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松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對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所不同的是,現代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要圍繞語文教材內容,同時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通過各種措施進行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語文其實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語文在生活中不僅是溝通表達的一種工具,更是發(fā)現真理、領悟生活的重要方法,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教學中,將情感教育因素逐漸融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比較健全的人格,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積極面對人生,勇于挑戰(zhàn)困難。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在各個方面的成長還不是很成熟。在感知周圍環(huán)境的同時難免會出現偏差,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情感教育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努力自主思考,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因此對新事物敏感度很高,有必要實施情感教育來加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二、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一)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實施情感教育
小學生在初步接觸事物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從表面上去認識事物,看到的也只是事物的現象,并沒有發(fā)現其中的本質和規(guī)律,非常容易受周圍各種因素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分析,通過各種方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巧妙利用教材中所體現出來的復雜情感因素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悟和作者產生共鳴。教師將學生引入到作者的世界中,學生就能更好體會文章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挖掘學生自主體會文章情感的潛能。在小學語文中,許多文章都圍繞我國著名的一些名勝古跡進行描述,通過這些名勝古跡表達情感,那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風景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多媒體具有極強的表現力,由于其集圖片、音頻、視頻為一體,能夠很好將學生帶入場景中,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對于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非常有益。
(二)充分挖掘情感要素,實施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雖然比較特殊,但相比之下很多文章都不是很難,課文的表達方式和內容,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都是學生容易理解的。所以,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該注意到文章情感的挖掘。比如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情感的理解都比較相同,但是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遠遠比讀到的內容要復雜得多。這時,教師就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或者說多樣化的教學。從多個角度去解析課文的內涵,準確感受小女孩的那種凄慘和無助。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實施情感教育
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到小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跟其他的群體完全不同,只有當教學內容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時,才能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如果要做到這一點,教學就必須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語文本就從生活當中來,自然要回到生活當中去。教師的教學應該注重和實踐相連,這樣學生才能將自己所學習的語文知識積極運用到生活中。情感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要想學生體會到原汁原味的情感教育,除了課堂上的教育,還要有相應的生活實踐體會。讓學生明白,情感教育的本質就是從生活中積累經驗,仔細觀察生活從而學習知識,從而用知識更好觀察生活。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學必須與時俱進。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都應該樹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情感教育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挖掘學生內心感知生活,更是提高認知能力所必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施情感教育的時候,要結合班級學生的組成結構和年齡結構,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選擇不一樣的方式來展現情感教育。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要素淋漓盡致表現出來,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最終為他們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