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思佳
摘要:米歇爾·布托爾是法國新小說派的重要作家。在其代表作《變》中,故事本應在一節(jié)三等車廂中展開,但作者卻通過巧妙的時空形態(tài)構建,構建了一個時間永恒空間多維的世界,展現(xiàn)了主人公在車廂之外的生活境況與思想歷程。本文通過分析小車廂擔任的命運時空性質、視角時空、形象時空三大時空角色來探究《變》中的時空形態(tài)構建,為分析米歇爾·布托爾的寫作技巧提供一個全新視角。
關鍵詞:米歇爾·布托爾;《變》;寫作技巧;時空形態(tài)構建
米歇爾·布托爾是法國新小說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變》榮獲1957年雷諾多文學獎。從表面上看《變》是作者對主人公所在的一節(jié)三等車廂與經(jīng)歷的一段二十小時旅程的描寫,實則卻是以這一節(jié)前行的車廂為圓點,發(fā)散性地向我們展示了主人公動蕩的感情生活與激烈的內(nèi)心掙扎。任何文學作品都離不開時空形態(tài)的構建,在小說中,作者確實用一列行駛中的列車為我們構建了一個此在生存時空,但在此基礎上,作者并沒有構建新的時空形態(tài),而是賦予了車廂這一此在生存時空多重身份,使其擁有為小說其他內(nèi)容的描述提供必要條件的能力,即小車廂承載大世界的能力。接下來,我們將逐一分析作者賦予小車廂的命運時空性質、視角時空與形象時空三大時空角色,從而了解米歇爾·布托爾是如何在《變》中構建小說的生存時空形態(tài)的。
一、命運時空性質
小說伊始,主人公苔爾蒙走進了他的三等車廂。車廂內(nèi)人來人往,空間的流變讓我們感受到時間的存在;同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列車緩緩前行,時間的流動便造成了空間的展開。在時間與空間的相互作用下,第一層時空由此產(chǎn)生。作者筆下的主人公企圖擺脫這種命運驅使,試圖超越此在生存處境,他需要重新來過、仔細周全。如何在不斷奔流涌動的時間之流中逆行,使往事能夠一一重現(xiàn)?最獨特的方式便是回憶?;貞浤苁雇轮厣_拓出超越原有情感和思維的新的心靈,從而實現(xiàn)自我重塑,通過回憶重新塑造想象中的時間與空間,擺脫此在生存處境對精神世界的有限展開的制約,重新審視自己與所做的決定。
正基于此,作者透過主人公的回憶,為我們構建了第二層時空。而這一時空的產(chǎn)生,不得不歸功于車廂的命運時空性質。然而,主人公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每一瞬間都以碎片的形式塵封在回憶的黑洞中,作者是如何在無邊無際的黑洞里抽取有效的碎片,并組織構成完整的生命圖景呢?這同樣依賴于車廂承擔的時空角色——視角時空。
二、視角時空
通讀小說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說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作者以主人公的視角為出發(fā)點,對車廂內(nèi)的陳設、人物和車廂外的景色做詳盡的描?。欢愂亲髡呓柚魅斯乃季w,娓娓道出主人公的復雜情感和糾結處境。主人公的思緒萬千,但讀者還能從中梳理出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這就依賴于作者對于視角的選擇。
在《變》中,米歇爾·布托爾選擇的這一視角時空,正是主人公所在的這節(jié)行駛中的三等車廂。主人公的第一次回憶,是在適應了火車的晃動和聲響之后,在“你原來害怕趕不上這班火車……”的思緒影響下,他自然而然地回憶起了清晨起床趕火車時的場景,在這次回憶中,作者借主人公的口吻,初步交待了主人公與昂里埃特有裂痕的感情。車室輕輕晃動,主人公開始端詳手中的那本東南地區(qū)謝克斯時刻表。這列火車將在第二天深沉的黑夜抵達羅馬。為什么要離開巴黎前去羅馬呢?主人公不由自主地回憶起自己離開巴黎的原因和前往羅馬的目的,“你決定作這次旅行是非常突然的……”。在這段回憶中,作者具體地講述了主人公與昂里埃特在巴黎死氣沉沉的生活,而之后作者花費大量筆墨描寫主人公對抵達羅馬后的行程幻想也表現(xiàn)出塞西爾對主人公的拯救性作用,引出主人公最初想與塞西爾一同生活的強烈渴望。列車緩緩前行,主人公沉浸在對塞西爾的明麗回憶之中:他回憶起塞西爾的出現(xiàn)使羅馬的一磚一瓦都重現(xiàn)異彩,塞西爾的熱情使他即使遠在巴黎也無時無刻不在想念羅馬;而在回憶起羅馬之行結束后回到先賢祠十五號時,昂里埃特的冷淡強硬使主人公如同陷入了陰郁幽暗的沼澤中,這種鮮明的對比使他肯定了要和塞西爾一同生活的決心。主人公雖然始終坐在車廂里,思緒卻因車廂內(nèi)外的細微變化產(chǎn)生波動,一些似曾相識的因素使他多次回憶起曾經(jīng)的數(shù)次旅行。
以行進的車廂為視角時空的一系列思緒既是主人公重建歷史、重塑自我、意識命運和超越命運的捷徑,也是作者向我們有序展示小說背景和故事梗概的契機,同時,將回憶有序地排列仍然離不開車廂作為形象時空的作用。
三、形象時空
