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仕華
摘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此,一個人要想不斷的進步,就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閱讀。閱讀是人一生的事業(yè),從小學階段學生開始讀書認字,接觸閱讀。到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閱讀。閱讀貫穿人的一生,引導人的一生。但是在小學階段,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閱讀方式和習慣。這就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學生,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解決方案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所以老師們必須重視閱讀,了解閱讀的好處。大量的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同時,在書本中學生還能明白一些人生道理??辗旱慕o學生講一堆人生大道理,他們都會感到厭煩。而讓他們從故事中感知,他們就較容易接受,大量的閱讀也可以刺激大腦神經,使學生變得更加聰明。閱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閱讀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沉下心來,不那么浮躁。
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單一,缺乏新意
語文閱讀教學其實有許許多多的方法,但現(xiàn)在的很多老師都囿于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課上或課下讓學生通讀課文,然后就開始分段,講授中心思想,之后再布置一些背誦、抄寫作業(yè),這樣就算完了。試問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到底收獲了什么?這樣的文章解讀過于表面化,沒有深入進去。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因此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這樣的課堂是低效的課堂,上課內容太過枯燥,學生的積極性下降,達不到學習的效果。
(二)老師的教學理念落后,忽略學生的感受
現(xiàn)在很多農村教師年齡比較大,授課的時間比較長,雖說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但是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只顧一股腦兒把知識教給學生,應對應試教育,但忽略了學生的思維,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學生是否愿意適應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否愿意接受這樣的觀點。老師是成年人了,而學生還只是孩子,即使對同一個問題思維方式,理解方式也會有差異。老師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學生身上,應該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思考。作為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重視他們的個性化閱讀,讓他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與作者在心靈上相互碰撞。
(三)學生的閱讀時間少,閱讀量少
現(xiàn)在的學生閱讀量越來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為課上老師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沒有給學生留充足的時間讓其閱讀,把閱讀任務大都留給課下進行。二是因為隨著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的普及,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學生們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游戲上了。三是學生沒有太多的課外書閱讀。課本上的閱讀畢竟有限,想要有大量的閱讀必須依靠課外書,但有的家長認為學生閱讀課外書浪費時間,與學習無益,就不給學生買課外書。
(四)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現(xiàn)在的學生壓力大,一方面老師布置大量作業(yè),另一方面父母們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學生報了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學習就使孩子手忙腳亂,精疲力盡,自然沒有精力、興趣閱讀。并且現(xiàn)在隨著液晶電視、智能手機、電腦的逐漸普及,學生的休閑時間大多花費在這些上面,根本無暇看書?,F(xiàn)在的學生大都心浮氣躁,不愿靜下心來仔細閱讀。他們享受電視帶來的視覺沖擊。相比于《竊書記》中作者幼年如饑似渴地閱讀,現(xiàn)在的孩子的閱讀興趣真是不值一提,但缺乏閱讀興趣這不是一個兩個學生的狀況,這是這個時代學生的通病。
二、針對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一)多元化教學,創(chuàng)新形式
老師們要擅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聲畫結合,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傳統(tǒng)的課本以文字為主,雖然也配一些插圖,但是畫面感差,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展示圖片還可以展示視頻。這樣學生頭腦中很容易形成畫面,使學生記憶深刻。多媒體聚集了學生的眼光,有效防止其上課走神、打瞌睡。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教學生學,可以嘗試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課,這樣講授的學生就會高度重視,積極地預習備課,而聽課的學生就會充滿興趣,這樣課堂效率就會提高。
(二)老師要改變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是主體的理念,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更新觀念,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課堂上老師要少講,要讓學生多閱讀,多讓學生去思考,并讓他們交流心得。老師可以成立交流小組,讓同齡人交換思想,這樣更有益于學生學習。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最重要的還是育人,老師的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失。課堂上老師不要僅僅單純的講課文,還要多向學生講授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作者,走進作者,給學生的心靈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三)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量
課堂上老師不要只顧趕課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有的學校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開始專門的閱讀課。還有也可以開放圖書館,讓學生借閱,老師還可以在教室里舉辦“讀書角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老師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少布置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抄寫作業(yè),多布置一些閱讀任務,并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摘抄好詞佳句,寫自己的理解感受。在家時需要父母配合,讓父母監(jiān)督學生閱讀,幫助學生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句子讓父母解惑。父母每天抽出一小時跟孩子一起讀書,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還可以促進父母與孩子的關系。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閱讀興趣,而強迫其閱讀的話,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己愿意閱讀。小學時期,學生還比較迷茫,不知道讀什么,怎么讀,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可以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給學生選擇適合的書去閱讀,老師要多鼓勵那些愛讀書的同學,讓愛讀書的學生帶動不愛讀書的學生,給學生營造一個閱讀的氣氛。在閑暇時間可以舉辦一些讀書沙龍,也可以舉辦親子互動的閱讀活動,老師要多表揚鼓勵學生,讓他們充滿信心,引導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閱讀,使閱讀成為學生一生的好習慣。
三、結束語
語文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掌握閱讀技巧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學習語文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輕松,需要認真嚴肅的對待。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教學的美好未來需要老師家長、學生們共同描繪。閱讀是人一生的事業(yè),閱讀使人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