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以教學實際的研究為基礎,對高中和高校名著閱讀教學進行對比性探討。從課程設置的最初目的、學生對名著教學的基本態(tài)度兩個方面闡述其相同點,從學情教情、教學側重點、課時安排、考核機制四個方面闡述其不同點,從分層次教學、學生素養(yǎng)進一步提升兩個方面闡述其對比的意義。
關鍵詞:名著閱讀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高中 高校 有效銜接
如何引導學生有效閱讀經典名著?從小學到大學,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教學嘗試。其中,高中和高校階段的名著閱讀教學,因處于學生性格與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故對其影響尤為深遠。高校階段的名著教學由來已久,高中階段的名著教學卻是近幾年才開始得到重視。故而,厘清高中和高校名著閱讀教學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銜接,可以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汕頭市東廈中學對名著閱讀教學進行探索,從2010年舉辦“讀書節(jié)”時便已開始[1],其中也包括本人的新嘗試[2]。這個探索,現(xiàn)又獲準“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重點項目。在此,筆者擬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對高中和高校名著閱讀教學進行對比性探討。
一.高中、高校名著閱讀教學相同點
1.課程設置的最初目的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省市將經典名著納入高考考查范圍。如2017年1月份北京教育考試院正式發(fā)布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將《紅樓夢》等6部經典名著納入考試范圍[3]。而剛頒布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此更是有高的要求。
從現(xiàn)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來看,本身便選擇部分經典名著片段作為課文,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以課文帶動學生對原典的閱讀[4],進而提升學生人文底蘊、審美鑒賞等核心素養(yǎng)。
而大多數(shù)高校設置名著教學課程,主要是為了通過教學名著的片段和以名著為底本設計的學生實踐活動,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凈化其心靈,同時引導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升綜合素質[5]。
可見,無論是高中名著教學,還是高校名著教學,課程設置的最初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素質,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2.學生對名著鑒賞課(或講座) 的基本態(tài)度
根據(jù)調查結果,對于教師開名著鑒賞課(或講座),高中生多數(shù)非常感興趣[6],而高校生也普遍很歡迎[7]。這其中的原因,大概是高中名著鑒賞課(或講座)和高校名著鑒賞課(或講座) 雖然有許多的不同,但兩者通常都是老師精心準備的,并且一方面能讓學生增長見識,另一方面又沒有給學生做太多作業(yè)的壓力。
二.高中、高校名著教學不同點
1.學情教情不同
高中階段名著閱讀教學,由于受“高考指揮捧”的影響[8],會面臨來自家長的不理解、其他科目甚至語文學習成績無明顯提升、日常作業(yè)完成后課余時間極其有限等各種壓力。就筆者的實驗對象而論,真正能堅持讀完整本書、每節(jié)課都能與教師進行互動的學生相對較少。這樣的學情,需要教師在重重困難下艱難跋涉,讓時間證明教學效果。因此,肯主動接受名著教學任務的高中教師不可能很多。
高校階段名著閱讀教學,學生是在明確能處理好與其他科目應試壓力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的,家長不理解的情況也不會發(fā)生。此外,高校課程的總體設置,客觀上也為學生留下了相對較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使得大學生們多能完成名著閱讀任務,并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較好的互動。在這種情況下,大學教師進行名著教學的熱情會相對較高些。
另一方面,高中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比高校師生多,高中階段的名著教學在進行時,學生通過網絡、利用課余時間與教師面對面交流的積極性也會更大些。學生在閱讀名著時產生的疑惑或誤區(qū),大多能及時得到教師的解答或糾正。如筆者每節(jié)課都布置了一定的課后閱讀任務,定期請學生上交讀書筆記,并及時反饋、加以指導。如此開展,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切實提高,有較大的保障。而高校階段的學生,大多將閱讀名著視為個人的行為,與教師主動探討問題的相對比較少,這就難以保證完成相關的課程后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提高了。
2.教學側重點不同
高中學生因大多活動空間處于學校、家庭可控的有限范圍,人生閱歷、閱讀經驗也相對薄弱。教師在進行名著教學時,重在引導學生運用想象力進行個性化解讀,發(fā)散思維移情、動情,與名著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對名著的主題各抒己見。通過閱讀指導,促進學生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能力發(fā)展,讓學生人文底蘊和審美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
高校學生因活動空間開始拓展到社會,對人情世故的感知與了解,對名著思考的深度和廣度,相對強些。教師在進行名著教學時,能廣泛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引導學生尋找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與名著人物相似的選擇與困難的方法,甚至對名著里的人性、神性等相對抽象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或再創(chuàng)造演繹,從而在思想上得到質的飛躍,人格也逐漸完善成熟。
