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RRAM的混合存儲模型

      2018-10-24 03:06:44錢育蓉侯海耀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18年10期
      關鍵詞:失性測試程序存儲器

      杜 嬌,錢育蓉,侯海耀,張 猛

      (新疆大學 軟件學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8)

      0 引 言

      面對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物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技術發(fā)展產(chǎn)生的海量數(shù)據(jù),傳統(tǒng)的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的內存設計逐漸無法滿足需求[1],同時內存存儲性能的提升遠遠落后于計算性能的提升[2],隨之出現(xiàn)的是“存儲墻”、“能耗墻”問題[3,4]。新型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 memory,NVM)的出現(xiàn),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方向。現(xiàn)有的NVM主要有相變存儲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阻變存儲器(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自旋轉移力矩存儲器(spin-transfer torque RAM,STT-RAM)[5,6]等,它們具有非易失性、漏電功耗低、存儲密度高和擴展性強等特性,成為存儲領域的研究熱點,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tǒng)存儲器[7]。就目前而言,任何單一的存儲器件都不能滿足內存系統(tǒng)大容量、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需求,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混合存儲的方式。它主要是從數(shù)據(jù)訪問特點及負載特征出發(fā),結合不同存儲器件的特性,將請求發(fā)送給適合的存儲設備,達到提高整個系統(tǒng)性能的目的,是目前存儲技術的發(fā)展方向[8]。

      本文基于DRAM和RRAM提出了一種混合存儲模型,評測并分析該模型下內存系統(tǒng)的讀寫性能,實驗結果表明,混合內存系統(tǒng),性能優(yōu)于完全以RRAM為主存的系統(tǒng),接近完全以DRAM為主存的系統(tǒng),同時DRAM與RRAM的容量配置及應用程序自身特點的不同,亦會對系統(tǒng)性能造成影響。

      1 相關研究

      目前將NVM用于混合存儲的內存系統(tǒng)主要有3種結構:第一種是NVM完全取代DRAM作為內存;第二種是NVM與DRAM構成混合內存,但兩者處于同一層次;第三種是NVM與DRAM構成混合內存,但DRAM與NVM是層次結構[9]。事實上NVM的寫速率沒有DRAM好,壽命也相對短些,因此第一種存儲結構目前不適用。針對第三種存儲結構,有學者采用STT-RAM和靜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混合進行緩存設計[10],緩存一般會被頻繁訪問,同時大部分應用程序的訪問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存在明顯的局部性和不均衡性,某一存儲單元失效,將導致整個緩存的壽命下降,因此若要使用NVM架構緩存,存儲單元的均衡訪問是一個待以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文采用第二種結構,DRAM和RRAM處于同一層次,利用軟件來模擬RRAM的硬件行為,同時將讀寫延遲等結果返回。

      2 DRAM與新型存儲器的混合存儲模型

      2.1 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

      DRAM是易失性存儲器的代表,具有速度快、壽命長等特性,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計算機主存設備,其每年市場容量幾乎占整個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1/10[11]。DRAM通過電容兩邊電荷的多少表示數(shù)字“0”或“1”,達到存儲數(shù)據(jù)的目的。目前有兩個主要因素限制了單獨使用DRAM作為內存的進一步發(fā)展。第一是DRAM的工藝制程已接近極限,存儲密度難以提高。第二是電容存在漏電現(xiàn)象,會導致電荷丟失,因此需要進行周期性刷新來保證數(shù)據(jù)完整[12]。

      本文在所構建的混合存儲模型中,利用DRAM良好寫速率,完成大部分的寫工作,彌補RRAM較大寫延遲問題,從而提高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

      2.2 阻變存儲器

      RRAM存儲數(shù)據(jù)信息的方式是基于阻值變化的,它利用薄膜材料在不同電激勵的作用下出現(xiàn)高低阻態(tài)之間的可逆轉變現(xiàn)象來進行數(shù)據(jù)存儲,不需要刷新操作,空閑時不耗能。其結構簡單,由金屬-介質-金屬構成,有利于實現(xiàn)三維的高密度集成。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組織(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ITRS)在其2013年度報告中指出,將成為下一代存儲器中最有力的候選者[13]。

