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天津市實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為更好地了解天津市高中物理新課標及核心素養(yǎng)落實情況,開展了基于新課標物理教學的高一物理教師問卷調研,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深化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標;物理教學;調研;分析
作者簡介:高杰(1963-),河北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教研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學物理學科教學.
為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017年9月,天津市高一入學新生,全部進入新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各學校依據《2017年天津市普通高中課程安排指導意見》《四省市普通高中2017級物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及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應教材(以下簡稱舊教材)實施物理教學.2018年1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正式頒布.
1調研背景
為深入了解各學校推進課程改革進展,了解教師基于物理核心素養(yǎng)開展物理教學的實施情況,促進《教學指導意見》及《課程標準》、新的高考方案、舊教材在教學實踐中的有效對接,開展了高一教師問卷調查.
2問卷編制
本次調研于2018年4月進行,調研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六個維度,第一部分包括選課走班情況、教師備課的精力投入狀況和教師感覺目前教學中面臨的困難三個維度.第二部分,借鑒和采用崔允漷教授等教師研制的“教師實施課程標準的調研問卷”,結合高考綜合改革和新《課標》進行了相應調整,包括教師對《指導意見》及《課程標準》的理解、課程實施和教學反思三個維度.為力求較為準確地獲取教師對于新課程的實踐水平,第二部分采用Likert5級量表獲取教師踐行新課程的水平,從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
3調研對象
借助“問卷星”網絡問卷平臺,面向天津市高一物理教師發(fā)放問卷,教師無記名答卷.收回有效問卷336份,涵蓋全市的各區(qū)各類學校.樣本覆蓋面廣,具有較高的信度.
4調研結果
41“6選3”的物理選擇情況
截止回收問卷,在“6選3”的選課中,選擇物理的學生比例情況見表1所示.
從調研數據可以看出,超過四分之三的學校,選擇物理的學生人數少于一半.
為幫助學生適應高考選考及生涯發(fā)展,各校都進行了生涯發(fā)展指導,引導學生依據個人興趣特長進行課程預選.學生在進入高一學習之后的多次課程預選中,選擇學習物理的學生人數逐次遞減的占6369%,基本不變的占2857%.參調教師通過與學生的訪談及分析,得知人數遞減的原因是物理難學或學生從其他途徑了解到高中物理會越來越難,所以改選其他課程,雖有些學生覺得物理重要,但又覺得學習其他學科更容易得高分,故逃避物理.有些學生堅持選擇物理很多是出于對以后報考專業(yè)面廣等的考慮.有的學校雖然選擇物理的學生人數基本沒變,但人員有變化,有些學生突然對物理產生學習興趣了,但也有些同學放棄選物理了.
42備課精力的投入情況
參調教師中,備課時間主要用于研讀課程標準、教材,分析學情,制定教學目標和策劃學生活動的占4464%(如圖1),說明教師備課中,對理解課程目標,依據課程目標確定教學目標的意識和水平還有提升的空間.
43教師感覺的最大困難
對教師教學中感覺面臨的困難進行調查(多選題,如圖2所示):問題給出了五個選項,選擇“沒有《考試大綱》,難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位居困難之首,占7083%,選擇“沒有與《課程標準》配套的教材”位居第二,占6905%.說明教師潛意識里還是以考點決定學點、基于教科書而非基于課標的教學現象還占有相當的比例.同時也反映出教師對“學業(yè)質量水平標準”的理解還需進一步加強.4315%的教師認為“由于課時少而缺少練習落實教學內容”,對“18課時為1學分”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要求認識不足.
44理解《課標》和核心素養(yǎng)
為推進落實高考綜合改革和深化課程改革,天津市為每位老師舉辦了不少于32學時的市級或區(qū)級的崗前和跟進的集中培訓,調研了解到,90%以上的教師日常教學中能夠自主地進一步研讀課標(圖3).
教師理解《指導意見》中內容與要求、教學建議、說明及考試與評價建議的情況,理解《課標》的課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業(yè)質量水平的情況,采用Likert5級量表,具體得分情況如下:
從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教師學習和理解《課標》和《指導意見》,在課程基本理念、物理核心素養(yǎng)、內容標準、教學建議、學業(yè)質量水平五個方面均有60%以上的教師努力用課程標準指導教學實踐.
45基于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
451教學目標
《課標》修訂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是凝練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要凸顯目標性,注重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為:
課程目標是教學目標實施的方向,但從圖4的統(tǒng)計數據看,依據《課標》制定教學目標的教師比例低于參照學情的教師.另外,在聽課、座談調研中也了解到,很多教師只是將教學目標寫在教學設計上,確少對如何實現目標的思考,或只關注課時目標,缺少對物理課程的本質和課程目標的深入認識和理解.
