永遠都是生活的饋贈,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不僅使孩子積累了寫作素材,而且能讓孩子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
二、認真審題,找準方向
不能準確地把握題目的意思與要求,不能審清題目是很多學生在作文時常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導致作文失誤,偏離方向。無論作文寫什么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審準題,一篇好文章就成功一半了;審錯題,你寫得再好,再優(yōu)美也等于零。比如開學初我教完第二課《美麗的南沙群島》指導學生仿寫,題目是“美麗的 ”要求填上“公園、村莊、街道、花園……”可交上來一看,有點吃驚。孩子們都知道把作文題補充完整,并且填的也符合要求,可練筆內(nèi)容卻不對了。有一位孩子的作文題目是《美麗的小樹林》第一段描寫了一片美麗的小樹林,文筆很美,讓我讀后覺得有一片美麗的小樹林出現(xiàn)在我眼前??傻搅撕竺鎱s變成了一群小動物在這片樹林里如何活動,這與題目不符。一次小練筆,出了一道半命題作文的小練筆,題目是 “我的……”要求填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一位孩子的作文題是《我的媽媽》,作文前面簡單描寫了我的媽媽是誰、年齡、職業(yè)。后面卻重點描寫了我和媽媽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這也與題目不符。通過詢問才知道,她以為寫“我的媽媽”就是要寫與媽媽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三、重視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
社會就是大課堂,社會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有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經(jīng)驗,有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和語言世界,這些與成年人相比,也許有的時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們的習作所表現(xiàn)的恰恰就應該是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如果依據(jù)他們的認識能力,而不是有意或無意去拔高他們的認識能力,再加上得力的、足夠的語言訓練,比如他們對語言現(xiàn)象、語言的形式有了較多的了解和積累,對一個意思可以選擇更加準確乃至于帶有一點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他們對習作也許就不會感到太困難,起碼文從字順是不難做到的。而語言訓練不是作文教學所能解決的問題,而主要應在閱讀教學中加以解決。因此,閱讀教學就應該結(jié)合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表現(xiàn)形式,理解語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寫作知識,使學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選材、安排層次結(jié)構(gòu)和遣詞造句的。比如:寫景物的課文,作者是怎樣選取觀察角度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點,按照怎樣的順序,將景物寫具體的;寫事的記敘文,作者是怎樣將一件或幾件事寫具體的,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寫人的記敘文,作者是怎樣寫人物的心理、外貌、神態(tài)、動作行為的,環(huán)境描寫與場面描寫和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等等。
四、進行小練筆訓練,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奮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徑。對于小練筆的訓練,學生日記周記的布置教師一要注意適中性,比如小學中年級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命題作文,不能想著“一口吃成胖子”,應該先進行片段的練習,小練筆就是很好的練習資源,通過對課文寫作方法的學習與理解,再學以致用,或者對文章的留白處進行擴寫、續(xù)寫,既能檢測文章的把握程度,還能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對學生的訓練應該有規(guī)律性的,比如每周一周記,跟學生強調(diào)周記的要求,記本周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個人或介紹周末去過的某個景點,要求寫作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突出事物特點,寫出自己情感和感悟。至于具體的寫作內(nèi)容老師不做硬性要求,但必須提醒學生寫出自己生活中的事情,突出內(nèi)容的個性化方法的大眾化。因為教師有規(guī)律性的布置一周一周記,學生們便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同時培養(yǎng)思考與反思的習慣。
結(jié)語:
因為策略提出的基礎(chǔ)是大概率下的學情,所以教師在運用以上方法與策略時,要注意觀察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特點,要透過他們的行為的外表而去認識他們共性之外的個性品質(zhì),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使他們的寫作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郁.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N].上海文匯報, 2011.03.18.
[2]孟令全.閱讀教學應側(cè)重指導學生理解書面語言[J].小學語文教學,2006(11).
[3]林曉曦.夯實寫作基礎(chǔ)提高作文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