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如雄
摘要:本文談兩個問題:首先談造成游泳初學者恐懼心理的原因:其一,不熟悉水性;其二,不了解水環(huán)境。其次談消除對策:其一,激發(fā)初學者的學習動機;其二,了解水的環(huán)境,熟悉水的特性;其三,合理地安排教學步驟,選用最適合教練的措施與方法。掌握了游泳初學者恐懼心理的成因及消除恐懼心理的對策,就可使初學者能盡快掌握游泳技術動作,提高游泳教育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游泳初學者;恐懼心理;成因;消除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6-0085
一、造成游泳初學者恐懼心理的原因
從初學游泳來講,初學者產(chǎn)生游泳恐懼心理主要是不熟悉水性,不了解水的環(huán)境造成。
1. 不熟悉水性
初學游泳者不熟悉水的物性(水的阻力、壓力、浮力和水的粘滯性、流動性及難以壓縮性),看到水就發(fā)怵。初學者大都有怕水的心理,具體表現(xiàn)在頭不肯浸入水中,不肯屏氣,浸入水中后又馬上抬起頭來,始終緊閉嘴巴,或者在水中習慣用鼻子呼氣,或者在水中不停尋找支撐點,死抓住輔助物不肯放手,技術動作節(jié)奏快。不了解水的特性,是造成初學者喝水和嗆水的主要原因,也是初學者怕水的主要恐懼心理所在。
2. 不了解水的環(huán)境
游泳是人體在水中的水平運動,而人體直立運動與水平運動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其一:由于水的浮力,人體有失重的感覺。人在水中,自身比重還和呼吸有關,人在呼氣時,比重略小于1,這時人就會浮上水面,改變了人的重心位置。水的阻力比空氣的阻力要大800多倍,克服和利用水的阻力,才能夠?qū)W會游泳。初學者在游泳時,總是把頭抬得很高,怕喝水,這樣既增大了前進的阻力又人為減少了浮力,人體就要沉入水中,導致喝水和嗆水。其二:由于水的壓力,造成了呼吸吃力,出于本能和反應,初學者總是把嘴閉緊,用鼻子來呼吸,這就犯了游泳的大忌,很容易把水吸入氣管,造成嗆水。其三:由于胸腔的原因,人體下肢的比重比上肢大,浮心靠近上身,重心靠近下肢,在漂浮時容易出現(xiàn)下肢下沉的現(xiàn)象。不能及時和改變身體成水平姿勢和平衡,使身體浮心和重心不在一條直線上,結果腳踏不到地,一緊張容易造成喝水和嗆水。其四:由于呼吸方法的改變,游泳時要求用口在水面上吸氣,用鼻和嘴在水下呼氣。在兩次吸氣之間要有一段憋氣,還要求必須與手腳動作協(xié)調(diào)配合進行,學生對呼吸方面改變不適應,就容易出現(xiàn)嗆水及肌肉緊張等現(xiàn)象。
二、消除游泳初學者恐懼心理的對策
1. 激發(fā)初學者的學習動機
游泳教學開始前,教學者應向初學者反復進行學習游泳的目的、意義的教育,促進初學者對游泳運動的全面認識,增強學習游泳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讓初學者始終能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另外,還應注意培養(yǎng)初學者對游泳的興趣。對初學者的教學首先應通過熟悉水性練習,消除怕水心理,使初學者由怕水到愛水,增強學習游泳的信心。在教學中,要善于根據(jù)初學者的情況,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使初學者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完成,使每一課都有新的體會和進步。對基礎較差、進步較慢的初學者,要多予以鼓勵和幫助,運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加快掌握動作的過程。對基礎好、進步快的初學者,要適當提高教學要求,使他們學到更多的知技術和技能。使初學者對游泳學習的興趣在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和鞏固。
2. 了解水的環(huán)境,熟悉水的特性
