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徽生
【摘要】 新課改下,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在選文上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有利于對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本文簡單分析了新教材選文的具體變化和變化的意義,并且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總結了選文的基本原則。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語文 教材 選文 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8-003-01
0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經濟和文明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人類在享受現(xiàn)代文明的同時,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國家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因此要想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敗的地位,就要做好我國的素質教育工作,根據時代要求不斷地對教材進行改革,使得國民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教材在選材上進行了很大的變化,相比以往的高中語文教材,課改后的教材更具有典型性和時代性,其蘊含的文化更加豐富,在難度上進行了很好的把握,更適用于高中生的學習,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文化知識。
一、高中語文教材選文變化的意義分析
語文教材選文變化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促進了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提高。語文課教學的目的是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得到提高。要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需要教師做好基本的教學工作,而教材中的選文是這一切的基礎和前提,所選的文章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在高二語文課《過秦論》中,作為一篇議論文來說其特點十分鮮明,通篇使用了敘事性的方法,對當時的政治局勢進行了分析,將問題的關鍵在敘事中得到了體現(xiàn)。在課后問題的設置上進行了巧妙的設置,讓學生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以及在文章中國作者是通過哪些事實來對其進行論證的。通過這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力良好的語文實踐條件和方法,使其語文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語文教材選文的具體變化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其智力有了很好的發(fā)展,其觀察力和注意力相比初中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生活經驗不足,對于一些事物不能進行正確的判斷,難以作出正確的決定,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能夠對問題進行理性的分析,但穩(wěn)定性不夠,看待問題也較為偏激,學習能力較強,對新事物的理解較快,但是對事物的本質欠缺思考,很難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高中階段學習的壓力較大,學習中面對的各種苦難較多。根據學生的這些實際情況,課改后的語文教材在選材上進行了很好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第一,在思想方面課改后的語文教材加入了許多新的內容。這些新加內容對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象進行了很好的反映。
第二,在內容方面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fā)展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新的語文教材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欣賞能力的提高,在課本中的每單元的前面都設置了序言板塊,使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了預先的全面了解。在每篇課文后對文章的寫作環(huán)境和作者等情況進行了介紹,有助于使學生的文學常識和文學素養(yǎng)得到提高。
第三,在教材的形式上進行改變。課改前的高中語文教材,在編寫時通常采用單元和知識短文想結合的形式。根據文體的不同對教材進行編排,將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等進行分類編排,教材形式較為單調。在課改后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對這種形式進行了有效的變化,不再是依照文體的不同進行單元的劃分,而是將教材依照寫作、閱讀、交際等內容進行編排,在各部分之間有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使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得到提高。
三、語文教材選文基本原則分析
課改后的高中語文教材,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將學生真正的看做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得到發(fā)展。在選文上主要堅持了以下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通過對語文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要對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進行有效的宣傳,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開拓眼界,吸收各國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高中學生的好奇心較強,但是對世界的認識較少。課改后的高中語文教材正好抓住了這個特點。
第二,高中語文教材在選文時要對語文的實踐性和基礎性有很好的展現(xiàn),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fā)展。語文課的實踐性較強,在選文和教學上要注重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增強器思維的嚴謹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在高一語文教材中,選取了梭羅的《瓦爾登湖》,這篇文章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體現(xiàn)了梭羅的人生觀和哲學觀,在對景物進行描述的過程中,滲透著對人與自然的思考。在帶領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時,不僅要對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進行欣賞,更主要的是要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學習梭羅對人生、對生活的態(tài)度,促進學生個性的良好發(fā)展。
總結
以上就是對新課改下人教版語文教材選文進行的分析。首先對于新課程下高中語文教材選文變化的意義進行了分析,根據將新舊語文教材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了新課改后語文教材在選文上的變化,并且結合實際情況,論述了新課改下語文教材選文的原則,目的是為了讓廣大高中語文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新的高中語文教材選文的特點和意義,更好地利用這些教材做好教學工作。
[ 參 考 文 獻 ]
[1]孫娟.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教材的選文重復問題再探[J].文學教育,2011(5):186-188.
[2]史暉.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教材編寫實踐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蘇教版為例[J].教育科學研究.2011(8):79-81.
[3]龔瑞峰.語文教材審美元素分析及審美體系的理論建構[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