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祝也
11月15日晚,世界著名男高音、德國當紅歌唱家喬納斯·考夫曼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獨唱音樂會,完成其職業(yè)生涯中首次北京公演。這位在歐美最有票房影響力和觀眾緣的歌唱家,沒有演唱大部頭的歌劇詠嘆調,而是以德、法、意三種語言,帶著資深鋼伴赫爾穆特·多伊奇,演繹了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舒伯特、舒曼、迪帕克、李斯特以及施特勞斯的經(jīng)典藝術歌曲。全場音樂會考夫曼的曼妙音色絲絲入扣,重塑我們對聲樂藝術的全新理解。
遙想當年多明戈、帕瓦羅蒂、卡雷拉斯的首度訪華演出,都已過自己的最佳巔峰狀態(tài),而考夫曼正值藝術生涯的盛年,故考夫曼的“中國首演”早在年初就牽動著很多樂迷的心,因為去年藝術家的傷病讓很多人擔心,他能否順利訪問北京。一位媒體朋友告訴我,2008北京奧運會期間,美國女高音蕾內·弗菜明在大劇院的獨唱音樂會原本也邀請了考夫曼助陣,但最終卻未能成行。而這一晃,就讓北京觀眾等了9年。這次考夫曼的中國巡演初始從華南開始,先經(jīng)深圳再到廣州:也聽聞,因北京門票早早售空而轉去廣東連聽兩場的愛好者大有人在。還有網(wǎng)友看到11月12日晚柏林愛樂樂團在廣州大劇院演出結束后,親臨音樂會現(xiàn)場的考夫曼在演出后與西蒙·拉特爾爵士親密互動,足見考夫曼心情大好。
北京音樂會與深圳、廣州相同,全套一共23首的德奧藝術歌曲。當音樂會伊始,觀眾以雷鳴的掌聲將男高音從舞臺側門請出,全場爆滿的上座率可能令歌唱家也十分驚詫,當然在大部分觀眾當中有成批的聲樂學生和歌唱家同行,除了袁晨野、迪里拜爾、石倚潔、劉嵩虎等美聲歌唱家,民聲歌唱家雷佳、王宏偉也都來了,可見考夫曼對于中國整個聲樂領域的影響力有多大。音樂會中,考夫曼先后演唱了舒伯特四首歌曲《鱒魚》《菩提樹》《泉邊少年》《藝神之子》,舒曼的聲樂套曲《詩歌十二首》中的五首,亨利·迪帕克的四首歌曲:下半場是李斯特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詩》三首及七首理查·施特勞斯的歌曲。在舒伯特著名輕快曲目《鱒魚》中,考夫曼“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了樂曲的全貌。隨后,不論是《泉邊少年》,還是壯麗的《藝神之子》,考夫曼以極強的控制力令人稱道。一場獨唱音樂會演繹23首藝術歌曲還是比較吃重,一些戲劇性的歌曲唱到最后似乎能感受到考夫曼嗓音的疲憊,以及單純靠重鼻音發(fā)聲的弊端,但瑕不掩瑜,在音樂會正曲中,考夫曼還是為我們精彩演繹了一場不可多得的聲樂饕餮。
在安可曲中,考夫曼又一口氣唱了五首返場曲,分別是德奧藝術歌曲《奉獻》《早晨》、歌劇《卡門》詠嘆調“花之歌”、意大利民歌《黎明》、萊哈爾歌劇《微笑的王國》詠嘆調“你是我心中的一切”,加演的兩首歌劇詠嘆調可謂是彌補了不少歌劇迷的遺憾,成為了當晚的最大驚喜。值得一提的是,著名鋼琴家赫爾穆特·多伊奇的演奏極為動人——多伊奇在鋼琴伴奏領域是十足的大師,合作過的歌唱大師不勝枚舉——他的彈奏與考夫曼的美聲結合在一起恰如其分,且琴色飽滿動聽,對于筆者是音樂會的最大發(fā)現(xiàn)。
喬納斯·考夫曼的北京之旅彌足珍貴地為中國音樂觀眾帶來最為精彩的藝術歌曲和演唱藝術。對于中國聲樂教育及演出組織者都會起到認知方面的全方位改變。藝術歌曲音樂會在國外極為普遍,也大受歡迎,甚至在卡內基音樂廳、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中,都會定期舉辦藝術歌曲的演出季。在音樂教育體系中,我們不僅僅需要關注歌劇詠嘆調的教學,藝術歌曲曲目的普及和訓練對于歌唱家的聲音發(fā)展也是有益無弊的,甚至藝術歌曲的鋼琴演奏在歐美也有相關的系統(tǒng)課程和學位授予。在感嘆歌唱家本人藝術道路寬廣的同時,考夫曼的北京之旅似乎為中國聲樂界打開了這樣的一扇門,當晚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涌進大量聲樂在校生,這對我國下一代歌唱家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也極具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