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
長江南岸的寶華山,“山勢崛起而中凹,群峰環(huán)繞其下,若華之含萼”。作為律宗第一名山,清康熙、乾隆對這座山都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緣,特別是乾隆皇帝,他七下江南,六進隆昌寺,寶華山上至今還保留著他走過的“乾隆御道”。為了使院內(nèi)靜逸,隆昌寺山門造得頗為偏僻。與之相呼應的是,山下新復建的古村落里,熙熙攘攘的喧囂之中,也藏著一個禪意深濃的清凈地——樹梢上的佛閣。
樹梢上的佛閣就在古村的東南角。順著上山的木棧道拾階向上,兩邊都是青竹搭建起來的竹籬笆墻,風中搖曳清香的薔薇、四季常青的藤本植物相融,將上山的佛道點綴得浪漫雅致。沿著竹籬笆墻向上張望,目光被一系列名喚“如風”的民宿吸引。木屋結(jié)構(gòu)的造型,四方嵌著玻璃,看上去就像四面空墻,周圍的山峰景觀清楚可見,人在其中仿佛置身大自然,悠然見“華山”。此刻,無論是擺一擺茶道還是聽一曲琴曲,空靈、清幽的琴音在耳邊響起,茶水悠悠從心頭漫過,所有俗世的紛爭都放下了……也只有這時候才悟出“如風”之意,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風即是禪意啊。
隨著山勢的升高,佛道及佛閣建筑架空于地面之上,木棧道將這些建筑緊緊相連。佛閣里面供奉著一座四方佛。佛閣的東南西北方分別懸掛著“南交”“嵎夷”“朔方”“昧谷”的匾額。一般來說,“嵎夷”是指海濱的高地,《孔傳》中說東表之地稱嵎夷,而這里,正是秦淮之源的高地呀?!皪芬摹闭胺绞菑V場,廣場上有一本石制《心經(jīng)》,黃色經(jīng)文近一面墻寬,據(jù)說是余秋雨為寶華山題寫的。默默地在廣場誦經(jīng)或打坐練瑜伽,心如止水,出塵一般濾得干干凈凈。瑜伽其實是一種禪修,它防止內(nèi)心情緒波動猛烈,強調(diào)靜心休養(yǎng),從內(nèi)而外關注自身的健康。據(jù)說去年首屆健身瑜伽馬拉松就是在佛閣廣場舉行的。當時,千名健身瑜伽大師齊聚這里,幕天席地同練瑜伽,揮灑汗水的同時,寵辱皆忘。寶華站是全國唯一一個賽臺設在山上的站點,四面八方的“伽人”踏著木魚聲前來,佛閣內(nèi)的裊裊燭香焚盡世間萬般隱晦,“伽人”盤坐成一朵朵蓮花,參禪一般,享受著一份難得和俗世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