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芳
【摘 要】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大語文視角下的作文指導,離不開生活中的作文課,無論是語文教師,或是其他教師,甚至每一個家長,都可以成為作文指導的最好施教者。如何上好生活中的作文課?首先要針對問題,有的放矢,其次要創(chuàng)設情境,善于引導,在調(diào)動創(chuàng)作積極性的前提下,完整成篇,體會創(chuàng)作帶來的喜悅。
【關鍵詞】
生活作文課 情境創(chuàng)設 創(chuàng)作沖動
將作文課的外延擴展到日常的生活中,這是作為一個家長、一個語文教師的必修課。
一、針對問題,有的放矢
如果是散漫的寫作指導,往往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必須結(jié)合真實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又不露痕跡。
一堂生活中的作文課是這樣開始的。
黃昏時分,女兒提議要牽著狗出門走走,我說,好啊,我們?nèi)ス沛?zhèn)走走,正好我定做的旗袍到了,順便去取一下吧。
走在夜色之下,想起白天給女兒整理的一篇作文,是老師的命題作文《春日偶成》,原文是這樣的:
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而我,就在這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里,告別嚴寒,向今天的春天招手。
在連綿起伏的油菜花田里,我感到被一層層艷麗的黃色包圍,猛然間,我希望自己能變成一只小鳥,或者蜜蜂,在這樣一片田野里去看見春天,開闊視野。
正當我還在幻想中時,一陣陣微風送來了令人心曠神怡的清香,我放眼遠眺,原來是一棵亭亭玉立的廣玉蘭樹,在風中,就像一名優(yōu)雅的舞者在忘我地舞蹈。
春天就是一位帶來生機的仙子。
文章字數(shù)不多,但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作為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寫得都不錯,尤其是比喻句用得相當精彩。在忠于原作的基礎上,我做了點小小的修改:
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而我,就在這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里,告別嚴寒,向今天的春天招手。
在連綿起伏的油菜花田里,我感到被一層層艷麗的黃色包圍,猛然間,我希望自己能變成一只小鳥,或者蜜蜂,在這樣一片田野里去發(fā)現(xiàn)春天,看見世界,開闊視野。
正當我還在幻想中時,一陣陣微風送來了令人心曠神怡的清香,我放眼遠眺,原來是一棵亭亭玉立的廣玉蘭樹,在風中,就像一名優(yōu)雅的舞者在忘我地舞蹈。
春天,我和朋友們,在燦爛的陽光下,貪婪地呼吸,放縱地大笑,暢快地跟春天對話。
春天啊,你就是一位帶來生機的仙子??!
趁散步的機會,我順便跟女兒聊聊作文,我說媽媽幫你修改了一點,你讀讀看,是不是比你原來的文章要好一些?她說,是的。我問,為什么感覺好一些呢?女兒說,因為寫到了我和朋友們,而且句子看起來很整齊,讀起來很順口。
我說,對的,很多寫景的文章如果單純寫景就沒那么有意思,要是加入人或動物的活動,就會生動好多,就像用擬人的手法寫景,雖然只是寫景,但有了對話,景物就像人一樣活潑起來了。你的比喻和擬人用得都很好,你還可以嘗試使用排比。
女兒說:可是我就是不太會使用排比??!
作為施教者,心里要明確孩子在寫作過程中的問題,但不要直接把問題說出來,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后面的施教過程才會順理成章。
二、創(chuàng)設情境,善于引導
小學中年級的寫作指導要在情境創(chuàng)設上下功夫,有了情境,孩子才會用心去感悟,才會去觀察,才能產(chǎn)生用語言去描述的寫作沖動。而生活中的情境又優(yōu)于在教室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因為更自然更生動,更有一種不可復制性,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在孩子意識到自己寫作中的問題后,她就會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再進行寫作的指導就順暢多了。
我說,排比其實也沒那么難,就是三句看起來差不多的句子,比如寫我家的小狗的樣子,就可以這樣寫:柔柔的眼睛是圓溜溜的,柔柔的耳朵是軟軟的三角形的,柔柔的毛是亂蓬蓬的棕色的。寫小狗的動作,可以這樣寫:柔柔蹦跳著,轉(zhuǎn)著圈兒,跟著我的步伐。
女兒說:原來這樣簡單??!