要克服恐懼心理,初學者首先要對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了解水的環(huán)境,熟悉水的特性:游泳是人在水中,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支配下,以骨為杠桿,關節(jié)為樞紐,肌肉收縮為動力,利用水的支撐為作用力向前游進和一項周期性運動。而人在水中靜止時,會受到三個力:浮力、阻力和壓力,水對人的浮力取決于人體排開水的體積,運動時還會受到水的阻力。因為人的比重和水的比重基本相當,當人體完全沉入水中時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但是,當人體的某一部分露了水面(比如頭部),那么浮力與重力失去平衡,人體就會下沉,如果露出水面的部分越多,人體就越下沉。所以,當人體展開或平躺在水里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再加上適當?shù)膭恿Γ司涂梢郧斑M了。當人體在水中運動時,受到一個相反的力——阻力,人體運動的力是和阻力同時產(chǎn)生的,而游泳時既要克服水的阻力,又要利用阻力形成的反作用力,加強向前的推動力,比如劃水和蹬腿。所以都受到一個向前的阻力,就是這個向前的阻力推動身體向前運動。而阻力的大小和物體的形狀有關,流線型在水中的阻力最??;同時阻力也跟截面成正比,截面越大,游泳時的阻力越大,截面越小,阻力也就越小。所以,人在游泳時,身體盡量保持水平位置,呼吸時抬頭不應過高,時間不宜過長,蹬腿劃水力應盡量增大,了解了這些知識對初學游泳者將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3. 合理地安排教學步驟,選用最適合教練的措施與方法
熟悉水性,是初學者入門必經(jīng)的階段,目的主要讓初學者體會和了解水的特性,逐漸適應水中的環(huán)境,消除怕水恐懼心理,掌握游泳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動作,為學習和掌握各種游泳技術打下牢固的基礎。
(1)抓好幾個練習
①水中行走練習:在齊腰深的水中做各種行走和跑的練習,用兩手維持平衡,會感到腿不聽自己支配了,邁步很費勁,水愈深就愈感到邁不開步,這就是水的“阻力”。首先要消除學生怕水的心理,剛開始時,應該采取集體興趣、歡樂戲水一體的形式,比如:結伴而行,相互手拉手,或者依次扶住岸邊循環(huán)行走。在水中行走時,當身體站穩(wěn)后再邁步,身體向前走動時,腿向后蹬和向前抬都要用力,上體可稍前傾,重心落在兩腳之間,兩手維持平衡。逐漸加快走、跑、轉(zhuǎn)身、躍起、下沉等的速度,便于控制身體,掌握水中行走,是防止喝水和嗆水的必要途徑。
②呼吸練習:呼吸是游泳的關鍵,也是克服心理恐懼的關鍵。吸氣一定用口,切忌用鼻子吸氣,呼氣時可用口鼻一齊呼,練習方法:其一,用口吸氣后慢慢下蹲,把頭全部浸入水中,心里默默地倒計時,等時間到,頭出水面呼吸換氣,循環(huán)練習。其二,頭浸入水中片刻后,在水中用鼻子慢慢地呼氣,一直呼到快完,但不能抬頭呼氣,然后起立在水面上用口吸氣,吸氣之前把最后一點氣呼盡。其三,吸氣后頭浸入水中稍閉氣后用口鼻同時呼氣,用臉部肌肉感覺頭是否接近水面時用力把氣吐盡,并用口在水面上吸氣,吸氣結束后再次把頭浸入水中,但是在水中憋氣時間逐漸增長如此連續(xù),這樣有節(jié)奏地數(shù)次,進行水中呼吸動作練習。
③浮體與站立練習:體會水中的浮力,了解人在水中是可以漂浮起來的,學會浮體后站立,可以消除怕水的心理,練習步驟:首先,抱膝浮體后站立;原地站立,避免喝水和嗆水。深吸氣后,下蹲低頭抱膝,前腳蹬離地底,低頭抱膝團身姿勢,身體就自然漂浮于水中,站立時兩臂前伸,向下按壓水,同時兩腿伸直,以腳觸池底站立;其次,浮體后站立,兩腳開立,兩臂放松向前伸出,深吸氣后身體前倒并低頭,兩腳輕松蹬離地底,成俯臥姿勢漂浮于水中,兩臂兩腿自然放松伸直,站立時收腹,收膝后兩腿伸直,兩臂向下按壓水并抬頭,腳觸池底站立。
④滑行練習:滑行時臂和腿要并攏伸直,關夾于兩臂之間,身體成流線型。練習方法:兩腳前后開立,兩臂前上舉,深吸氣后上體前倒,屈膝蹬壁,隨后兩腳并攏,使身體成流線型向前滑行,滑行停止后收腹屈腿,然后兩腿伸直觸底站立,掌握滑行后站立是避免喝水和嗆水的一種重要方法,是消除怕水心理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學會游泳的必要途徑。
⑤模仿練習:加強陸上動作的模仿,陸上練習以俯臥姿勢為主,使蛙泳腿的技術動作掌握得更準確。首先,雙臂前伸俯臥地面上,做蛙泳腿“收、翻、蹬、夾”的分解動作,每個動作停頓時間適當加長,以便讓初學者體會到每個動作的肌肉感覺。其次,俯臥池邊,用肘部和腹部支撐,使身體斜靠在池內(nèi),腿部浸在水中做收翻———向斜下方蹬夾水的動作。第三,俯臥在出發(fā)臺上,大腿以下懸空,做腿部收、翻、蹬、夾、停動作。
(2)抓好分解教學
例如蛙泳,可先進行腿部動作的教學,然后學習手臂動作及手臂動作與呼吸的配合。
(3)抓好完整教學
在完成分解動作教學后,逐漸加長游進的距離,改進技術,加快游速。
(4)抓好教學法
①實物輔助法:采用實物輔助法,對于膽小怕水的初學者,可利用打水板、救生圈、扶池邊等方法,使初學者產(chǎn)生安全感。
