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軍 江蘇省鹽城市伍佑中學
考場作文作為一種特殊環(huán)境中寫成的作文,要想迅速取悅于閱卷者,從而獲得高分,一定要有一些技巧與方法。筆者通過近幾年考場作文閱卷評分的實踐,以為下述“四招”實為作文語言制勝之招。
修辭手法的合理運用,可以讓你的文章語言顯得有文采,讓文章語言變得生動形象起來。特別是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合理運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達到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請看著名作家高林瑜《看樹》的選段: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過一棵樹。那是一個已被水珠打濕的傍晚,我輕輕地撫摸著一棵枝干像盤龍一樣的榕樹,它的龐大的樹身蓋住了一大片莊稼。和煦的風從耳邊掠過,心霎時像一泓明靜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亂的日子在心中漸漸沉靜了下來。這時,風是最美的問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皺的情感撫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縷思緒都變得那么純粹而蔥蘢了。從此,每當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溫柔的綠色。
這一段文字寫得很美,究其原因,是靈活運用了比擬、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從“這時”一語可見,“把……撫摸得平平展展的”與上一句“日子在心中漸漸沉靜了下來”同義,都是表達心境的平和。“風是最美的問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皺的情感撫摸得平平展展的”這句話,很顯然,把風擬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者拋卻煩惱后的平和心境?!拔逸p輕地撫摸著一棵枝干像盤龍一樣的榕樹”,貼切的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榕樹多態(tài)的形體。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痹谧魑闹?,我們應學會巧妙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提高文章語言的層次與品位,為此,我們應做到:
一是巧用比喻。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如一篇滿分作文中有這樣的句子:
母愛就像一把大傘,在急風驟雨中為兒女撐起一個溫馨的港灣;母愛就像一把扇子,在烈日炎炎下為兒女扇起一陣涼爽的清風;母愛就像一座燈塔,在人生大海中為兒女照著一束指引的光芒。
這段話因為使用了比喻這一修辭手法,將“母愛”這一抽象內(nèi)容表達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二是偶用比擬。比擬有兩種:把物擬人化,把人擬物化。把抽象的概念擬物或擬人化,使描寫的事物或抒發(fā)的情感形象、生動、具體,從而便于抒發(fā)強烈的情感。對于比擬句的運用,要注意:一是比擬句表達的內(nèi)容;二是比擬句固有的修辭意義;三是比擬句在表達主旨上起的作用。請看一篇習作的句子:
風是調(diào)皮的,一會兒把那朵悠閑的云趕得滿天跑,還不斷變化她的面具,一會兒卷起地上的落葉,讓她們打著旋舞蹈。
這一段話將“風”人格化了,將其可愛活潑的性格給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出來,能啟發(fā)讀者的想象,語言生動形象。
我們說作文語言辯證嚴密,那么作文就有很強的說服力,進而讓讀者心服口服,作文也就有了思想性與生命力。請看余秋雨《廢墟》的選段: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zhàn)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fā),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shù)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間前仆后繼,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斗后的失敗,成功后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著。中國人若要變得大氣,不能再把所有的廢墟驅(qū)逐。
廢墟的留存,是現(xiàn)代人文明的象征。
廢墟,輝映著現(xiàn)代人的自信。
廢墟不會阻遏街市,妨礙前進。現(xiàn)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歷史的第幾級臺階。他不會妄想自己腳下是一個拔地而起的高臺。因此,他樂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臺階。
是現(xiàn)代的歷史哲學點化了廢墟,而歷史哲學也需要尋找素材。只有在現(xiàn)代的喧囂中,廢墟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xiàn)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為寓言。
很顯然,選文體現(xiàn)了作家對廢墟獨特的思考,這是一種獨特的情感宣泄。選文深層剖析了廢墟與中國歷史、中國民族心理的關(guān)系。從選文可以看出,哲理性極強而又圓潤熨帖的語言,構(gòu)成了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呈現(xiàn)出一種峭拔上升的力度美,富有張力的文字所蘊含的生命氣韻給讀者留下自我反思的余地。文章語言辯證,思維縝密,特別是運用了很多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彰顯了前后句子之間嚴密的邏輯性。
再請看2017年高考廣西一滿分作文《陌上花開,緩緩而來——我的高考》的片段:
也許高考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場沒有準備完成的匆匆赴約。于我來說,又何嘗不是呢?昨日的徹夜未眠,入場時的行步匆匆,縱使心存絲絲慌亂,這鮮花之路,我已走過四分之一。我想我不會忘記那并肩前行,相伴兩載的同伴們;不會忘記三尺講臺上,每日盡心奉獻的數(shù)抹倩影;更不會忘記灑滿墨跡的書本資料、日日翻動的課本講義,還有考前那暖心的鼓勵和震天的吶喊……顧城有一語甚是精妙:“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笔赝ㄩ_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如勞碌之蟻,也都如神靈般至美至明。
古語曾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蔽乙逊N下鮮花一路,今已緩緩盛開。望向窗外,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花香隱隱,我已在這陌上花開中,踏花徐行,緩緩歸來。
這一片段文氣貫通,一氣呵成,名言的引用恰當、傳神,用詞貼切、辯證,再加上整句散句的搭配使用,使文章語言整齊中有變化,有節(jié)奏感且不呆板。正是因為使用了嚴謹?shù)倪壿嬓缘恼Z言,語段才正確地表達了考生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字里行間體現(xiàn)了考生深厚的語文素養(yǎng)。
作文語言要辯證,即文章要體現(xiàn)思辨之義,方能顯靈性之光。為此,必須做到:
一要有“嚴謹?shù)倪壿嫛薄N覀冊谧魑臅r,前后句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必須鮮明,如余秋雨文中的“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前果后因,環(huán)環(huán)相扣,水到渠成,這一切都閃爍著邏輯的光芒。
二要有“辯證的思維”。即要求采用婉轉(zhuǎn)(委婉轉(zhuǎn)折)、一分為二的語言技巧表達作者的觀點,這個作者的觀點正是文章需要辯證論證的觀點。如“往事往往不會阻止腳步繼續(xù)前進”中的“往往”一詞,辯證科學,使得語氣比較委婉而不生硬,你想想,如果換成“一定”,效果會怎么樣?
