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明 張麗莉 李晶 唐麗玲 秦丹
【摘 要】目的:探討優(yōu)質(zhì)護理中運用標準化溝通結合AIDET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某地區(qū)三級甲等醫(yī)院2個普通外科護理單元,依據(jù)標準化溝通結合AIDET溝通模式實施護患溝通,分別在實施6個月后調(diào)查患者、護士對護患溝通的滿意度。結果:有效應用標準化溝通模式實施護患溝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保證患者的安全,有助于優(yōu)化護理服務質(zhì)量。
【關鍵詞】標準化溝通;AIDET溝通模式;患者滿意度;護患關系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7-012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7.064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醫(yī)保覆蓋范圍的擴大,一方面人民對于優(yōu)質(zhì)的健康服務需求日益上升,另一方面,不同原因引起的醫(yī)患矛盾、護患矛盾也日益嚴峻,傷醫(yī)傷護事件經(jīng)常見諸報端12。在眾多的護患矛盾中因責任事為原因的占比不高,其中大部分原因為護患雙方因為溝通不暢或無效溝通而引起的34。
為了探討優(yōu)質(zhì)的護患溝通模式在減少護患矛盾中發(fā)揮的作用,我們選取某三甲醫(yī)院2個普通外科護理單元,引用標準化溝通結合AIDET溝通模式,實踐中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標準化溝通模式在護患溝通中的應用
組織參加研究的兩個護理單元的護理人員進行標準化溝通結合AIDET溝通模式的學習,提高護理人員對標準化溝通的認識,并建立標準溝通流程及標準用語。由護理部分管教學的副主任擔任培訓小組組長,兩名科護士長擔任副組長,教學秘書擔任骨干組員,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nèi)容包括標準化溝通模式、AIDET溝通模式的概念、歷史發(fā)展、運用現(xiàn)狀、運用意義,結合臨床實際,通過PPT講授、情景模擬等進行講授與練習,培訓結束后進行理論考核及實踐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
對所有患者圍繞AIDET五個關鍵詞進行溝通,即A問候;I自我介紹;D過程;E解釋;T感謝。其中D過程采用標準化溝通模式即現(xiàn)狀、背景、評估、建議。如首先主動問候患者:老先生/先生/女士您好,在語言溝通的同時注重非語言溝通,如微笑熱情等。然后介紹自己,如果是首次來院的介紹醫(yī)院及病區(qū)環(huán)境、住院須知以及各項安全事項,過程中態(tài)度和藹可親,給患者足夠的信任感。隨后進行溝通的過程階段,也就是標準化溝通階段,了解患者的主要問題,其誘發(fā)因素如何、是否有相關既往史或家族遺傳史;如在治療中要了解其是否有相關用藥史過敏史等,對相應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并給與相應的建議,此過程中凸顯專業(yè)性,給患者足夠的權威感。隨后如果患者對溝通階段有任何疑問,當場或者很快的給與解釋,最后感謝患者的配合,告知患者如有疑問可隨時來護士站進行詢問。整個過程中要注意傾聽,對重要信息要進行確認。
1.1 對象
隨機選取某三甲醫(yī)院2各外科護理單元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住的普外科疾病患者100例,男81例,女19例,年齡22-78歲,平均53.4歲,疾病種類有胃潰瘍、胃癌、膽石癥、闌尾炎等疾病,對照組選用研究開始前同病區(qū)100例患者,時間為2015年12月-2016年5月,其中男性77例,女性23例,年齡24-81歲,平均年齡58.1歲,疾病種類為胃潰瘍、胃癌、膽石癥、闌尾炎等一般外科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上無明顯差距。
1.2 評價指標
根據(jù)既往類似研究自行設計問卷,問卷包含一般資料即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收入情況、住址等;患者就醫(yī)依從性即主動配合、配合、不太配合及溝通后配合與不配合;患者就醫(yī)的滿意度即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患者的焦慮程度以及是否有最滿意的護理人員。取得患者同意后由患者或家屬完成,采用匿名方式,完成后立即收回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用spss13.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采用χ2檢驗進行處理,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jù)數(shù)據(jù)所得,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χ2值為30.77,P<0.05,說明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態(tài)度評價χ2值為30.86,P<0.05,說明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持正面看法,患者自覺焦慮情況χ2值為24.09,P<0.05,說明標準化溝通結合AIDET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感,患者對護理人員專業(yè)性評價χ2值為19.20,P<0.05,說明患者覺得標準化結合AIDET溝通模式更專業(yè)。
3 討論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由單純的生物學眼光到更加重視患者的心理-社會狀況,但是我們國家的床護比遠遠低于衛(wèi)生部要求,此外,病人大量涌入三甲醫(yī)院,加床現(xiàn)象仍較為普遍,這就給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帶來了極大地壓力。國內(nèi)外對通過改進溝通模式來促進護患關系良性發(fā)展的研究有很多,也延伸出較多的溝通模式,如E4模式5、三功能模式、四習慣模式6、SEGUE框架、非暴力溝通模式、CICARE等模式,我國也有學者將醫(yī)患溝通的關系分成了家長式、信息式、解釋型、審議型、共享型7。
對于標準化溝通在臨床的運用大多在交接班或病人交接的時候使用,對于護患之間應用研究相對較少89,AIDET溝通模式可以運用在任何場所的溝通,其特點為溝通效果好,溝通感覺舒適、有效,但往往不能凸顯出專業(yè)性1011。將標準化溝通和AIDET結合在增加效率的同時也能凸顯專業(yè)。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對于聽障、兒童等特殊人群應用時可能要增加其他輔助手段,2個單元的護理人員也有反饋在早期運用時由于習慣原因較難適應,此外標準化溝通要求對疾病有更深的理解及更高的掌握,提示我們一要在新護士入職階段即開展相應的溝通模式教育,二要堅持理論學習,才能為病人提出更加專業(yè)的指導及解釋。
【參考文獻】
[1]賈曉莉,周洪柱,趙越,等.2003年-2012年全國醫(yī)院場所暴力傷醫(yī)情況調(diào)查研究[J].中國醫(yī)院,2014,03:1-3.
[2]趙敏,姜鍇明,楊靈靈,等.暴力傷醫(yī)事件大數(shù)據(jù)研究——基于2000年~2015年媒體報道[J].醫(yī)學與哲學(A),2017,01:89-93.
[3]黃金洋,榮風菊,張賀,等.護患矛盾沖突相關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6,33(04):5-7.
[4]周玉蘭.護患矛盾原因分析與對策[J].現(xiàn)代醫(yī)院,2012,12(06):126-128.
[5]Vaughn F Keller,J Gregory Carroll.A New Model for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J].Patient Educ Couns,1994(23):131-140.
[6]Frankel RM,Terry Stein.Getting the Most Out of the Clinical Encounter:The Four Habits Model[J].Perm J,1999,3(3):79-88.
[7]尚俊芳,楊慧,王洪奇.醫(yī)患溝通模式比較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2012,9(33):71-3.
[8]趙輝,范志紅,嚴芳琴.標準化溝通交接表在急診科與ICU患者交接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5,22(10):8-11.
[9]萊偉偉,張慶煥.SBAR溝通模式在骨科患者院內(nèi)交接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2):179-180.
[10]黃艷,鐘小英.AIDET溝通模式在日間手術護理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05):144-146.
[11]黃靜,劉秀花,戴茜.AIDET溝通模式在急診科急癥患者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05):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