      表1從單元存儲密度、容量、讀寫延遲、耐久性、寫能耗和易失性幾個方面出發(fā),將RRAM與常用存儲器件NAND Flash,DRAM進行了對比。

      表1 常用存儲技術比較

      從單元存儲密度上來看,RRAM的存儲密度高于DRAM的存儲密度,從容量上來看,RRAM的容量遠遠大于DRAM,雖然NAND同樣具有容量大的優(yōu)點,但NAND具有較大的讀寫延遲;從耐久性來看,RRAM的耐力通??梢赃_到106,在70 ℃高溫下數(shù)據(jù)仍可保持十年,介于NAND和DRAM之間,更長的耐力已經(jīng)被報道(例如109),耐久性測試受基準測試程序集選擇的影響;從易失性上來看,NAND和RRAM屬于非易失性存儲器,而DRAM是易失性存儲器。

      本文主要利用RRAM存儲密度高、容量大這一特性,同時RRAM具有非易失性,掉電后仍能夠保存數(shù)據(jù),有效地保障了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的安全性。在所構建的混合存儲模型中,通過使用較少DRAM與RRAM混合,在保證系統(tǒng)性能的同時,亦提高了其存儲密度。

      2.3 混合內存結構設計

      如圖1所示,設計混合內存體系結構,通過設計一個內存管理控制器來管理數(shù)據(jù)的訪存,該控制器實現(xiàn)地址映射、命令生產(chǎn)、讀寫調度等功能。每一個內存數(shù)據(jù)讀寫請求,都需要經(jīng)過內存控制器,本文通過不同的通道實現(xiàn)混內存的支持,設置兩個通道,一個通道中模擬DRAM,另一個通道中模擬RRAM。為DRAM和RRAM分別設計存儲管理模塊,二者的地址空間是分別獨立的,任何時候一個數(shù)據(jù)頁只能存在于一個設備上。內存控制器維護DRAM和RRAM的分區(qū)列表,根據(jù)請求地址將請求發(fā)送到相應的內存。

      圖1 混合內存體系結構

      圖2展示了引入RRAM后內存控制器中請求下發(fā)的流程,當內存訪問請求到達時,內存控制器對訪問請求進行解析,獲得請求類型、地址、大小等信息,根據(jù)請求類型不同做相應的操作。當請求類型為寫請求時,我們優(yōu)先考慮是將請求發(fā)送給DRAM,同時當讀操作發(fā)生缺頁中斷時,缺頁中斷程序從磁盤讀取請求頁時,優(yōu)先考慮將請求頁寫入DRAM中,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RRAM的寫次數(shù),因為RRAM具有較高的寫延遲(相對于DRAM)。

      圖2 引入RRAM后內存控制器中請求下發(fā)流程

      3 實 驗

      3.1 模擬器及其配置

      在混合內存系統(tǒng)中,不僅需要模擬DRAM的行為,還需要模擬RRAM,同時需要一個混合內存控制器來負責調度上層下發(fā)的請求,并將執(zhí)行完的數(shù)據(jù)返回給CPU。因此,本文在GEM5和NVMain的基礎上,構建DRAM-RRAM混合內存模擬器。

      表2列出了混合內存模擬器基本配置及內存的參數(shù)信息。本文中在各個內存級別的調度算法一致,都采用FR-FCFS(first-ready,first-come,first-serve),默認內存地址映射策略是scheme1,單個RRAM芯片的容量設置為256 MB,單個DRAM芯片的容量設置為512 MB,內存總容量為4 GB。

      表2 模擬器基本配置

      3.2 基準測試程序集及其特征

      本文采用的基準測試程序集是PARSEC[14],該測試集由多線程應用程序組成,具有一定代表性。從中選取9個不同測試程序,測試程序的輸入集選取simMedium進行實驗,其特點見表3。

      表3 測試程序集的特點

      3.3 實驗性能分析

      實驗中設計了3種內存結構,分別為4G容量的DRAM、4GB容量的RRAM和2GB DRAM+2GB RRAM,首先通過模擬器單獨在DRAM設備和RRAM設備上運行上述測試程序集,獲得單個設備的性能,然后在混合存儲設備上運行同一測試集。

      實驗1:不同應用程序在不同內存結構下的平均讀延遲

      本實驗主要是為了測試不同內存結構下,不同應用程序的讀延遲情況,實驗采用3.2節(jié)中的基準測試程序。

      如圖3所示,我們可以看出,在DRAM內存結構下,所有應用的平均讀延遲最小,同時DRAM-RRAM內存結構下的平均讀延遲小于RRAM內存結構,這是因為DRAM本身的讀延遲小于RRAM。