三要有“斐然的文采”。作文中,為了強化辯證的色彩,為了增強語言的氣勢,適當增強一些文采很必要,如余秋雨文中的“只有在現(xiàn)代的喧囂中,廢墟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xiàn)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為寓言”這句話,對稱的句式,辯證的說理,明顯增強了文章的震撼力量。
作文的語言如果詼諧幽默,就能輕松地詼諧調(diào)侃,辛辣地諷刺嘲笑,讓文章理趣盎然,那將會給評卷老師留下深刻印象,從而取得高分。請看歐·亨利名作《帶家具出租的房間》的選段:
他在第十二家的門口拉了鈴,來了一個女房東,她的模樣使他聯(lián)想到一條不健康的,吃得太飽的蠕蟲;蠕蟲吃空了果仁,只留下一層空殼,現(xiàn)在想找一些可以充饑的房客來填滿這個空間。
他打聽有沒有房間出租。
“進來。”女房東說。她的聲音來自喉頭,而喉頭也仿佛長遍了舌苔?!拔矣幸婚g三樓后房,剛空了一個星期。你想看看嗎?”
“幽默”其實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一種特殊的生活觀;歐·亨利的幽默是一種喜劇特有的“黑色幽默”,可笑而意味深長。歐·亨利善于運用夸張的手法,擅長于將人物進行變形,并且達到極端,如“她的模樣使他聯(lián)想到一條不健康的,吃得太飽的蠕蟲;蠕蟲吃空了果仁,只留下一層空殼,現(xiàn)在想找一些可以充饑的房客來填滿這個空間”一句,將一個活脫脫的“房東”形象荒誕而生動地描繪了出來。請看學生習作《我記憶中的老師》的選段:
我還記得,那時的語文課上要求學習漢語拼音。漢語拼音在那時的我眼里是最無聊、最小兒科的東西了,似乎,那一個個飽滿的漢語拼音是由許多枯燥乏味堆積起來的。自然地,我不尊敬那時的語文學科,甚至有些鄙薄。我的魂似乎已經(jīng)飛到了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筆下,那時的我,技術(shù)非常高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將《安徒生童話故事》放在課本下面偷偷地看。當然,田老師的目光像槍彈穿透甲胄,金剛鉆切開玻璃一般瞧出了我的機關(guān),射中了我的心臟,我的手,只在發(fā)抖……
這篇學生習作成功運用了反語與夸張的技法,如“技術(shù)非常高明”,無疑是對不專心聽講行為的一種否定,這里褒詞貶用,取得了一定的幽默效果;再如“田老師的目光像槍彈穿透甲胄”“射中了我的心臟”等夸張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地揭示了我當時的慌亂與無措,使語言理趣盎然,生動活潑。
幽默既然能取得如此鮮明的表達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讓作文語言幽默起來呢?