視角時空的確立,不可避免的生成了回憶時間。列車前行,旅程漫漫,沿途景色不斷變換,過往的旅行回憶便一一在主人公的眼前重現(xiàn)。每一個和昂里埃特、和塞西爾在一起的瞬間都變成一張張電影膠片,喪失了時間的性質。只有在視角時間確立的前提之下,我們才能將那些與兩個女人和兩座城市的回憶挑揀出來,再次賦予其新的時間內(nèi)涵。隨著主人公思緒的慢慢拉扯,我們得到了以當下視角為時間基準的一系列情節(jié):上周一從羅馬回到巴黎之后重覽巴黎的情節(jié)、兩年前與塞西爾在火車上初次相識的情節(jié)、十五天前與塞西爾在羅馬分別的情節(jié)、與塞西爾相識一個月后偶然重逢的情節(jié)、三年前與昂里埃特重游羅馬的情節(jié)、一年前和塞西爾同回巴黎的情節(jié)……回憶的時間外觀由此產(chǎn)生。與此同時,這一段段被重新賦予時間的回憶在其內(nèi)部之間產(chǎn)生了時間邏輯,即使在視角時空下它們的出現(xiàn)無序可尋,我們?nèi)阅芤揽科鋬?nèi)部時間邏輯將它們依次梳理排序。
正如上文所述,當主人公的一系列回憶以視角時空為中心聚集,并按照內(nèi)部邏輯關系有序排列之后,這些回憶便不再是沒有時間性質的碎片,而是一同構成了完整的生存圖景。此時,作者筆下的回憶隨即演化為了描述對象,描述對象展開其歷史內(nèi)容的時間便是描述對象時間。在描述對象時間的推移下,我們?nèi)缟砼R其境般經(jīng)歷了主人公長達三年之久的感情經(jīng)歷。描述對象時間的存在不僅向我們證實了主人公過往經(jīng)歷的必然性和此在抉擇的必然性,而且體現(xiàn)出了此在生存與描述對象之間的時空距離,即此時坐在三等車廂的主人公與踏上列車之前的數(shù)年時光的時間性質關系。這一復雜關系的體現(xiàn),全然依靠作者敘述空間的展開。
在《變》中,米歇爾·布托爾創(chuàng)造性地將敘述視角設置為第二人稱,即作者的敘述時間與此在生存時間完全重合。我們將和主人公一同坐在輕輕晃動的三等車廂里,這節(jié)車廂代表的不僅僅是此次旅程,更意味著過去主人公的每次羅馬巴黎往返之旅。此時,描述對象將以歷史發(fā)展順序在敘述空間里一個個上演,作者的任務就是在敘述時間,即此在生存時間的引導下帶領我們遍及敘述空間。此在生存時間是此時乘坐的三等車廂持續(xù)向前的佐證,描述對象是曾經(jīng)在兩座城市來回穿梭的車廂的合成,二者因車廂的存在融為一體,因而產(chǎn)生了形象時間。形象時間的展開不僅為主人公提供了回顧歷史超越歷史的空間,同時也使我們?nèi)缤魅斯话阍谛蜗髸r空中經(jīng)歷整個故事,完全了解主人公過去以及現(xiàn)在的心境變化,從而完成對小說的理解。形象時空是作者描述主人公情感的生成演化史,即小說最重要部分的必要條件,而車廂則是形象時空產(chǎn)生的核心。
綜上所述,這節(jié)小小的車廂,不僅是主人公前往羅馬搭乘的交通工具,更是作者展開小說內(nèi)容的描述輔助。在米歇爾·布托爾的巧妙使用下,這節(jié)車廂首先反映出主人公的此在生存境況,即他要搭乘火車前往羅馬,將情人塞西爾帶回巴黎,與昂里埃特和在巴黎的家決裂,這將是他歷史命運的轉折點。車廂的命運時空性質使主人公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命運的主宰,為了擺脫此在生存時空的束縛,主人公選擇通過回憶來重現(xiàn)歷史、重塑自我。其次,坐在車廂內(nèi),主人公的思緒被車廂內(nèi)外的變化牽動,他的回憶片段也隨著車廂的前行被一個個激起并重現(xiàn),車廂因此具有了視角時空的身份。最后,作者選取第二人稱為敘述視角,使得我們能夠與主人公一同坐在車廂內(nèi),一同經(jīng)歷曾經(jīng)發(fā)生在車廂內(nèi)的一段段故事,歷史過往與此在生存的融合使得這節(jié)車廂成為了形象時空。因此,在米歇爾·布托爾的安排下,一節(jié)小小的車廂便具有了命運時空性質、視角時空和形象時空的多重身份,我們也能夠在作者的引導下,通過一節(jié)小小的車廂和一段二十小時的旅程了解主人公動蕩的情感生活與思想斗爭。
參考文獻:
[1]桂裕芳.變[M].北京:外文出版社,1983.
[2]Gui Yufang,1983,Modifica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
[3]唐代興,2001年12月,第12期,文學話語形態(tài):文藝學研究的新視域,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Tang Daixing,December 2001,No.12,Literary Discourse Form:A New Field of Vision for Literary Studies,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5]Michel Butor,1957,La Modification,Paris:Les Editions de Min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