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祖玲
摘 要: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前三分鐘的重要性已經(jīng)得到充分認識,通過課前三分鐘的合理運用,可以快速完成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本文將結合長江小學英語教學課前三分鐘的應用情況,探討其基本運用原則和具體運用策略,包括利用課前三分鐘激發(fā)學生學生學習主動性、增進師生溝通、強化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等,以期為教學實踐活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課前三分鐘 源活課堂 巧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0-0194-01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把學生放在教學的核心位置,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較為輕松、快樂的過程中,完成英語知識積累和英語應用能力鍛煉,包括口語、聽力、寫作能力鍛煉等。應以新課標為指導,結合各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巧妙運用英語課前三分鐘,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1 巧用課前三分鐘,構建英語“源活課堂”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長江小學積極構建“源活課堂”,以“源”、“潛”、“漁”、“活”為基本思想,強調(diào)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通過對學科資源的有效整合和適度拓展,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此背景下,長江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出要巧用課前三分鐘,通過有效的課前導入,開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投入課堂學習過程,并在英語口語、材料搜集、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鍛煉。英語課堂課前三分中的利用對于源活課堂構建有重要影響,應立足于源活課堂構建的基本思想,通過有效組織課前三分鐘演講、英語故事接龍、英語歌唱舞蹈練習等活動,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其基本運用原則包括:(1)“源”,以教學目標為指引組織教學資源;(2)“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沉淀在學習過程中;(3)“漁”,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昂學生通過交流和展示,掌握學習方法和英語表達方法;(4)“活”,為課堂引入源頭活水,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1]。
2 課前三分鐘在小學英語課堂的運用策略
2.1 運用課前三分鐘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詞匯任務量較大,通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理解和背誦,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反感,失去英語學習興趣。在此方面,巧妙利用課前三分鐘的事件,以背誦名人名言、簡單的英語詩句、童話故事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完成詞匯積累過程,可以有效降低英語詞匯學習的單調(diào)性和乏味性,讓學生克服心理恐懼,較為輕松的完成英語詞匯學習過程。比如教師可以在安排“課前三分鐘演講”時,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基礎情況,為其提供一些指導意見。
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選擇名人名言作為演講主題,并介紹其中的重點詞匯用法。比如在“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語句中,失敗“failure”是一個不可數(shù)名詞,可以表示失敗的人或事。解譯對其進行適當延伸,比如“fail”是其動詞形式,短語“fail in …”表示“在…方面失敗”,“fail to do sth.”表示“沒能做成某事”?!皊uccess”是“failure”的反義詞,其動詞形式為“succeed”,比如“secceed in doing sth.”表示“成功做成某事”。以這種方式進行單詞理解和記憶,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單詞學習難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而激發(fā)其學習主動性[2]。
2.2 運用課前三分鐘增進師生互動交流
課前三分鐘已經(jīng)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其應用側(cè)重點主要集中于夯實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實合理運用課前三分鐘,對于促進師生溝通交流和情感交流也有重要幫助。課前三分鐘體現(xiàn)了教師和學生課堂角色的互換,在課前三分鐘活動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則成為學生的“聽眾”、“評委”或“互動嘉賓”,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幫助學生更快進入“表演”狀態(tài),從而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氛圍中。教師在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時,學生可以了解到教師的觀點和看法,借助教師的專業(yè)學識,提升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在此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也將得到提升。
比如,教師可以與學生開展問候性口語練習,結合季節(jié)變化、節(jié)日等元素,開展不同的對話內(nèi)容,還可以表達對對方心情和健康的關切。隨著學生年級的提高,教師還可以逐步提高對話的難度,比如要求學生不使用“fine”回答,從而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描述方法,比如“wonderful”、“perfect”、“sad”、“hungry”等。在長江小學某節(jié)英語課上,教師與學生進行問候性對話練習,學生不僅講述了自己因起床晚差點遲到的經(jīng)歷,還表示因沒吃早飯而“very hungry”。教師當即獎勵他一顆糖果,取得了良好的互動效果。
2.3 運用課前三分鐘強化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課前三分鐘不僅是進行課堂導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成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時間,通過開展一些趣味性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比如采取自備演講的方式進行課堂展示,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肢體表達能力。在課前三分鐘采用頭腦風暴和思維導圖等方法,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復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理能力和思維能力。此外,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里組織學生學習一首英語歌曲或跟隨英語音樂跳一段簡單的舞蹈,不僅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調(diào)整好學習狀態(tài),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運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對于整個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通過采用合理的活動設計原則,巧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英語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礎上,通過合理安排課前三分鐘活動內(nèi)容,還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鍛煉英語應用能力,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蔣彬彬.巧用課前三分鐘激活英語課堂[J].校園英語,2016(16):53-54.
[2] 張新萍.課前三分鐘演講——英語課堂的美妙序曲[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0(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