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fù)興
水果的香味,不同于花香。
果香里有花香沒有的另一種味道,是什么味道呢?我說不清。似乎花香是青春少女,而果香則是成熟的婦人。有時候,我會想花香或許像做湯時漂在上面的那層油花,而果香則是滲透進(jìn)湯的每一滴水珠里面了。
蘋果的清香,是屬于大眾常見的香味。佛手的清香則與眾不同,仿佛妙手天成,清新如詩。隨著時間的延長,那清香仿佛音樂的展開部一般,漸次高潮,形成華彩,分外香氣撲鼻,是屬于天堂的香味,難怪要把佛手供奉在寺廟的佛祖面前。梨也是清香,卻有著絲絲水氣的清香,特別是天津鴨梨,那種清香富于地域特點(diǎn)。李子的清香,有點(diǎn)澀澀的感覺,欲說還休一般。杏子的清香,則有股酸甜的意思。表面溫存,內(nèi)涵機(jī)鋒,格外撩人。
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形狀,也就有不同的香氣,三位一體,互為表里。蘋果的性情是溫順的,形狀是圓圓的,香氣是清新的;榴蓮的性情是另類的,形狀是怪異的,香氣是沖人的;佛手的性情是神性的,形狀如千手觀音的手指,香氣是圣潔的。如果水果也會說話,那么香氣就是它們各自的發(fā)言。
我從小就喜歡杏的香氣,覺得比其它水果散發(fā)的香氣要好聞。紅杏、黃杏和京白杏的香氣,略有差別。紅杏的香味淡,黃杏的香味濃,京白杏的香味最清雅。如果說紅杏如夏天的清晨,黃杏就如同熾熱的中午,而京白杏則像是清涼而彌漫著花香的夜晚。如果論好看,紅杏當(dāng)然像紅顏知己;論好吃,還得數(shù)黃杏,沙沙的,綿軟可口。但如果論香氣好聞,得數(shù)京白杏。
有意思的是,無論什么樣品種的杏,開的花都不香。曾經(jīng)有一年的開春,路過懷柔,有一大片杏樹林,漫山遍野開滿著白花如雪,一點(diǎn)兒也不香。但到了杏黃麥?zhǔn)斓募竟?jié),再路過那片杏林,清香透人心脾,仿佛它們把香氣像酒一樣儲存整整一個春天,到它們成熟的時候,才打開酒瓶塞子,舉辦屬于它們自己的盛宴。
前兩天,我買了一籃京白杏。買來的時候,杏還沒有熟透,尖上還是青的,香味都還深藏不露。我把它們放在陽臺上,等過兩天再吃。沒想到,第二天上午一開陽臺的玻璃門,滿陽臺都是濃郁的香味,而且,那香味像憋不住似的,立刻長上了翅膀一樣飛進(jìn)屋里,久散不去。
(摘自《知味》臺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