一是使用夸張。這種手法即將人物進行變形,并且達到極端,讓人忍俊不禁,從而營造出喜劇的氛圍,也就是通常所謂的荒誕的藝術(shù)手法。比如歐·亨利的《忙碌經(jīng)紀人的浪漫史》,其中塑造了一個證券公司的經(jīng)紀人哈維·麥克斯韋爾,由于事業(yè)的忙碌,荒謬地將自己昨天才結(jié)婚的新娘給“忘”了,很夸張地設置了“第二天又狂熱地再向她求婚”這一情節(jié),這一人物的形象完全變了形,成為了在金融戰(zhàn)爭中一個因為金錢忙碌而瘋狂的“工作狂”。這一形象雖屬虛構(gòu),但達到了藝術(shù)的真實。
二是自我解嘲。這種手法即要拿自身的失誤、不足甚至生理缺陷來“開涮”,對丑處、羞處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張、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發(fā)揮、自圓其說,取得輕松和諧的氛圍。據(jù)說,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姍蒂,是有名的潑婦,動不動就作河東獅子吼。有一天,姍蒂在家里吵鬧不休,蘇格拉底忍無可忍,只好出門。正走到門口,姍蒂從樓上倒下一盆污水,正好潑在蘇格拉底的頭上。蘇格拉底心平氣和地說:“我早就曉得,雷霆過后必有甘霖。”一個自我解嘲,把一腔怒火沖個煙消云散,又使他得以迅速進入哲學思考。
“典雅”又稱樸實而雅正,既講究一定的修飾,又不失自然樸實的文風。既能超越平直簡陋,又不會過分張揚?!暗溲拧钡奈淖衷诟呖甲魑闹蓄H受追捧,其獲得滿分的概率也很高。請看著名作家余秋雨《江南小鎮(zhèn)》的節(jié)選:
江南小鎮(zhèn)很可以成為我們的作家藝術(shù)家的小島,有了這么一個個寧靜的家院在身后,作家藝術(shù)家們走在都市街道間的步子也會踏實一點,文壇中的煩心事也會減少大半。而且,由于作家藝術(shù)家駐足其間,許多小鎮(zhèn)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聲望也會大大提高。如果說我們今天的江南小鎮(zhèn)比過去缺了點什么,在我看來,缺了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zhèn)產(chǎn)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shù)靈魂。而這些智者,這些靈魂,現(xiàn)正在大都市的人海中領(lǐng)受真正的自然意義上的“傾軋”。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但愿有一天,能讓飄蕩在都市喧囂間的惆悵鄉(xiāng)愁收伏在無數(shù)清雅的鎮(zhèn)邑間,而一座座江南小鎮(zhèn)又重新在文化意義上走向充實。只有這樣,中國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xiàn)雙相自立。
這篇文章受到讀者青睞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典雅的語言和文中散發(fā)出的對往古生活的向往,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靈活地運用了整齊劃一的排比句式,使文章充滿韻味與文化氣息;二是適當融入了古典詩句,充實了文章的內(nèi)容,增強了文化內(nèi)涵;三是融入了一些文言色彩的詞語,雅致、蘊藉。
請看2017年高考上海卷滿分作文《未知的世界,有我最美的期待》的選段:
尋幽探壑,林木蔥蘢清流擊石處,山徑依稀難認,正迷惘時,突然看到花明柳暗中,幾椽茅屋,那份驚喜難以言表。試問,如果每轉(zhuǎn)一個彎,就知道會看見一座橋,每過一道橋,就知道會看到什么花,那旅行還有什么樂趣可言?
愛一個人,喜歡他帶給你的溫暖和安全,有人說,根據(jù)血型、星座等可以預測到,這個人十年后會背叛你,你會選擇放棄這一份感情嗎?尋尋覓覓,萬千人中的驀然回首,才有了紅塵中的相守相知,何必為遙遠的將來放棄眼前的幸福,再說,說不定,靜水輕流的日子里他會更愛你呢。
喜歡看比賽,勢均力敵的兩個隊你來我往,你想蓋我個帽,我讓你摸不到球。你進一個球,我不甘示弱立刻還回一個,不到最后一秒,勝負難判。沒有人會喜歡實力懸殊的比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沒有對抗,沒有火花,平淡無味。3∶0戰(zhàn)勝柯潔后,阿爾法狗宣布退役,在戰(zhàn)勝所有能對弈的最高級別的人類棋手后,若再與其他人類對手比賽,結(jié)果不言而喻。阿爾法狗獨孤求敗只能封劍。
人生如棋,方圓之間,動靜之下,妙在棋局千變?nèi)f化,妙在結(jié)果不可預測。既然如此,走一步進一步,哪怕步步驚心,我只當?shù)溬飧K校磺卸际亲詈玫陌才拧?/p>
憩于理性,行于熱情。預,是理性的綢繆;不預,是天真的熱情。我偏好后者,你呢?
這篇考場作文在扣題的基礎上,首先是靈活運用整句和散句,讓文章充滿雅致的味道,氣勢充沛,韻味十足。其次是適度點染,讓文章增強形象的色彩,“人生如棋,方圓之間,動靜之下,妙在棋局千變?nèi)f化,妙在結(jié)果不可預測”,典雅古樸,貴族端莊,有了搖曳的美感,提升了文化品位。再次是適當融入一些文言色彩的詞語,增強文章的典雅之氣,如“憩于理性,行于熱情。預,是理性的綢繆;不預,是天真的熱情”等語句,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讓整篇文章充滿著典雅之氣。
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苓_到這一標準呢?
一是靈活運用一些整句,讓文章充滿雅致的味道。如余秋雨《江南小鎮(zhèn)》中的“缺了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zhèn)產(chǎn)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shù)靈魂”,氣勢充沛,韻味十足。
二是適度點染,讓文章增強形象的色彩。如“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這一句就顯得平直,如果加上適度點染,寫成“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舊貌換新顏,歷史又打開了新的篇章”,改寫之后的句子就有了搖曳的美感,提升了文化品位。
三是適當融入一些文言色彩的詞語,增強文章的典雅之氣。如上海卷滿分作文中的“哪怕步步驚心,我只當?shù)溬飧K小薄绊诶硇?,行于熱情”等句,因為較好地使用了部分文言詞語,使文章變得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