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蒙蒙
一張白紙,在抹上一筆黑色之后,黑是白的之外,白是黑的之外。在很多研究設計美學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應用的理論是中國繪畫中的“計白當黑”,然在對這么一張畫著黑筆的白紙之時,“計白當黑”便不僅僅只是一種概念,而變成了一種感覺。黑,在衍展在收縮,白,在包容在吶喊,留白便成了與周圍空間的對話,在其中又在其外,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前后相隨,音聲相和。此時此刻,周圍是你的留白,你也是周圍的留白。對一張白紙尚且如此,在面對視覺傳達設計中,這個留白的思考,便顯得尤為重要。
一、無筆墨處皆妙處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時代,視覺感官不停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此時視覺設計便需要形成動線的信息載體。這個時候的視覺時效性功能不斷放大,短時間抓住記憶點則是現(xiàn)在設計師必備技能。在被大量的商業(yè)需求膨脹擁擠后,視覺設計在這種快消費的氛圍下逐漸的張狂且嘈雜。顏色力量在被數(shù)值化之后,其中所賦予的色彩情感也在逐漸的削弱,賦予色彩情感的新的意義便成了簡單明了的“抓住眼球”。
在“抓住眼球”之后的設計呢?經(jīng)不經(jīng)得起解讀?扛不扛得住分析?在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先生《設計中的設計》講述道:“僅僅是依靠設計的才能謀生并不是成為一個設計師的充分理由,一個真正的設計師,應該能夠豐富設計這一概念”。那么在設計之后,更是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來作為容器,并非只是簡單地在版面上的空缺,則是在對“無筆墨”處的思考,方能展現(xiàn)其妙。
二、留白深處并非空
“信息傳達的目的并不是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來吸引人們的注意,而是要慢慢滲透在五官當中去。在人們還沒有注意到其存在時,成熟、精密、有力的傳達,已悄然完成了”。
視覺傳達在設計過程當中,更多的是將信息通過更為有效的表現(xiàn)形式傳達給受眾。這個有效的形勢則包括多種多樣,多重風格以及表現(xiàn)形式,重點則在于傳達。在視覺感受過程中,視覺并不能等同于嗅覺聽覺,五官的傳達感受在大腦中都會產(chǎn)生畫面,但是視覺會將其更為具象的烙印在腦海中。人的感覺十分精妙,太多細微的末梢神經(jīng),太多思緒,此時嘈雜的視覺符號便會成為過重的負擔對信息的消化而言。
留白,便成了感受。
僅對水墨中的留白而言,此刻的留白并非是空白而無一物,留白的意義便體現(xiàn)在這個筆觸是否留的巧妙而飽滿,從他在,故而他應該在。
視覺設計也是另一種層面的繪畫,在字符版式的細微末節(jié),在圖像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在版式節(jié)奏的動感形勢,在元素使用的擺放手法,留白無處不在。而留白存在并不是代表一種表現(xiàn)手法下的刻意而為之,則是依靠視覺感官力的選擇,抽象意義上的“感覺”。那么此時此刻的留白并不是指這個版面是空白的白色填充,而是即使是其他具有色值的顏色填充,可以是沒有放置點線面這些元素,但是并不是無意義的空白處理,而是對現(xiàn)有畫面的再次延展和深入。
三、五彩斑斕的留白
五彩斑斕與留白,從字面來看是一個悖論。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色彩似乎是被強制擁有了消費意義,糖果色、馬卡龍色等等,藍色就是代表藍天,粉紅就是溫柔,被數(shù)值定義化的色彩,在視覺傳達過程中,意義便顯得十分空洞。人眼并非機器,無法解讀數(shù)字定義下的紅色,可在傳統(tǒng)色范圍中,我們可以自行解讀中國的紅色,飄揚的國旗,過年的春聯(lián)。
人對顏色的感覺是一個綜合體,譬如茶葉與火苗,這些顏色都會引起我們對這個事物的感官,它不僅刺激視覺也激活我們其他的感官,包括記憶,然而我們的數(shù)值顏色中,只是將顏色中的物理與視覺特性將其提取,進行有序排列,因此這個顏色無法引起共鳴。此時這種意義下的五彩斑斕,與留白并非相悖,此時的留白便與其相輔相成,此時的白便是一種載體,在視覺上作為平衡點來更好地闡述信息的可傳達性,留白各在其中,讓它具有可呼吸的力量。
正如原研哉先生所說“白并不是白的,讓白得以誕生的是一種感受白的感覺方式,靠著這種搜尋,有了感受“白”的容納性,有了這種能力,我們才能意識到白,對世界諸文化難以想象的多樣性中隱藏的“白”才能有所察覺”。
四、結(jié)語
對留白而言,我國擁有大量的詞匯都對其加以解讀,無物勝有物,無聲勝有聲,無論是畫面、聲音、文字,留白都創(chuàng)造著震撼心靈的美,大音希聲卻余音繞梁,不著一字卻言有盡而意無窮。對視覺傳達中的留白,其實是在用一種做減法的行為來讓設計更加具有意義,在追求極致的同時,達到“少即是多”的目的。對設計而言,簡約而不簡單則是最難,留白的意義,也是與對面受眾的溝通,設計中的留白,是設計師賦予的一種意義,而受眾感受到的留白,則是被不同的人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意義。
在留白中,言已盡而意不止,在此間遨游的同時,也更能感受其事物的本身,意猶未盡。適當?shù)淖鰷p法并非空洞,在做減法的同時更深入的挖掘其設計的本意,那么“踏馬歸去馬蹄香”,此種感覺更為深層,也擁有精神層面的支撐與對信息傳遞的認可。
好的設計,是融合,是歸納,不是堆砌。
參考文獻:
[1][日]原研哉.紀江紅 譯.《白》[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
[2][日]原研哉.朱鍔 譯.《設計中的設計》[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