我們一路走,一路看到一些小店,我就讓女兒試著用排比句,這家店是美甲店,里面有很多年輕的女子;這家店是小吃店,坐著許多吃飯的人;這家是煙酒雜貨的店,有一個男孩趴在柜臺上寫作業(yè)……
走過古鎮(zhèn)的石橋,我就說:我們走過一座古老的石橋,石橋訴說著滄桑的故事,故事帶我們回到遠方。
經(jīng)過初見書房,經(jīng)過小酒館,再到繡品店,我們?nèi)×似炫?,跟店里的姑娘聊了會天,看看各種刺繡作品,很是歡喜。
回家路上,發(fā)現(xiàn)之前不敢過石橋的柔柔勇敢地走過去了,我們給了它大大的表揚。
走著聊著,人也快樂,狗也快樂。
施教者要善于利用情境,調(diào)動孩子的觀察力,引發(fā)起創(chuàng)作沖動,將寫作當成是自然而然的事,引領其體會創(chuàng)作的樂趣。在指導過程中,還要善于簡化概念,比如排比的概念,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不必過分強調(diào)術語,而是要利用簡化的概念要幫助他們克服寫作的畏難情緒。
三、完整成篇,提高能力
在孩子有創(chuàng)作沖動的時候,讓他們盡快嘗試寫作,并且是完整的成篇作文,這個時候切忌只言片語,或?qū)⒅暗囊龑Ъぐl(fā)擱置一旁,待其冷卻。而是要趁熱打鐵,及時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時作為施教者不要去干預孩子的創(chuàng)作思維,也不要求他們一下子寫出完美的文章,或者完整地體現(xiàn)你的教學指導。好作文還是需要修改的,但必須實在完整地創(chuàng)作基礎上進行修改,否則就毫無意義。
此次作文,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在施教者的指導后,及時創(chuàng)作并修改后,文章如下:
夜游古鎮(zhèn)
吃過晚飯,我向媽媽提議帶著柔柔一起去古鎮(zhèn)走走。媽媽說,好啊,我正好要去取一件旗袍。
柔柔是我家的小狗,性格溫柔,所以叫柔柔。柔柔的眼睛是圓溜溜的,柔柔的耳朵是軟軟的三角形的,柔柔的毛是亂蓬蓬的棕色的。柔柔很興奮地蹦跳著,轉(zhuǎn)著圈兒,跟著我的步伐。
但是之前它一直不敢過河上有臺階的小橋,每次都是我抱著過去的。媽媽提議我們繞路走一座平橋,果然,它沒有害怕。
我們看著曾經(jīng)走過一座古老的石橋,聽著石橋訴說著滄桑的故事,感覺到這些故事帶我們回到遠方。
沿著小河,我們一路往前。初見書房的燈光里透著書香,小酒館的燈光里散發(fā)著酒香,而玲瓏繡繡品店里的燈光里,充滿了美麗的夢想。
一把把精巧的團扇,只要拿在手上,心里就有了清涼;一個個華麗的手包,纖纖玉指,就被襯托得格外纖細;最美的要屬一件件精美的旗袍,雕刻出女子苗條的身形,亭亭玉立。
媽媽定做的旗袍真好看,淡雅的顏色,絲綢的質(zhì)地,手工的繡花,長大后,我也想要這樣的旗袍。
夜晚的古鎮(zhèn)是寂靜的,寂靜中卻不乏生機,生機來源于小鎮(zhèn)的人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熱愛。我也愛這夜晚的古鎮(zhèn)。
回家的路上,我們發(fā)現(xiàn)柔柔變勇敢了,它以前不敢過的有臺階的石橋,今天順利走過了。它一開始有點猶豫,有點膽怯,有點畏縮,但它還是跨上了臺階。我看到它走到石橋最高的地方,頭上有夜空,有星光,腳下有流水,我覺得它就是個勇敢的、美麗的、敢于挑戰(zhàn)不可能的小姑娘。
媽媽說,我們給柔柔點鼓勵吧,于是我們拍著手對它說:“柔柔,你太棒了!”
我也想做個勇于挑戰(zhàn)的姑娘,因為媽媽的愛給了我勇氣,家鄉(xiāng)的水土讓我有了底氣,就連身邊的狗狗也給了我啟示。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大語文視角下的作文指導,離不開生活中的作文課,無論是語文教師,或是其他教師,甚至每一個家長,都可以成為作文指導的最好施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