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劉 晶, 陳 良, 軒轅歡
(新疆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中醫(yī)醫(yī)院藥學(xué)部, 烏魯木齊 830000)
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為毛茛科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1],主要含有生物堿等化學(xué)成分,其中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含量最高[2],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3]。生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oe)為姜科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鮮根莖,性溫,具有開胃止嘔,化痰止咳等功效,化學(xué)成分以姜辣素類和揮發(fā)油為主[4],其中6-姜酚最具代表性,具有強心、調(diào)節(jié)血管、抗粥樣動脈硬化等作用[5,6]。有研究記載用姜來炮制黃連,能夠降低黃連的苦寒之性,增加和胃止嘔的功效,炮制理論認(rèn)為姜黃連的炮制屬于“以熱治寒”,又稱“反制”[7]。在臨床應(yīng)用中,黃連-姜的配伍組合十分常見,如黃連生姜湯、半夏瀉心湯等,多用于和胃降逆、寒熱平調(diào)、補虛和中、泄熱消痞等[8]。本研究參照臨床常用的6種方劑中黃連-姜的配伍比例,采用了高效液相HPLC法測定配伍前后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6-姜酚的含量變化[9],初步探討了二者“以熱治寒”的配伍原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1儀器Waters 2489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Q2008型超聲提取儀(上海啟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2試劑鹽酸小檗堿標(biāo)準(zhǔn)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院,批號110715-201212),巴馬汀堿標(biāo)準(zhǔn)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院,批號0732-9604),6-姜酚標(biāo)準(zhǔn)品(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J-019-151222),甲醇、乙腈等均為色譜純,其他試劑為分析純。
1.3藥材黃連藥材2017年3月購買于重慶石柱黃連有限公司,生姜、干姜2017年6月購買于新疆新特藥公司,經(jīng)新疆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李永和主任中藥師鑒定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的根莖、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oe)的根莖。
2.1黃連-姜的配伍組合依照2015版《中國藥典》選擇6種方劑中黃連-姜的不同配伍比例作為樣品,見表1。
2.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2.2.1 黃連混合生物堿對照品的制備 稱取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對照品適量,用甲醇溶解制成濃度為0.086 mg/mL鹽酸小檗堿、0.027 mg/mL巴馬汀堿的混合對照品溶液,備用。
2.2.2 6-姜酚標(biāo)準(zhǔn)品的制備 稱取6-姜酚對照品適量,用甲醇溶解制成濃度為0.441 mg/mL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表1 臨床上6種不同方劑組合中黃連-姜的配伍
2.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3.1 黃連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生黃連粉末、1~6的樣品粉末各0.1 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加入甲醇-鹽酸(100∶1)混合溶液50 mL,密塞稱重,超聲提取50 min,放至室溫再稱重,用甲醇補重,搖勻、濾過,取濾液即得。
2.3.2 姜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生姜2.0 g、干姜0.5 g、樣1~6的樣品各3.0 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加入甲醇25 mL,回流提取30 min,放至室溫再稱重,用甲醇補重、搖勻、濾過,取濾液即得。
2.4色譜條件
2.4.1 黃連生物堿色譜條件 symmetry shield C18柱色譜柱(3.9 mm×150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磷酸∶三乙胺∶水=1∶2∶100)(24∶76),檢測波長265 nm,流速1 mL/min,柱溫30℃,進樣量10 μL,見圖1、2。
圖1 混合標(biāo)準(zhǔn)品HPLC色譜圖
圖2 樣品1HPLC色譜圖
