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明
(云南藝術學院體育教學部)
體育意識影響著體育行為,如何培養(yǎng)教師良好的體育鍛煉的參與意識和行為,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與健康習慣,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對社會、家庭、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全面了解教師對體育鍛煉的總體認識和參與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為進一步深化全民健身體育工作改革和教師參加體育活動的宏觀管理和指導提供依據。
針對云南省民族地區(qū)(楚雄、大理、保山、紅河、德宏、迪慶)州市的大中專院校年齡30~55歲(男、女)的在職教師隨機抽樣調查,每個地區(qū)發(fā)放150份問卷調查題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900份,收回890份,有效問卷826份,有效率為91.7%。
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座談等方法,對調查數據和文獻資料進行數理統(tǒng)計和邏輯分析研究。
從調查情況顯示(表1),有69%的教師表示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的只有5.8%,表明多數教師是喜愛體育運動的。有86%的教師參加體育運動是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為了強身健體增進健康的需要,這說明絕大多數教師在主觀認識上能夠充分意識到體育對增進健康的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只有18%教師有計劃堅持鍛煉,82%的教師對參與體育鍛煉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盡管絕大多數在主觀認識上都能夠充分意識到體育運動對增進健康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意識與行為之間存在的顯著差異,體育鍛煉還未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說明創(chuàng)造良好的健身環(huán)境,培養(yǎng)、引導教師參加體育鍛煉并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是刻不容緩。
從表2的數據顯示來看,有58%的教師認為了解體育鍛煉常識是必要的,認為沒有必要僅占被調查人數的9%。63%的教師表示對體育運動知識有興趣,只有5%的教師對體育運動常識沒有興趣。對自己體育鍛煉項目設置的認同度只有19%,認為需要改進的占被調查人數的50%,對目前參與鍛煉的滿意程度僅占被調查人數的20%,而不滿意的卻占被調查人數的34%。這說明教師既樂意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又不滿意目前的狀況,希望從體育知識、體育設施、時間上獲得健身鍛煉的全方位支持。
表3的數據顯示,有計劃的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只占被調查人數的19%,而無計劃和隨意性的卻占被調查人數的81%。僅僅只有15%的教師每周參加兩次以上體育活動。說明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和實際行為有很大差別,不確定性和隨意性很大,這對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堅持終身體育鍛煉極為不利。52%的教師認為影響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忙,其次是生活壓力太大,再無閑暇的時間顧及身體現(xiàn)狀。造成這一因素是由于近幾年各級學校不斷的擴招,學生與教師結構比例的失調造成教師的工作量較大,雖然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教師已無精力和時間來進行健康的體育鍛煉,結果是教師的身體健康現(xiàn)狀不容樂觀。
體育意識深刻的影響每個個體的體育行為,決定著全民健身戰(zhàn)略工作的效果,正確的思想認識是產生良好動機的必備條件,只有提高思想認識,才有可能樹立正確、遠大的追求目標,通過體育健康理論知識的宣傳,增強教師對體育健康知識的了解和體育鍛煉的必要性認識,使他們充分了解到體育鍛煉的作用和功能,體驗體育運動的魅力,并從中獲得樂趣與歡樂,把體育鍛煉和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各院校領導和職能部門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對教師有關體育鍛煉知識、技能的傳授,使他們有能力進行正確的體育鍛煉和自我監(jiān)督,使體育鍛煉產生積極而有效的鍛煉效果。并且充分利用政府職能部門的功效和監(jiān)督力度,加強對教師身體健康狀況的深入研究,建立廣大教師有關體育鍛煉的管理模式與運動方式,切實關注教師身體健康;并定期進行教師身體健康檢查,了解教師體質健康現(xiàn)狀并建立檔案,研討出切實可行、因地制宜的體育鍛煉方案。
必要的場地、器材和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是吸引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基本條件。各級職能部門應加強與學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溝通,調整工作與生活的重心比例,大力提倡健康體育鍛煉的宗旨,通過教師積極的投入體育鍛煉,從整體提高教師的健康水平。
良好、健康向上的體育文化氛圍,是學校體育健康鍛煉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氣氛活躍、內容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健康鍛煉文化模式,是引導、吸引教師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契機。體育職能主管部門應積極地與學校主管領導進行溝通,主動與其他部門協(xié)調、合作,落實進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組織主體機構,加強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宣傳,從制度上保證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