452教學方式
物理教師要基于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結合教學實際情況,轉變教學方式,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穿于物理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對教師物理教學方式的調研數據如圖5所示.
從圖5的統(tǒng)計結果看,選擇“符合”比例最大的是“教師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選擇“不符合”最多的是“安排學生完成富有挑戰(zhàn)任務”和“由于課時少,教學還有很多情況以講授為主”.通過座談也了解到,教師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要在物理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育,就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探究教學,注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453學習評價
學習評價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及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教師教學中對學習評價的情況如圖6所示.
“學習評價”的得分明顯低于“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因此,要進一步關注和加強學習評價,激勵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將學習動力轉化為積極的學習行動.
46教學反思
461反思內容
教師實施教學,需要不斷反思對課程的理解與實施行為,從而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反思的內容決定了反思的效果.教學反思內容的調查數據如圖7所示.
可見,注重教學反思的教師人數在70%左右.反思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是否符合《課標》的理念的教師人數幾乎相等,略低于反思教學目標達成的人數.
462反思方式
教學反思應貫穿于教師的整個教學實踐中,對教師教學反思方式調研統(tǒng)計結果如圖8所示.
以上的統(tǒng)計結果提示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標》,從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學習評價以及教學反思等方面,積極踐行新課程的要求,深化課程改革.
5分析建議
51絕大多數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識水平有較大改善
問卷第二部分,對教師理解課程標準、開展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教學反思三個維度的調查,各子維度的統(tǒng)計數據均顯示出,70%左右的教師積極學習和研究《指導意見》和《課標》,并努力將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而且注重對實施新課程的標準的結果和實施過程進行反思.調查數據反映出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方式選擇方面以教學內容為指導,尊重學生實際情況,努力實施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教學方式注重積極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方向轉變,而且體現出教育教學的相關理論對于中學物理教學方式的轉變也有所影響.
52 積極開展基于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教學
從統(tǒng)計數據看出,70%的教師能夠不僅關注《指導意見》中的 “內容標準”,而且認真研讀并力求理解其中“教學建議”,力求將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落到實處,反映出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教師在“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這一問題選擇“符合”的比例較高可看出,這些教師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要在物理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育,就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探究教學,注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從統(tǒng)計數據可了解到教師能基本領會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的要求.但從“課時少很多情況以講授為主”選擇比例較高的調研結果反映出,教師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的深刻性和全面性的理解還需進一步加強.提倡教師的校本教研中,以案例為載體深度思考,扎實開展有思維的教研及教學,實現研訓一體.
53在規(guī)定課時達成相應學業(yè)質量水平還有差距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內容、形式、難度等是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在“教學中面臨的最大困難”調查中,選擇“沒有《考試大綱》,難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的教師最多;一方面反映出絕大多數教師潛意識里都存在怎么考怎么教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少逐層遞進的意識,有“一步到位”的現象;同時也反映出教師對本次課標修訂中研制的學業(yè)質量水平標準把握不準.建議加強對“學業(yè)質量水平”的解讀,促進教師理解此標準.促進教師能更好地依據核心素養(yǎng)的水平標準實施核心素養(yǎng)教學.
有些學校,物理一個模塊教學的課時數多于國家規(guī)定的36學時,但這些教師仍然希望增加課時.這與教師對“學業(yè)質量水平“等級把握不準相關.建議加強在國家規(guī)定的課時內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實踐研究.
54教學設計需進一步加強理論指導
問卷第二部分調研的各題平均分介于3~4分之間,平均分最高的為“設計教學目標時參照學情”,394分.平均分最低的為“在平時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小組匯報”,308分.這兩個題目具有相關性,但得分分別是最高和最低,反映出教師在教學設計時,缺少理論的指導和理性的思考.這個調研結果提示廣大教研員及教師,教學研究要實現從影響教學要素研究轉向對學生的研究,加強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研究,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55少數教師的觀念亟待轉變
在調研中了解到,有64%的教師所在學校及教研組常常組織基于課程標準的專題教學研討.而且從總體的數據看出,仍有20%的教師教學設計過于依據以往經驗,不太關注《指導意見》和《課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些教師存在職業(yè)倦怠及感性教學的現象.針對此類問題,建議學校加強學科文化建設,為學科建設、教師發(fā)展、學生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崔允漷,周文葉,董澤華,張靜教師實施課程標準測量工具的研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