2.4.2 6-姜酚色譜條件 symmetry shield C18色譜柱(3.9 mm×150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甲醇-水(40∶5∶55),檢測波長280 nm,流速為1 mL/min,柱溫30℃,進樣量10 μL,見圖3、4。
圖3 6-姜酚HPLC色譜圖
圖4 樣1HPLC色譜圖
2.5回歸方程的建立分別吸取“2.2.1”項下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混合標(biāo)準(zhǔn)品5、10、20、40、80 μL進樣,分別吸取“2.2.2”項下6-姜酚標(biāo)準(zhǔn)品2、4、6、8、40 μL進樣,以峰面積積分值(Y)為濃度X(μg/μL)進行回歸處理,得到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6-姜酚的回歸方程,見表2。
表2 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6-姜酚回歸方程的建立
2.6方法學(xué)考察
2.6.1 精密度試驗 分別吸取“2.2”項下的對照品溶液各10 μL,按“2.4”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5次,結(jié)果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6-姜酚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0%、0.9%、1.1%,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6.2 穩(wěn)定性試驗 分別吸取“2.2”項下的對照品溶液10 μL,按“2.4”項下色譜條件,于0、2、4、8、12、24 h進樣測定峰面積,結(jié)果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6-姜酚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1%、1.0%、1.9%,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之內(nèi)穩(wěn)定。
2.6.3 重復(fù)性試驗 稱取樣品1共12份,分別按“2.3.1”“2.3.2”項下制備供試品各6份,按“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jié)果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6-姜酚含量的RSD分別1.3%、1.7%、2.0%,表明試驗重復(fù)性良好。
2.6.4 加樣回收率試驗 按“2.3.1”“2.3.2”項下制備供試品各6份,分別加入一定量的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混合對照品和6-姜酚對照品,按“2.4”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平均加樣回收率。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混合對照品和6-姜酚對照品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8.14%、99.02%、99.73%,見表3。
表3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
2.7樣品的含量測定取“2.3”項下供試品溶液,按“2.4”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以△鹽酸小檗堿、△巴馬汀堿、△總生物堿、△6-姜酚表示配伍前后成分的含量差值,對應(yīng)樣1~6黃連-姜的比例進行比較,見表4。
表4 黃連-姜中成分的含量測定結(jié)果
注∶與生黃連相比,△P<0.05;與生姜相比,◆P<0.05;與干姜相比,▲P<0.05。
表5 樣1~6黃連-姜的配伍前后成分的含量差異(mg/g)
3.1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本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姜類物質(zhì)在黃連配比使用中的增加,鹽酸小檗堿的溶出逐漸增加,巴馬汀堿、6-姜酚的含量有所降低,而對于總生物堿是有所增加的,這就證明了姜類物質(zhì)能夠增加生物堿的溶出。
3.2化學(xué)角度分析黃連中生物堿易溶于水,呈堿性,而6-姜酚分子結(jié)構(gòu)中的羧基、羥基容易斷裂形成醛和酚,故姜酚的分子中具有一般酚羥基、羧基的共性[10],6-姜酚利用自身的酸性將黃連中更多的生物堿游離出來,這與本研究的試驗結(jié)果也是相吻合的。
3.3炮制原理分析生物堿是黃連抗菌、消炎、抗腫瘤的主要化學(xué)成分[11,12],而6-姜酚是姜的辣味成分,也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13]。在黃連-姜的配伍使用中,溫?zé)嵝缘乃幬锝梢跃徑恻S連的苦寒之性,同時又能夠增加黃連總生物堿的溶出,這就是炮制學(xué)中的“以熱治寒”、 “增效減寒”的原理[14],即黃連-姜配伍使用后,苦寒之性降低并擴大了黃連治病的范圍,符合臨床用藥需求。對于具體臨床療效的改變,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藥理實驗,結(jié)合本研究的成分變化進行對比分析。
本研究單純對臨床常用方劑中黃連-姜的比值進行了研究,而在實際應(yīng)用中黃連-姜的配伍多與其他中藥以復(fù)方制劑形式存在,這就增加了其他成分的干擾,組方的不一致也可能造成黃連、姜的成分含量變化,所以本次試驗結(jié)果可以作為對比含有黃連-姜的復(fù)方制劑的研究提供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