②互助法:采用兩人互助的方法來消除恐懼心理。兩人互助,還有利于改進動作,互相借鑒、共同進步,加快掌握技術動作的進程。
③游戲法:在教學中游戲法對初學者的恐懼心理起到緩解消除作用,也會使整個教學氣氛更加活躍,例如:初學者開始學習呼吸練習時沒有掌握要領往往會嗆水,這時產(chǎn)生的恐懼心理對下一步教學形成心理障礙,所以采用游戲法來轉(zhuǎn)化教學中單一的吸氣、呼氣方法。在水中吹泡泡,浮冬瓜、撿石子、拉大圈、學兔跳、鉆水板等。
(5)加強保護措施
在游泳教學中,初學者如果見過他人溺水或自身有過溺水經(jīng)歷,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對游泳教學極為不利。因此,在教學中,教學者應在水中或岸上運用正確的保護方法,幫助初學者克服對水的恐懼,有效防止人身傷害事故的發(fā)生。讓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充滿安全感,以保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6)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引起心理恐懼的一部分因素來自于初學者之間的不良評價,對于心理不成熟、易為他人評價所左右的人,更需要團體的支持,營造團結、和睦、互相支持的課堂氛圍對克服恐懼障礙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教學者的情緒也是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鼓勵初學者,對于膽小的初學者應該更加耐心,不能辱罵、諷刺和挖苦初學者,這樣會挫折初學者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初學者的學習。教學者可以營造團結和睦的氛圍,盡量使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和動聽的語調(diào),可以適當?shù)卮┎逡恍┯哪恼Z言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初學者身心放松。
(7)讓初學者得到成功的體驗
“成功感”是激發(fā)初學者興趣的催化劑。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可促使學習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發(fā)初學者的興趣。初學者希望教學者制定學習計劃與能力相符,初學者通過努力能夠達到,自然就會享受到由自己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內(nèi)心成功喜悅的體驗積累會逐漸動力定型為體育的興趣。
在游泳教學中,教學者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jù)初學者的實際情況,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制定一些比較簡單、易于完成的動作,可以讓基礎較差、接受能力也比較差的初學者來做;一些比較復雜、難度較大的動作則讓基礎較好、接受能力強的初學者完成。當初學者完成動作時,要予以肯定、贊許或表揚;當不符合要求時,要肯定其中正確的部分并和藹地指出不夠規(guī)范的地方,鼓勵他們增強信心,加強針對性的訓練,切勿過多的指責和苛刻的批評。使游泳初學者體驗完成教學任務而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以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真正做到消除恐懼心理。
參考文獻:
[1] 陸龍方.游泳初學者如何克服怕水心理[J].中國學校體育,2003(3).
[2] 苗廣明.淺探游泳教學中怕水心理的排除[J].韶關學院學報,2001(12).
[3] 李 麗.淺析普通高校女學生游泳課恐懼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體育科技,2004(2).
[4] 王力等.克服初學游泳大學生恐懼心理的教學方法[J].體育學刊,2002(5).
[5] 李子明.對游泳教學中如何克服兒童怕水心理的探討[J].游泳,1999(4).
[6] 楊立平.念動訓練理論在游泳教學中的運用[J].游泳季刊,1999(2).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第十小學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