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丙俠
[摘要]當前,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使課程教學更加豐富、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更高,教學氛圍和教學效果也更為明顯。一方面,情境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任何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設都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情境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上,更具有靈活性、互動性、多元性,更助于學生多元智能的開發(fā)和發(fā)展。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英語;應用研究
情境教學法是當前普遍存在和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客觀真實的情境,拉近了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性,學會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知識的主動建構中摸索學習的方向,感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既能突顯出對學生英語語感、語境、語言素養(yǎng)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氛圍,以改變“啞巴英語”教學的尷尬局面,讓學生敢于用英語去交流、去表達。
一、情境教學法的基本特點
情境教學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生動、形象、豐富的場景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點,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學習氛圍中,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和體驗教學內容,從而使教學更具有啟發(fā)性和操作性,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更突出。如角色扮演、小組探討、情景還原、課內游戲等,使教學不在局限于課堂、局限于課本、局限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記憶,而是更具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性、自主性,寓情于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既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發(fā)揮想象,又打造了高效的課堂,推動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情境教學法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直觀性。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直觀的畫面、語言描述、形象的事物等讓學生從感官上對知識有清晰、直觀的認識和了解,以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判斷能力和發(fā)展認識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其優(yōu)勢是能將抽象、復雜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和具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再“漫無目的”“不知所措”,而是有了更為清晰的方向,能夠更為簡單、自然地了解和掌握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內部結構、發(fā)展過程等,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科學的概念,在理性思維發(fā)展上更為成熟,在感性認知上也更加豐富。這種直觀教學能夠摒棄傳統(tǒng)教學枯燥、乏味、深澀、難懂的教學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更為高漲,參與性更高。
2.形象性。學科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的智能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所學的內容往往是學生未知的、抽象的。在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以講解為主,難免會使得課堂教學變得單調、呆板,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維,而且獨立思考、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受限,教學更趨于被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等負面情緒。因此,要積極開展情境教學,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一方面,要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感知中去認識和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參與度,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3.暗示性。暗示性是以某一點為契機,引導客觀主體向某一個目的和方向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創(chuàng)設富有暗示性的教學情境,教師在一定框架內以更為豐富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展開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情境中大膽表現、啟發(fā)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思維,而且在情景交融的情境中,也能夠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促進學生去思考、探究、想象,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觀念和學習觀念,提高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自主動手能力。
4.啟發(fā)性。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我們要積極踐行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盲目地為了追求課堂氛圍、趣味性而開展情境教學,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基本內容。任何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要以學生為中心,而且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應用性,使學生能夠通過相應的情境真正掌握學科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幫助學生強化知識點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連貫性、邏輯性和敏捷性。如在學生已有的知識認知結構上,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情境去加以反思和探索,在實踐中找出問題的答案,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的潛能。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階段,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已經形成一定的認知結構和學習基礎,認知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學習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了自身的特點。因此,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除了要結合閱讀內容,考慮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外,還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要從整體出發(fā),強調課堂的高效性和高質性,從而使情境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對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建議:
1.依據教材,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紤]到英語的語言性質,在情境創(chuàng)設時要符合實際情況,將教學內容以生活化的形式呈現。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的好處有二:一是學生的參與率更高,有更多的話語權,在語言表達和思維方面更為獨立和自主;二是知識點的實用性和應用性更高,讓英語真正融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更加透徹和全面。
2.善于安排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情境教學的實際意義是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深入理解和領悟教學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還要善于合理安排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和積極參與,以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消除學生學習的負面情緒,讓學習變得更為輕松和簡單。如角色扮演,結合閱讀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角色,進行對話、討論,使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為自然化、細致化和條理化。當面對大篇的閱讀內容時,學生往往會感到生澀難懂、缺乏信心,采用角色扮演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閱讀內容和英語的語言文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3.任務驅動,逐步提高。情境教學要切實,要為實際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服務。因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能“膚淺”“表面”,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掌握英語閱讀知識和理解閱讀內容的同時,鞏固基礎,加深理解,升華知識素養(yǎng)。教師要合理的設置問題,通過問題來驅動教學,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能力。
總之,情境教學法重視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情境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內化和應用,以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知識點之間的系統(tǒng)性和結構性變得更為明顯,對于一些復雜的規(guī)律和性質的集合也不再是片面強調背誦和記憶,而是更多地從學生主體出發(fā),側重理解和感悟。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有了自我發(fā)揮和展示的機會和平臺,教師也能從客觀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更為清晰和明確的認識,不僅為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方案提供事實依據,而且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掌握,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參考文獻:
[1]王亮,賴玲芳.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07).
[2]韓立志.情境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05).
[3]李艷.運用情境教學法,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水平[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01).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