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馥
摘 要:在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問題受到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很多家長試圖讓孩子早一些學習新知識,贏在起跑線上。而在幼小銜接的教育環(huán)境下,很多家長將幼小銜接與提前教育混為一談,為了更好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節(jié)奏,很多家長讓孩子提前進入小學學習狀態(tài),但實際上,這并不符合孩子的思維方式與成長規(guī)律。本文就幼小銜接不等于提前教育進行簡要分析,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幼小銜接;提前教育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各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人才是競爭的根本,很多家長對于社會競爭的激烈有一個清楚的認知,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競爭,并在社會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試圖為孩子規(guī)劃人生,渴望通過提前教育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接受教育,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
一、幼小銜接不等于提前教育
所謂幼小銜接,就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這是幼兒發(fā)展過程中的轉折期,關系著幼兒的未來發(fā)展。多年以來,幼小銜接問題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高度重視,但始終是一個難題,一旦幼小銜接不當,會導致孩子難以適應小學學習方式與生活方式,進而出現(xiàn)諸多問題。很多家長將幼小銜接看作為提前教育,導致出現(xiàn)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將小學規(guī)范生搬硬套給幼兒,一味灌輸知識,并未循序漸進的開展教育。
通過對比可知,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存在較大差別,無論是在教育制度上還是在教學方式上。幼兒園教育并不存在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孩子的言行,很多情況下的教育行為都會順應孩子的性格特征,而在小學教育中,對于小學生的言行舉止都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孩子在剛進入小學的這一階段,往往很難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節(jié)奏和生活模式,此種情況下幼小銜接教育得以形成,并且具有一定必要性。但是,很多家長曲解了幼小銜接教育的實際意義,將幼小銜接與提前教育相對等,實際上這種理解是不科學的。在提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往往要提前接受小學教育,家長為大班幼兒報各種培訓班,讓大班幼兒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知識,以確保孩子能夠更快的適應小學學習與生活,并在班級競爭中占據(jù)優(yōu)勢。但實際上,幼小銜接并不等于提前教育,家長們的這種提前教育的行為,實際上屬于偏執(zhí)的做法。
盡管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師已經告知家長小學一年級所采取的教學模式為零起點教學,家長無需過多擔心,但在很多家長的思想觀念中,認為讓孩子從小就多學習一些知識是沒有壞處的,并就孩子進入哪所小學、孩子如何適應小學學習等問題而忙碌著,實際上,家長的提前教育思想和行為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就素質教育的整個流程來看,幼兒園、小學、中學以及大學,其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科學性和規(guī)律性,若盲目的讓幼兒園大班孩子去學習小學知識,將會導致錯位教育,對孩子來說壓力較大,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對小學的向往,降低孩子學習積極性,甚至給孩子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態(tài)產生不利影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提前教育不符合幼兒的思維方式
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的運行規(guī)律,違背規(guī)律將會受到懲罰,對于孩子來說,幼小銜接并不等同于提前教育,提前教育模式并不符合大班幼兒的思維方式與身心發(fā)展情況。實際上,提前教育就是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知識,這就相當于拔苗助長,看似讓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后學習得更輕松,但實際上并不利于孩子的思維發(fā)展,孩子無法自然的去適應小學學習模式和生活方式,孩子所面臨的是,是更大的學習風險,一旦輔助教學不及時,記憶出現(xiàn)成績下滑的情況。思維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直觀動作轉向形象表征,最后到抽象符號,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其正處于直觀思維與形象表征思維的階段,對于事物的理解和感知仍需要通過直觀感受和動手操作來實現(xiàn),而提前教育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大班幼兒的思維發(fā)展方式,在小學知識的學習更側重于書面符號知識,此種情況下大班幼兒根本無法真正理解提前教育中知識的真正含義,所達到的提前教育效果也大多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這不僅無法保證學習效果,甚至會對大班幼兒本應不斷完善的形象表征思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提前教育并不符合幼兒的思維發(fā)展方式。
三、關于家長要求幼兒園大班增加教學內容的分析
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大多通過游戲與活動等方式來講授知識,落實教育,幼兒園小班和中班采取游戲與活動形式能夠獲得家長的認同,而在幼兒園大班很多家長要求增加教學內容,認為在幼兒園大班教育過程中一味開展游戲或活動是在浪費時間,就是在陪伴孩子游戲,根本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會對小學學習產生影響。實際上,幼兒園教育存在自身的科學性和價值性,就幼兒園大班來說,所組織開展的游戲和活動都具有豐富的內涵與意義,通過游戲和活動,能夠實現(xiàn)寓教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將知識傳遞給孩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去接受知識,這種教育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被動接受知識,在幼兒園大班游戲和活動中個,幼兒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通過參與游戲和活動,幼兒形成了良好的主動意識和團隊意識等,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理念下,這些都是重要的教育內容,能夠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在幼兒園大班游戲和活動中,幼兒教師所扮演的是引導者和支持者,在幼兒自主游戲和自主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密切關注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并適時給予幫助和支持,為幼兒的思維發(fā)展預留適當空間,為幼兒提供探索的機會。實際上,幼兒主動參與并探索的過程,就是幼兒獲取知識的過程。
總而言之,幼小銜接并不等于提前教育,家長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及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不可強行實施提前教育,要注重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方式,以更好的適應小學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召存.論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小銜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12(11).
[2]楊燕.我國幼兒教育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