如同樣是教學《紅樓夢》,同樣是對人物形象的鑒賞和探究,筆者所在學校的高中階段側重于引導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分析書中主要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和命運,而高校階段更側重于考證人物原型及其在社會歷史中所具有的深層意蘊。
3.課時安排不同
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高中名著教學并無專門課時安排。因此,要進行名著教學,需要教師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的同時,另外擠出時間來實現(xiàn)。如在個人教學的班級里選擇一個班級作為實驗班,先加快日常教學進度,再擠出每周一課時來進行名著教學。若剛好遇上考試季或因故停課較多的周次而使得教學進度無法保證時,便只能先完成常規(guī)教學任務后,再繼續(xù)進行名著教學。有時受學生分班、升年級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教學計劃只能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而進行調整,并做適當刪減。
比較而言,高校名著教學,已經形成較為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在排課上有課時保障,教師準備的內容大多能按時完成,并無高中階段常有的臨時出現(xiàn)各種各樣情況的壓力。
4.考核機制不同
高中名著教學因未納入常規(guī)教學體系,除了將名著內容納入高考考查范圍的省市外,大多數(shù)高中的名著教學沒有統(tǒng)一的考核機制,在完成一部名著的教學后,多數(shù)情況下是學生上交一份總結性閱讀心得或手抄報即可,其考核更側重于過程性評價。
而高校名著教學的考核機制相對完善,有閉卷考核、開卷考核、提交小論文等多種考核形式,對教學效果的把關更為科學而全面。
三.高中、高校名著教學對比之意義
1.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
明確高中、高校名著教學不同情況后,高中、高校負責名著教學的教師可以避免兩個階段重復或交叉的部分,實現(xiàn)更有效果的分層次教學。
高中教師應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名著閱讀興趣,指導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名著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在宏觀上進行名著鑒賞教學,為學生進入高校后進一步品評名著奠定基礎。
而高校教師在進行名著教學前,可以先設計一份調查表請學生填寫,若學生大都在高中階段已經參加過名著學習,教師可以適當濃縮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的教學時間,增加深入文本體會作者語言、情感、態(tài)度和作品主題的內容,引導學生從微觀處鑒賞名著,更可以介紹眾多相關學者對同一部名著的不同解讀,引導學生更有深度和廣度地進行名著學習,最終實現(xiàn)高中與高校階段名著教學的有效銜接。
2.實現(xiàn)學生素養(yǎng)進一步提升
高中名著教學應該側重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通過名著引領來“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9],使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真假、善惡、美丑時,有比較堅定、正確的立場。
而高校名著教學應該側重于學生“審美趣味的精心培育”[10],針對“有意味的形式”進行專業(yè)的指導[11],讓學生深刻體會作品中呈現(xiàn)出的悲天憫人、忍辱負重的高尚道德情操,使學生的心靈得以凈化,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大力提升,使學生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為健康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姚佩瑯.例談校辦讀書節(jié)的模式[J].文學教育(上),2016(01):114-117.
[2]韓金容.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深閱讀[J].文學教育(上),2016(01):78-79.
[3]施經.為什么要提倡閱讀名著[N].南方日報,2017-1-12(02).
[4]孫潔、何郁.用課文帶動對“原典”的閱讀——《紅樓夢》名著導讀課例談. 語文建設.2016(01):71-74.
[5]周同巖.拉近大學生與文學名著的距離——提高大學生文學名著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語文教學通訊.2013(06):5-6.
[6]鄭惠生.關于當前中學生視聽與讀購狀況的調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6):97.
[7]鄭惠生.關于當前大學生視聽與讀寫狀況的調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5):134-135.
[8]姚佩瑯.略論當前中學文學教學的“八重八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2):82.
[9]姚佩瑯.德育視野中的校辦讀書節(jié)[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7(04):28.
[10]鄭惠生.應該重視大學生文學審美趣味的培育——以調查研究為基礎的探討[J].美與時代(下),2005(04):5-9.
[11]鄭惠生.經典名著留給大學生的印象探討——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六[J].美與時代(下),2005(09):82.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重點項目《以“提升素養(yǎng)”為導向的名著閱讀教學實驗研究》(項目編號:2018ZQJK023,項目負責人:姚佩瑯)
(作者介紹:韓金容,廣東汕頭市東廈中學教師)