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麗
翻出《白樓》重讀之前,我其實是有些擔心的。《白樓》是我二十年前的舊作,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二十年的時間本身就很長了,何況這二十年又恰逢社會飛速發(fā)展,世事瞬息萬變的特殊時期。我不敢確定以我當下的目光,這篇小說是不是還能讀,是不是還值得讀。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走進了《白樓》?,F(xiàn)實中的白樓仍舊堅實地矗立著,帶著與生俱來的威嚴。從外表打眼兒看去,白樓的變化的確很大。白樓里的人們換了新的著裝,從上到下個個看起來都顯得更有精神了。白樓里的裝備也經(jīng)過了多次更新,更具有高科技高技術(shù)含量,更具有令人鼓舞的現(xiàn)代化特質(zhì)了。面對這樣的白樓,我很擔心自己多年前看待白樓的目光會囿于狹隘,很擔心當我再度審視白樓時,會為自己當年的描述感到尷尬。唯一讓我內(nèi)心尚有期許的是,我知道上述那些變化再先進、再博眼球,畢竟也只是物質(zhì)的、表層的。而作為寫作者的我,自然更希望打量那些精神的、內(nèi)在的東西。
于是,我開始在白樓里行走查尋。我發(fā)現(xiàn)他們還在,我在這里幾乎遇見了所有的,我曾經(jīng)十分熟悉的面孔。說實話,我的確有些失望,二十年過去了,他們的精神相貌變化真的不大。我看到他們還像從前一樣,在這座白樓里忙碌著,做著各種有用或無用、有趣或無趣、有義或無義的事。曾經(jīng)的理想、奮斗、愿望、努力都在,曾經(jīng)的矛盾、爭斗、算計、陰謀也都在。楚政委們?nèi)跃佑诎讟堑捻攲樱\用能力、心智、手段,操控著整座白樓;朱主任們還是那么沉穩(wěn)老到,手眼通天、伺機而進;馮處長們?nèi)耘f不得志;劉貴田們?nèi)耘f謙卑謹慎;小田們?nèi)耘f精明縝密;陸陽們?nèi)耘f彷徨、無奈……
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重逢,對我來說究竟是幸還是不幸。雖然我期待這樣的重逢,這會令我對自己的寫作陡增信心。但我也真的不喜歡這樣的重逢,因為這會令我對我們的精神現(xiàn)實失去信心。面對不曾改變也無從改變的精神現(xiàn)狀,我清晰地感到一種無法言說的痛,和深切的不安??梢娢沂莻€悲觀的人,但我也贊同奧康納的說法——那些真正對未來缺乏希望的人不會去寫小說。如此來看,或許我也是有點理想主義的。
走出白樓之后,我忽然很想去尋找陸陽。我想知道陸陽后來究竟怎么樣了,想知道他最終是放棄了,還是重新找到了精神的支點。我想知道所有那些從精神廢墟中出逃的人,現(xiàn)在身在何處,他們過得好還是不好。
我想,我是會一直凝視并在心里記掛他們的。我愿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每一個有著精神追求的人,都能找到安置自己靈魂的那個處所,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鬼斧神工》 楊長槐 紙本水墨 97×56cm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