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建華
摘 要:初中歷史教材中包括很多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趣味性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思維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深刻理解歷史知識,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在問題環(huán)節(jié)深入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在多媒體直觀情境下親歷歷史事件的發(fā)生過程,體會歷史學習的樂趣,使課堂教學在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高效進行。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教學;多媒體;主動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30-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36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初中生的興趣特點,創(chuàng)設和諧的互動氛圍,激發(fā)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探索興趣,使他們積極思考,有效掌握教材中的歷史知識,通過互動討論促進思維的深入,在思考歷史問題時更深刻、更全面。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使歷史事件得到再現,給學生真實深刻的感受,讓他們對歷史知識點產生深刻記憶,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
一、創(chuàng)設互動環(huán)節(jié),發(fā)揮學習主動性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共同參與者,需要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在互動過程中,利用教師豐富的歷史知識引導學生,讓他們對歷史知識產生興趣,主動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分析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以時間為線索建立知識網絡,把分散的知識點融入知識網絡中進行記憶,提高他們的記憶效率,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
1.加強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歷史課堂上,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在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用豐富的歷史知識給學生講述歷史故事,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探索中獲得學習體驗。例如,在教學《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過程中的故事,明長城修建的經過以及明長城上設施的防御功能等。在教師豐富的歷史知識引導下,學生體會到了歷史知識的趣味性,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在積極探索中知道《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和影響,通過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筑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2.加強生生互動,在討論中發(fā)展思維的深刻性。在歷史學習中,由于歷史知識點較多,學生容易記混,導致歷史事件的時間和人物張冠李戴,學習效果較差。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合作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說出來,通過相互交流和學習,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時間、經過和結果以及人物有了深刻記憶,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明朝的滅亡》時,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合作討論,說出自己對明朝末年的政治統(tǒng)治的理解,分析明朝滅亡的原因。在相互討論中明確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原因和經過和李闖王推翻明朝的基本過程。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對歷史史實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教材內容的表面,而是能夠透過文字看到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促進他們思維的深入發(fā)展,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二、開展問題教學,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探索和思考時間,讓他們能夠通過自主探索掌握歷史教材中的知識點。同時,教師還要注重收集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的總結和反思,找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使課堂教學內容更適合學生,讓他們在積極探索中掌握歷史知識。在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時,教師可以根據歷史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設計問題,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引導和改進,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南京條約的簽訂》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是什么?為什么一個號稱“天朝上國”的大清帝國會敗給一個遠道而來的英國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容,促進了思維的深入發(fā)展。教師通過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為設計更好的教學內容提供依據,實現高效的歷史教學。
三、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借助直觀圖片來理解抽象的知識,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在完成教學內容后,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其他知識,進行課堂拓展,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直觀情境親歷歷史事件的發(fā)展過程,讓他們仿佛回到了事件發(fā)生的年代中,深刻體會歷史知識,發(fā)展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清朝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介紹達賴、班禪和駐藏大臣,給他們播放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視頻資料。通過觀看多媒體展示的內容,學生進一步認識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締造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土爾扈特部千里迢迢回歸祖國,是值得我們歌頌的愛國主義行為。在教學中,學生借助多媒體直觀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來理解教材內容,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讓他們多媒體情境中快樂學習,提高學習主動性。在課堂教學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現代西藏地區(qū)的風光,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同時要考慮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多激勵,讓他們在歷史課堂上獲得學習動力,發(fā)揮學習主動性,在積極思考中發(fā)展思維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有效掌握歷史知識點,促進歷史知識體系的發(fā)展。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和探索,推動課堂教學的不斷進步,創(chuàng)設優(yōu)質的初中歷史教學。
參考文獻:
[1] 汪琬.淺論新形勢下如何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6(25).
[2] 夏勇.淺談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J].新校園(閱讀),2015(10).
[3] 李江.搭建多種平臺 構建高效歷史課堂[J].新課程,2014(10).
[4] 鄭麗芹.淺談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3).
[責任編輯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