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0月24日文章,原題:語言戰(zhàn)——美國如何迷失于中文翻譯隨著美中關系緊張升級,兩國鷹派都認同一件事:美國對中國的了解迷失于翻譯中。雙方互指對方濫用或不當使用模棱兩可的中文。一些北京官員指責美國有人操縱中文意思的細微差別,影響美國公眾輿論和決策以推進美國利益。美國鷹派則更苛刻地把中國人用于溝通的言辭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密謀聯(lián)系起來。
白宮外部顧問、《百年馬拉松》一書作者邁克爾·皮爾斯伯里寫道,“中文語言之復雜仿佛密碼?!睋?jù)說該書對特朗普政府的強硬對華政策影響很大。他稱中國鷹派利用晦澀復雜的中文隱藏了一個世紀之久的旨在取代美國成為頭號超級大國的“戰(zhàn)略欺瞞”計劃。他舉例稱,中國將“韜光養(yǎng)晦”外交戰(zhàn)略譯為“等待時機,打造力量”。皮爾斯伯里認為這種譯法掩蓋了言外之意:準備復仇。他稱:“我們不僅要知道那些話的字面意思,還要知曉上下文,要找出更大的言外之意。但整整半個多世紀,美國人沒能做到?!彼f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缺少會講漢語的中國專家。
與此同時,中方認為美國鷹派有意誤譯有關美國的中文書籍,目的是誤導美國決策者和美國公眾。典型例子是解放軍少將喬良和王湘穗的軍事著作《超限戰(zhàn)》。該書講述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如何能擊敗美國這樣科技水平占優(yōu)的對手。喬批評該書英譯文錯誤百出,首先標題就翻譯得有問題,應譯成“超越界限和限制的戰(zhàn)爭”,而非“不受限制的戰(zhàn)爭”。原書副標題“全球化時代的戰(zhàn)爭與戰(zhàn)法”在英文版中被改成“中國毀滅美國的總計劃”。這不僅是離題萬里,且荒謬至極甚至別有用心。
皮爾斯伯里稱,“不受限制的戰(zhàn)爭”凸顯中國謀劃使用“非對稱作戰(zhàn),包括恐怖主義攻擊美國”。喬良駁斥說,錯誤翻譯把他目睹恐襲的描述從“吃驚”變成“驚喜”從而造成誤解,“這樣一來,在閱讀該書英文版的讀者印象里,我們就從研究恐怖主義現(xiàn)象的人變成恐怖分子?!?/p>
喬認為美國人對中國誤解極深,他抨擊皮爾斯伯里的理論是“非常愚蠢的判斷”,凸顯帝國主義和過時思維。此類書被某些人和勢力刻意誤譯,致使中國國際地位受損。他也坦承歪曲或因譯者不夠懂中文。一些觀察家說,諷刺的是,特朗普的外孫女表現(xiàn)出流利的中文水平,其政府卻執(zhí)迷于不靠譜的中文書英譯本?!?/p>
(作者LiuZhen,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