      圖3 不同應用程序的平均讀延遲

      實驗2:不同應用程序在不同內存結構下的平均寫延遲

      本實驗的主要是為了測試不同內存結構下,不同應用程序的寫延遲情況,實驗采用3.2節(jié)中的基準測試程序。

      圖4展示了在3種不同內存結構下不同應用的平均寫延遲。應用程序streamcluster在DRAM內存結構下和在DRAM-RRAM內存結構下,寫延遲非常接近,這是因為streamcluster的寫請求非常少,也就是說對于寫操作非密集的應用程序而言,混合內存的結構基本不會影響其寫性能。對于應用程序facesim和x264,沒有體現(xiàn)出DRAM-RRAM混合內存結構中DRAM寫操作快的優(yōu)勢,反而體現(xiàn)出RRAM寫延遲較大的缺陷,這可能是由于這兩個應用程序發(fā)送的寫操作請求發(fā)送到RRAM上較多,發(fā)送到DRAM上比較少導致的。對于其它應用,DRAM-RRAM混合內存的延遲小于RRAM,這正體現(xiàn)出了DRAM寫延遲小的優(yōu)勢。

      圖4 不同應用程序的平均寫延遲

      通過實驗2和實驗3,我們可以得出,2GB DRAM+2GB RRAM混合存儲模型讀寫性能優(yōu)于單獨使用RRAM內存設備,當應用程序屬于寫密集型應用時,混合內存的優(yōu)勢體現(xiàn)的更加明顯。

      實驗3:不同內存容量配置對內存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

      為了分析混合存儲設備DRAM與RRAM內存不同容量配置對內存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設置了4組不同容量的內存結構,分別為4GB DRAM、1GB DRAM+4GB RRAM、1GB DRAM+8GB RRAM、1GB DRAM+16GB RRAM,測試程序選取上述測試集中具有代表性的blackscholes、streamcluster和facesim。blacksscholes僅含26.7億條指令,facesim含299億條指令,streamcluster含221.2億條指令,同時屬于寫操作非密集的應用。實驗中我們沒有對RRAM單獨作為內存結構時的情況進行研究,因為RRAM有較大的寫延遲,其性能明顯比DRAM作為內存時差。

      如圖5所示,在測試程序blackscholes、streamcluster、facesim下,隨著RRAM容量的增加,程序運行時間逐漸減小,其中當內存采用1GB DRAM+16GB RRAM結構時,其性能與4GB DRAM時的性能相當。

      圖5 不同內存容量下應用程序的運行時間

      4 結束語

      制約DRAM內存系統(tǒng)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容量和能耗,與DRAM相比,NVM具有存儲密度高、擴展性強、非易失性等優(yōu)勢,而NVM的讀寫性能、耐久性略遜于DRAM。本文基于GEM5和NVMain構建了DRAM-RRAM混合內存模擬器,通過測試其在程序集PARSEC下不同應用的平均讀寫延遲,得出混合內存的讀寫性能優(yōu)于單獨使用RRAM的內存系統(tǒng),略差于DRAM作為內存結構時的性能,但RRAM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內存系統(tǒng)的存儲密度。在此基礎上,選取測試程序集下不同的應用程序,配置不同混合內存容量,發(fā)現(xiàn)對系統(tǒng)性能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提高混合內存結構中NVM的耐久性,降低其寫功耗,還需進一步的工作。

      猜你喜歡
      失性測試程序存儲器
      面向非易失性內存的持久索引數(shù)據(jù)結構研究綜述
      一種面向非易失性內存文件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讀寫粒度控制策略
      高技術通訊(2021年7期)2021-08-30 08:36:36
      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在軌自檢算法
      基于Castle型機械手的三溫量產(chǎn)測試平臺實現(xiàn)
      手機APP交互界面人因適合性測試程序的設計與實現(xiàn)
      中心主導制訂的《VHF/UHF頻率范圍內測向系統(tǒng)測向靈敏度的測試程序》等兩項國際標準在ITU官網(wǎng)正式發(fā)布
      非易失性納米晶存儲器的研究
      詩性
      ——史性——失性——試論《白鹿原》及其話劇和電影改編
      大眾文藝(2016年7期)2016-01-27 11:18:22
      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可靠性測試探討
      存儲器——安格爾(墨西哥)▲
      中山市| 神木县| 富源县| 天祝| 湖口县| 成武县| 霍邱县| 中方县| 长春市| 彰化市| 汝南县| 都昌县| 顺昌县| 图木舒克市| 江油市| 丰城市| 吉木萨尔县| 视频| 滨海县| 毕节市| 中牟县| 方正县| 汨罗市| 大名县| 湘潭县| 开远市| 库车县| 奈曼旗| 确山县| 从化市| 长寿区| 汉阴县| 道真| 定襄县| 云安县| 惠东县| 屯门区| 庄浪县| 英德市| 荥阳市|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