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加之網絡信息時代走入人們生活,自媒體和智能技術成為大眾生活和消費的重要手段,高中語文教學正在發(fā)生巨大變化,走上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升價值觀念并行的教學之路,體現“大語文教學”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綜合教育軌道。因此,高中語文教學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在陶冶情操、提升品位、錘煉價值、珍重生命等方面進行著力強化,需要借助散文閱讀教學這個渠道大力提升審美教育效果。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感知文本
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其實是師生共同參與合作互動的探究認知的動態(tài)過程,師生在交流過程中應該在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強調情感態(tài)度價值的發(fā)展和形成。語文學科中散文閱讀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立足學生實際,充分挖掘素材和其他教育資源優(yōu)勢,創(chuàng)設和再現富含情感色彩和人文價值的場景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略感悟文學的魅力,進而促進學生人文情懷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散文閱讀教學需要強化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在情境中整體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和作品內容,形成文本整體的信息流,便于及時輸入到學生的信息庫,為全文的理解感悟奠定基礎以及感情儲備,以便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價值觀念。比如,教學蘇教版《荷塘月色》時,師生在架構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都知道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作品美輪美奐的月下美景和亦真亦幻的場景描寫是讀者最為陶醉并賞心悅目的重難點所在,因此,教學時,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文本描寫的曼妙場景制作成課件和音視頻文件,將文章中的文字轉換成唯美的音樂、幽深的小徑、婀娜的荷花、朦朧的月色、秀頎的楊柳等直觀的畫面,進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就能直接感知到荷塘下月色的美妙之景。
二、引導質疑,品味感知語言
“學貴有疑”。疑問是學問之始。散文閱讀教學需要有效的質疑問難,進而達到啟迪思維和豐富內涵的教學目的。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質疑,尋求問題解決方案,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散文區(qū)別于其他文體的顯著特點在于語言精煉文質兼美。品味作者的語文風格和情感內涵,是散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質疑想象,個性化地感悟語言美感。比如,教學蘇教版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題入手,質疑理解文題背后包含的信息,讓學生發(fā)問自己的困惑之處:北平對于作者而言有怎么樣的感情?為什么能有如此深厚的情感?作者如何表達自己對北平的思想感情呢?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通讀全文。學生在整體感知全文以后,會發(fā)現作者沒有運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北平的感情,而是采取白描記事的手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在字里行間,讓文字說話言理、表情達意。學生通過對文字的認真把玩和欣賞,會充分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真情實感,進而理解和掌握散文文體的語言魅力。
三、聯系生活,增強人文感受
散文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給讀者非常唯美的外表感受,學生在閱讀賞析課文時,單是憑直觀感受往往只能看到光鮮的外表,而散文藝術的魅力不僅在于精湛的外包裝,更獨具魅力的應該在于作品所蘊含的想象空間和可發(fā)散的思維張力,讀者可以用自己的內心感受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讓作品的更加豐滿立體,也更具有現實意義。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發(fā)揮主觀潛能,讓學生和作品充分交流,引導他們聯系生活,增強主體感受,形成對文章的獨特感悟,讓散文更具有生命活力。比如,教學張潔的《我的四季》時,由于作品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抒情散文,飽含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教學時,教師需要針對高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幫助學生利用文本形成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重點突破“人生之春”這個片段,利用課件投射出一下問題:面對十分艱辛困難的人生春季,作者有什么表現?你能從中領悟到哪些生命的價值和感受?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把你的想法寫下來,互動交流一下。進而提出:如果是你,你該怎么辦呢?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個性思考,便會更加充分感受到勇于面對生活挑戰(zhàn)的正確態(tài)度,進而學生更加能夠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慨和贊嘆。
四、品味情感,拓展思維空間
散文的重要特點是“形散神聚”,也就是說散文最重要的在于感悟理解作品的核心情感和中心價值觀念。因此,作者的情感體驗是文學審美的重要渠道,更是把握文本思想內涵的重要表現。要想真正把握文本,理解散文作品的精神實質,就必須讓讀者貼近文本回歸本真,站在文本自身的背景和高度理解作者的寫作動機,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個性理解走向文本、走向作者、走向時代,以追求情感的共鳴和思想的統(tǒng)一。比如,教學蘇教版高中課文《江南的冬景》時,如何站在郁達夫的角度來欣賞和品味冬天風景的韻味是教學的重點之一。雖然學生對冬景并不陌生,但是江南冬景在作者筆下的別有風味并不是學生容易理解掌握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學生充分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文本的結尾,利用文末的句子作為主線串聯好所有珍珠,讓學生利用這把鑰匙去開啟作者的情感之門??梢岳谜n件將文字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而提出:冬日的夜晚讓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心情?冬日晚景有哪些獨到魅力讓作者難以忘懷?請你站在作者的角度,透過作者的視角進行深層次地感悟體會,進而真正把握作者的內心情感和文本魅力。
總之,高中語文學科的散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情懷作用巨大。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立足語文課堂,在全面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質疑、聯系生活和品味情感等方法,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潛能,形成自己的個性見解,進而逐步提升審美意識和審美素養(yǎng),并最終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