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究確保套管針穿刺成功的條件以及延長使用時間的具體方法。方法:將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間需實施留置套管針穿刺的229例患者納入此次研究的對象,記錄穿刺不成功的案例,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結(jié)果:造成套管針穿刺不成功,主要是由于護理人員穿刺水平較低,封管不當,以及在穿刺期間未做好相應的并發(fā)癥預防措施所導致。結(jié)論:提升套管針穿刺水平,并正確選擇穿刺部位,是穿刺成功的首要條件,而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工作及正確封管,能夠有效延長套管針使用時間。
【關(guān)鍵詞】 套管針穿刺成功;條件;延長使用時間;方法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049-01
套管針又稱為靜脈留置針,其操作相對簡單,能夠減少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且靜脈留置時間較長,輸注效率高,不會對肢體活動造成較大的影響,也不容易穿破血管,或造成針管脫離等現(xiàn)象,在臨床上有諸多運用優(yōu)勢[1]。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套管針穿刺不當,也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系列并發(fā)癥,尤其是長期置管患者,更是要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工作,以延長使用時間[2]。本文主要選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并實施套管針穿刺的229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以明確保證套管針穿刺成功的條件及延長使用時間的方法,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選取的229例研究對象,皆是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這一時間段所收治并實施套管針穿刺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123例,女性患者占106例,年齡在2-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1±4.8)歲。患者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均在3-8d,成功留置有199例。在未成功的30例患者中,因留置套管針選取不當,或是護理人員穿刺技術(shù)造成的留置失敗有16例(53.33%);因患者血管原因所造成的留置失敗有8例(26.67%);因患者依從性較差造成的留置失敗有6例(20.00%)。另外有21例患者,雖已成功穿刺,但未達到預期使用效果而不得不拔針,其中,因?qū)Ч芏氯麨榘吾樀挠?例(38.10%),因液體外滲而拔針的有10例(47.62%),因靜脈炎而拔針的有3例(14.28%)。
1.2 方法
對未成功穿刺套管針,或是穿刺成功后又拔除的患者進行原因分析,發(fā)現(xiàn)留置套管針選取不當、穿刺技術(shù)不佳、患者血管原因是造成穿刺失敗的關(guān)鍵;而封管的正確與否,以及是否有效實施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是延長使用時間的主要原因。
1.2.1 正確選用套管針及規(guī)范操作
(1)套管針型號的選用。套管針通常有18、20、22、24G幾種型號,在選用套管針時,需要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血管狀況進行。在穿刺時,還需要使用3M一次性敷貼、肝素鹽水以及可來福接頭。
(2)規(guī)范性穿刺。由于下肢靜脈瓣相對較多,且血流緩慢,為避免靜脈炎的發(fā)生,要盡量選擇上肢靜脈。針對2歲以下的患兒,首選頭皮靜脈,若是頭皮靜脈穿刺困難,可選取手、足部靜脈。在穿刺置管時,要于穿刺部位上端6-10cm處扎止血帶,并常規(guī)消毒,旋動取下針頭的保護套,并旋轉(zhuǎn)外套管,讓患者繃緊穿刺部位的皮膚,手持針翼并與皮膚保持15°-30°的傾斜角進行血管穿刺。待針座底部回血之后,要降低穿刺傾斜度,平行進針0.5-1mm,一只手固定住針芯手柄,而另一只手則要捏住針翼,把外套管向血管方向緩慢推進,到距離外套管根部的0.5cm處后,松開止血帶,輕輕按壓導管尖端處的靜脈,之后拔出針芯,并套上肝素帽,與輸液管或是其他裝置予以連接,用3M的透明敷貼予以固定,并標注穿刺日期。
1.2.2 進行有效的封管操作
作者簡介:董仙桃(1974-),女,漢族,河南鞏義人,主管護師,大專。研究方向:心腦血管,神經(jīng)內(nèi)科護理。
(1)選取正確的封管液。一般來說,肝素鈉封管液含有0.9%的250mL生理鹽水,以及1.25×104 U的肝素鈉。在封管時,針對存在肝素鈉禁忌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要盡量選用生理鹽水,且在停止輸液后用5-10mL的生理鹽水進行沖管,間隔6-8h/次。若是選用肝素鈉溶液,需用在輸液完成后沖管,劑量在3-5mL左右,其抗凝時間可維持在12h以上。
(2)封管注意事項。封管時要運用正壓封管,把封管液從肝素帽端的輸液針頭內(nèi)緩慢推注,推注量為2-3mL,在推余液的過程中,可以緩慢拔除輸液針頭,把針頭拔出到只剩針尖,待封管液剩余0.5mL,需要邊推邊拔除針頭,確保留置針腔中充滿封管液。另外,在封管時,要注意動作的輕柔性,將注液緩慢注入,避免速度過快而造成血管內(nèi)壓力,使得管壁通透性改變而出現(xiàn)腫脹及外滲等現(xiàn)象。同時,在輸液時,延長管要呈U型,且肝素帽要高于針尖,避免回血、賭管。套管針的更換間隔時間不可超出5d,避免留置時間過長而造成栓塞。在整個留置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避免其肢體劇烈運動,若是下肢留置,可將肢體適當抬高20-30°左右。
1.2.3 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
為了預防穿刺部位感染,個人清潔中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為了預防液體滲漏,要有效固定,將外套管送至血管內(nèi),不可與血管壁接觸面積過大。堵管也是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要對管道進行徹底的沖洗,正確回抽,并控制好封管液的濃度、維持時間。同時,長期、大量輸液,同樣也會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管脆弱,容易出現(xiàn)硬結(jié)、紅腫熱痛等現(xiàn)象。所以,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范,并盡量選取遠端靜脈,叮囑患者注意營養(yǎng),以增強血管壁創(chuàng)傷修復能力。若是輸注液體會對血管造成較大刺激,要控制好輸液速度,在輸液前后,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管,避免靜脈炎的出現(xiàn)。
2 討論
套管針可以避免反復穿刺,對于血管的刺激較小,能夠有效保護患者的血管,并減低其痛苦。同時,套管針便于固定,不易脫針、滲液,能夠降低交叉感染以及意外感染的風險。要確保套管針穿刺成功,并延長使用時間,還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并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通過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認知能力,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留置針的清潔干燥,以降低賭管、感染等風險[3]。
同時,在留置針管的整個期間,護理人員嚴格執(zhí)行護理操作規(guī)范,要做好巡查工作,并強化靜脈留置針護理工作,一旦出現(xiàn)脫落、紅腫、滲液等情況,要及時正確的處理,以提升套管針使用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讓輸液更加的安全、可靠,促使患者的有效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學樸,張文琴.三種靜脈留置針置管方法穿刺成功率的比較[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07):131-133.
[2] 沈莉芬,溫利華.小兒四肢靜脈留置針穿刺三種送管方法效果比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12):103-104.
[3] 魏星.六步式業(yè)務流程管理法在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6):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