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航
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主要是靠德育工作來完成,時代不斷變遷,從計劃經濟時代到市場經濟時代,職業(yè)教育的德育工作,基本內容大致相同,但是要求、層次和方法都會有很多的不同,要轉變觀念,有創(chuàng)新意識,多激勵他們成長,多讓他們承擔責任,多培養(yǎng)愛心善舉?!爸驹刚呋顒印睘榈掠逃峁┝似鯔C,志愿者活動與德育中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以及人生觀價值觀都息息相關,是一個挖掘學生潛能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價值辨析,讓他們在志愿者實踐活動中對所見所聞的感想體會開展道德討論,進行價值分析和論證,形成正確的實踐道德推理能力,使學生形成導向正確的、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要求相一致的價值觀體系。可以讓職業(yè)學校學生找到自信、自豪和認同感。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也只有環(huán)境能改變人,我們應該多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溫暖合作的環(huán)境,融入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現代責任意識,讓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落到實處,遍地開花。
1 職業(yè)學校學生基本素質薄弱環(huán)節(jié)淺析
1.1 自信心不足。
職業(yè)學校的生源多來自中考失敗的學生,基本素質明顯低于普通高中學生,
使得多數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學生認為沒有考上高中就沒有前途,進入職業(yè)學校將來不會有出息。職業(yè)學校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經常得不到老師很多的關注,他們壓力增大,常常身感疲憊,心理很壓抑,易產生悲觀等消極情緒,有混日子想法,膽小、懶散、打瞌睡、玩手機、得過且過,自信心欠缺,沒有目標。
1.2 團隊合作意識差。
職業(yè)學校學生往往只顧自己,缺乏奉獻精神和服務觀念。不愿主動承擔工作
任務,社會情感淡漠,對人對事態(tài)度冷淡。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于外,似乎缺少陽光的照耀,缺乏活力,缺乏集體主義觀念。
1.3 缺乏吃苦耐勞意識。
社會上逐利思潮的泛化,必然導致吃苦耐勞意識的弱化,很多學生成長在溺
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沒有經過生活的磨練。職業(yè)學校學生責任心欠缺,自我約束的能力較差,對自己的要求不高,不愿遵守規(guī)章制度,遇到困難就退縮,不能努力完成許諾的任務,能做到吃苦耐勞的學生較少。
2 志愿者活動在德育教育中的積極意義不斷凸顯
志愿者工作需要自愿貢獻時間及精力,為改善社會服務,并且沒有物質報酬。具有志愿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的特征。要成才,先要成人,“樹德育人”。志愿者活動這一形式的德育教育適應時代發(fā)展,在社會實踐中,讓學生發(fā)現自我,建立自信心、愛心、責任心,做一個有擔當的社會人,實現他們的夢想。
2.1 接觸社會,建立自信。
職校學生對課堂照本宣科無興趣,缺乏足夠的注意力,這也是他們學習成績
相對落后的成因,但同時他們大都活潑開朗,愿意探究,更愿意動手實踐,職校注重的實踐性教育不僅要關注專業(yè)技能,德育教育的實踐性在志愿者活動上可以很好的體現。志愿者通過自身的勞動付出,對接受服務者以親切的關懷,志愿者和服務對象之間的互動交流充滿溫情,能有效地幫助志愿者接觸社會,讓他們充滿成就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透過義務工作而得益及進步。
2.2 挖掘潛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
新時代的德育要求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優(yōu)秀人才,以適應與時俱進的飛速發(fā)展。
志愿者活動提供了學習機會,要用智慧去完成受服務者的需求,充分調動志愿者的積極創(chuàng)造性,除了能幫助有需要的人以外,更可培養(yǎng)組織領導能力,能激發(fā)蘊藏的潛力,勇于追求、積極進取。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發(fā)揮才能,博得社會的承認和尊重,青年尤甚。而良好的氛圍,必然加強自我完善的強烈欲望。在志愿者活動進行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多給予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
2.3 組織分工,培養(yǎng)合作。
志愿服務活動使職業(yè)學校德育教育有了新的載體和實踐形式,引導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體驗。志愿者活動也有相關的章程和規(guī)定,每次活動學生志愿者們承擔著不同的崗位職務,只有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履行自己的職能,才能使整個活動高效圓滿地運行,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整個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制定、參與落實、參與反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內化的過程,大家共同策劃,共同收獲成功的樂趣。只有通過內化,才能變?yōu)樽杂X的行動。學生嘗試了通過團隊來完成任務,為社會服務,為他們日后走上工作崗位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4 付出愛心,學會奉獻。
志愿者活動工作既是幫助他人,也是幫助自己,在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得到感
恩的回報,用愛心溫暖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溫暖著自己,這種愛心與奉獻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有效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減少疏遠感,傳遞愛心和傳播文明,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職業(yè)學校學生在志愿者活動中能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奉獻是一種真誠自愿的付出行為,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
志愿者服務既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職業(yè)學校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其實是與學校德育教育一脈相承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志愿服務其實就是德育教育必要的“實踐課”。職業(yè)學校要迅速轉變觀念,突破德育教育固有模式,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學生特點和專業(yè)特色,以志愿者服務活動為抓手,將其納入社會實踐中,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構建志愿服務組織機構,制定志愿服務章程,拓展服務領域,建立學生志愿服務校外活動基地,加強指導,提高志愿服務活動質量。為了讓志愿者服務活動具有長效激勵機制,應該建立合理完善的評估制度,對學生志愿者活動和志愿者團隊進行評估與獎勵,獎勵可以包括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優(yōu)秀志愿者和團隊可以得到更多的推優(yōu)、培訓、實習等機會,以促進志愿者服務事業(yè)長久的開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