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嘉
【摘 要】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傳染病。是國家重點預防和控制的傳染病。具有潛伏期長、過程緩慢、少數(shù)為急性的臨床特征,常伴有全身性癥狀,如盜汗、低熱、消瘦、納差等;同時還表現(xiàn)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咳血與咳嗽等。本文以肺結核患者的特征為基礎,緊密聯(lián)系臨床實踐,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疾病意識,樹立起信心以戰(zhàn)勝疾病,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在的依從性,達到最高治愈率。
【關鍵詞】 肺結核患者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2
肺結核屬于一種肺部慢性傳染性疾病,其發(fā)病是因為結合桿菌侵入人體導致的,具有結核結節(jié)、干酪樣壞死和空洞形成等病理特征,其中結核分枝桿菌為其致病菌。全身每一個器官都可能被感染結合桿菌,但最為常見的還是肺結核。心理壓力往往是造成患者身心健康急轉直下的主要原因。肺結核病具有高感染率、 高患病率、 高耐藥率及低遞降率的特點,因此,肺結核病屬于社會問題與公共衛(wèi)生的范疇,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屬于當下重點防控的疾病。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近年來,從我中心收治的肺結核患者中收集54例,包括31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于10歲-50歲之間,年齡平均26歲。
1.2 臨床表現(xiàn) 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最常見的是全身發(fā)熱,且大多還伴有全身毒性癥狀,比如盜汗、倦怠、食欲減退、乏力和體重減輕等,甚至有的病人還會有咳痰、咳嗽等癥狀。如果肺組織被大面積破壞,胸腔大量積液及胸膜連連增厚,將會造成呼吸困難。當肺部病灶急劇進展播散或合并感染時,可有高熱。肺結核早期體征并不顯著,少量黏液痰或干咳為其主要表現(xiàn),若存在合并感染,則會出現(xiàn)膿性痰或黏液性痰。一般病期不同時患者會出現(xiàn)咳血等癥狀,且以少量咳血者居多,但部分尤為嚴重的患者也會出現(xiàn)大量咳血,還會伴有出現(xiàn)胸膜受累時固定性針刺樣胸痛,甚至發(fā)生窒息或失血性休克。
2 護理體會
2. 1 一般護理 肺結核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為患者設立專用病室,且要與耐多藥結核患者分開居住。每天凈化消毒室內空氣或紫外線。在未進結核病房以前,帽子、口罩等就應提前穿戴好,并且口罩需保持干燥清潔,手套和隔離衣在有必要時也需提前穿戴好。在護理某一患者前接觸了另外一名患者或者是污染物品時,需在離開另一名患者病房前就完成雙手的消毒工作。必須要堅持病人個人物品專用的原則,病人家屬的探視和陪伴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并且口罩、帽子和隔離衣等都應提前穿戴好,未經嚴格的消毒前不得將病房內物品向外流通。同時應定時焚燒銷毀消毒痰盂里集中放置的病人口痰、擦拭口鼻的面巾紙等。作為護理人員,還應定時對病房進行巡視,加大對消毒隔離的宣傳教育力度,同時指導病人保持情緒穩(wěn)定,樂觀對待生活。
2.2 對癥護理 若患者具有高熱和咳血等嚴重結合病毒性病癥,需馬上臥床休息。若咳喘病人年齡較大,不僅需要吸入低流量氧,還需將床頭適當?shù)膿u高,處于半臥位狀態(tài)休息。對霧化吸入病人來說,還應用適宜的力度拍打病人后背,以使肺內的霧滴能夠均勻分布。對咳血病人來說,其咳血量、咳血顏色等都應被嚴密觀察,以防因咳血造成窒息,吸氧器等急救物品應配齊放置于床頭。對使用監(jiān)護儀或微量泵的病人來說,應指導其掌握床邊或床上解決大小便問題。而若是針對老年體弱病人,特別是伴有盜汗和低熱癥狀者,皮膚護理應被關注。
2.3 用藥護理 早期、適量、聯(lián)合、規(guī)律、全程應作為抗結核藥物化學治療應堅持的原則,通常情況下,抗結核用藥時常均不少于半年,甚至有的用藥時常還會長達一年半,對病人來說堅持下去十分困難,為此,有必要加大對訪視宣傳的力度,督促患者按醫(yī)囑用藥,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有關堅持規(guī)律和全程化療的作用,使病人能夠配合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完成治療計劃。在進行宣傳時,護理人員應將使用抗結核藥物時會出現(xiàn)的各種不良反及注意事項提前告知病人及其家屬,還要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定期復查肝功能。用藥期間一旦出現(xiàn)如鞏膜黃染、 肝區(qū)疼痛、 聽力減退、眩暈、胃腸道反應等,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2.4 飲食護理 在進行飲食護理時,首先應將飲食的重要性告知病人及其家屬,讓他們認識到輔助營養(yǎng)支持在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制定攝入飲食的方案,食物應具有高蛋白、高熱量、維生素豐富、消化吸收容易和味美色香等主要特點。多以動、植物蛋白為食,如魚、蛋、牛奶、肉、豆制品等,以此使患者的機體修復與抗病能力得到提升。通過新鮮果蔬的攝入來補充機體所需的維生素。要注意合理搭配飲食,確保色香味俱全,以促進患者分泌消化液和食欲大大增加,從而保障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足夠充分。若患者的心、腎功能健全,則應保障充足的水分,一方面滿足機體代謝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體內毒素的排泄。必要時還要遵醫(yī)囑給予靜脈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
2.5 心理護理 一旦患有結核病,病人就會變得恐懼、消極多疑和悲觀,而這些都會造成病人機體抵抗能力的不斷降低,對控制結核病非常不利,為此,做好心理準備在病人免疫機能的提高上非常重要。進行護理時,要給予病人充分的尊重與理解,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詢及加大衛(wèi)生宣傳力度,以使患者能夠堅持合理的全程化療。
2.6 傳染護理 要想結核病的傳播能夠得到有效預防,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控制傳染源,這也是進行消毒隔離的目的所在。對于痰涂片陽性患者來說,需入院接受治療,隔離呼吸道,有條件的應讓病人單獨住一間病房,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每天利用紫外線對病房消毒。要讓病人意識到個人衛(wèi)生的重要性并付諸于實際,禁止隨意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不得面向他人,并需要用雙層紙巾將口鼻遮住,隨后用火將吐痰的紙焚燒掉。而吐在痰盂里的痰液在丟棄前必須經過滅菌處理。雙手在接觸痰液后必須在流水中清洗,應對餐具進行消毒,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和消毒液浸泡等,應用公筷與他們進餐,避免造成他人被傳染?;颊哌€應佩戴口罩外出,接觸密切者還應到醫(yī)院接受相關檢查。
3 討論
在接受整體護理與治療后,54例患者中有51例痊愈,而剩余3例則是受到別的因素影響而中途變成居家治療。入院時長在半月到一個半月之間,入院途中未出現(xiàn)嚴重的副作用,沒有院內感染發(fā)生。做好用藥、飲食、心理、傳染整體護理對結核病的治療有積極意義,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在的依從性,達到最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張紹敏,陳萍.呼吸疾病專科護理,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陳淑英.現(xiàn)代護理學.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1.
何家榮.實用肺結核病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