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橫瀝鎮(zhèn)醫(yī)院(523460)李華錦 趙麗君 呂勇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分娩初產婦,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采用COOK宮頸擴張球囊聯(lián)合縮宮素進行引產的2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年齡21~33歲,孕齡38~41周;將采用縮宮素進行引產的2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2~34歲,孕齡39~41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匹配(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COOK宮頸擴張球囊進行引產。18:00開始COOK宮頸擴張球囊放置于產婦宮頸,術前采用NST20分鐘,未見異常后,囑產婦清空膀胱,然后采用膀胱截石位,行相關檢查對產婦白帶情況和宮頸Bishop評分等情況進行了解。對產婦外陰及陰道常規(guī)消毒后,于陰道窺器下暴露宮頸,并再次消毒。于宮頸管內放置雙球囊,緩慢地向前推至兩只球囊全部進入宮頸管內;向紅色閥內注入40ml生理鹽水,宮頸內球囊擴張后將其回拉至宮頸球囊剛好將宮頸管內口頂住,然后向綠色閥門內注入20ml生理鹽水,令陰道內球囊也擴張。將兩只球囊分別放在宮頸口內外兩側并固定,然后將陰道窺器取出。由內而外的向兩只球囊內注入生理鹽水,每只球囊<80ml。將球囊末端置于陰道口外并固定在產婦的大腿內側,行NST20min,若未見異常產婦方可下床。將注意事項詳細地向產婦講述,無需限制孕婦活動,但是要是夜間出現規(guī)律宮縮或者胎膜破裂,需要將球囊取出。次晨08:00將球囊取出,重新評估Bishop評分,按照評分選擇合適的引產方法。對照組采用相關檢查和評估Bishop評分,然后行NST,未見異常后采用靜脈注射縮宮素,2.5U縮宮素聯(lián)合500ml5%氯化注射液,滴速由8滴/min開始,滴速按照宮縮實際情況每15min調節(jié)一次,增加滴速在4滴/次,其最大滴數為40滴/min,8h/d,直到開始規(guī)律宮縮。次晨重新評估Bishop評分;若仍未臨產,繼續(xù)靜脈注射催產素進行引產,最多連續(xù)點滴3d,如果宮頸條件成熟,進行人工破膜。
1.3 效果判定標準 ①顯效:宮頸Bishop評分增加超過3分;②有效:宮頸Bishop評分增加超過2分;③無效:宮頸Bishop評分增加低于2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Bishop評分變化情況 干預前觀察組Bishop評分為(3.32±0.38)分,對照組為(3.24±0.57)分;干預12h,觀察組為(6.28±1.71)分,對照為(5.17±1.02)分(P<0.05)。
2.2 兩組促宮頸成熟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促宮頸成熟有效率為80.00%(16/20),對照組促宮頸成熟有效率為45.00%(9/20)(P<0.05)。
2.3 兩組產婦的引產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在第一產程、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及產后出血量等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產婦的引產相關指標比較
通常于17:00~18:00將宮頸擴張球囊放置于宮頸處,放置時間最好不超過12h。并于胎膜破裂后將球囊取出,應用球囊后產婦容易出現發(fā)熱等不良反應,產婦在進入活躍期之后,球囊會自行脫落[1]。球囊放置完畢后進行固定,產婦可以選擇自由體位。干預過程中要注意監(jiān)測產婦及胎兒的各項指標,患者出現規(guī)律宮縮后,便將產婦轉移到產房進行常規(guī)護理,球囊放置12h后,如果產婦宮頸成熟則進行人工破膜,破膜超過2小時仍未臨產,采用靜脈注射縮宮素催產[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Bishop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促宮頸成熟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在第一產程、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及產后出血量等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了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引產效果。
綜上所述,將COOK宮頸擴張球囊應用于促產婦宮頸成熟中,可以明顯縮短產程,減少剖宮產例數,有效改善新生兒預后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